• 会员
    李祥云64年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从事中医妇科50余年。本书上篇以理论为主,主要介绍李老治疗妇科疑难病证的学术思想与经验总结。下篇是介绍临床病证的详尽个案,从病机分析、用药分析、验案忠告等几个方面逐帙刊行,基本涵盖病案证治的理法方药,以飨读者。
    妇产科学27.3万字
    5.2万人气
  • 会员
    随着医疗技术飞速发展,整体护理的思想不断深化,临床护士的角色转变为照顾者、教育者和管理者。护理实践标准将护理实践经验和循证护理相结合,以护理程序为基本框架,改变了临床护理人员以经验和直觉为主的行为模式,为护理人员实施最佳护理提供指南。
    临床理论9841字
    5.2万人气
  • 会员
    主要内容包括大骨节病的概述、流行病学、病因研究、病理及生化改变、诊断、防治、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大骨节病监测、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常用实验室检测方法和防治工作组织管理等章节。本书分为十一章。编撰内容科学、实用,适合基层防治工作者的实际工作需要。增加了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等章节,在其他章节中也增加了部分最新研究进展,还详细介绍了新版的监测方案和新修订的有关标准。
    临床理论6.9万字
    5.2万人气
  • 会员
    本书以理顺中药思路为主线,展示了传统中医最为独特的取象悟性思维,将任之堂的用药心法全盘托出。在轻松学习之余,将中医最精髓的医理(升降气机)以最通俗的文字讲述出来。书里颇多对药象、病象、自然万象的领悟,观点独特新颖,发前人所未发,大开学者悟性,令人有迅速步入中医之门之感。老师每天有感必讲,学生每天有闻必录。讲学记录之中,将最精深的医道,用取类比象、譬喻之法,妙趣横生地演绎出来。书里既没有条条框框的束
    中医18.2万字
    5.2万人气
  • 本教材以药为本,以相应本草为目,按朝代顺序介绍不同类型的本草典籍,进行纵向比较引导学生理解药论特色。
    医药教材17万字
    5.2万人气
  • 会员
    黄元御,名玉璐,字元御,一字坤载,号研农,别号玉楸子。清代著名医学家,尊经派的代表人物,他继承和发展了博大精深的祖国医学理论,对后世医家影响深远,被誉为“一代宗师”。著有《伤寒悬解》、《素灵微蕴》、《金匮悬解》、《四圣悬枢》、《四圣心源》《长沙药解》、《伤寒说意》、《玉楸药解》后世所称《黄氏八种》,后又有《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问世。
    中医14.2万字
    5.2万人气
  • 会员
    北京急救中心资深专家贾大成新书。从猝死到心梗,从脑血管病到外伤,从成人急救到儿童急救,贾医生结合自己50年的现场和临床急救经验,手把手教给读者紧急情况下的救命方法。包括中风的判断方法、气道异物的海姆立克急救法、AED的使用方法、包扎伤口的方法、烧伤的处理方法等,分步骤讲述,条分缕析,配有手绘图+实拍图,干货满满,帮助读者快速涨知识、get新技能,当紧急情况发生时,可以出手相救,而不是只能等待救护车
    基础医学10.7万字
    5.2万人气
  • 本书为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其在汲取既往有关高等中医药院校中西医急诊、重症医学教材和教学经验的基础进行了改进和创新,突出中西医结合急救优势和特色,供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中西医临床学等专业急诊、重症医学教学使用,同时也是医学研究生、西医院校教学的重要参考书。本书分为二十一章,包括绪论、院前急救、急诊常见症状的病情评估及分层救治、各种急危重症的救治、急诊危重症监测及管理、急诊检查与治疗技术等章。
    医药教材51万字
    5.2万人气
  • 会员
    本次修订旨在进一步解决存在的理论与实践的相脱节问题和学科知识不断更新问题,增加实践典型案例分析、法医学鉴定数据库、国内外法科学技术的新进展,使理论知识在司法实践中得到应用,更大程度满足国家法制建设对人才的需要。全书共分为十八部分,四十九章。本版首次将法医影像学、法医齿科学、法医毒理动力学、法医心理学、法医现场学、法医弹道学、血迹形态分析、法医基因画像、法医昆虫学、法医植物学、法医动物学等理论和检验
    医药教材76.8万字
    5.2万人气
  • 会员
    本书主要分三部分,第一、二部分分别介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基本病变影像表现和相关影像学征象,每个基本病变和影像学征象按照:定义、影像表现、讨论、图示和参考文献五个部分逐一讲解,文字简练;第三部分拟精选40个肺炎病例,按患者一般情况主诉、流行病学、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表现和预后五个部分编写,其中以影像为主,均为动态观察和随访,并结合血常规和其它实验室检查动态综合分析,将精选三百多副影像图像配合文字讲解,
    医技学15.1万字
    5.2万人气
  • 会员
    全书收录了9个“非典型”真实抗癌故事,每个故事的作者是以康复者“过来人”的角色去回顾和复盘从确诊到治愈的全过程,包括发病前的症状、确诊过程、求医问药、治疗方案的选择、康复治疗、日常生活饮食起居等等,以及抗癌路上所走过的弯路、宝贵经验的总结,基本覆盖了结直肠癌患者从确诊到治愈过程中所遇到的所有问题。对于患者,如何面对变化、怎么调整心态、如何看医生、如何与病和平共处等等。对于病人家属,如何适应新情况、
    综合9.6万字
    5.2万人气
  • 会员
    《长沙药解》,四卷,清代医家黄元御撰,成书于清乾隆十八年(1753)。是书选《伤寒》《金匮》所载药物162种,以药名药性为纲,以仲景某方用此药为目,逐一阐发。每药先述性味、归经、药性特点;再引《伤寒》《金匮》方剂,分析该方主治、病机、证候;继释该药及其组成药物在此方中的功效意义、用药宜忌及制备方法等。释药与议方、论病相结合,源于经典又切于应用,使药效阐述不流于空泛。本次整理以《黄氏医书八种》道光十
    中医9.7万字
    5.2万人气
  • 会员
    《本草纲目》为明朝药物学家李时珍对本草学进行全面整理总结之作,分为16部、60类,共有52卷,载有药物1892种,其中载有新药374种,收集药方一万多个,书中还绘制了一千余幅精美的插图。每种药物分列释名(确定名称)、集解(叙述产地)、正误(更正过去文献的错误)、修治(炮制方法)、气味、主治、发明(此三项指分析药物的功能)、附方(收集民间流传的药方)等项,是对16世纪以前中医药学的系统总结,被誉为“
    药学188万字
    5.1万人气
  • 本教材共六章,第一章主要介绍中医临床护理学的概念、原则与方法及学习的意义;第二章至第六章选择了内、外、妇、儿及其他各科临床常见病证,以各病证的辨证施护为重点,分别就病因病机、诊断依据、病证鉴别、辨证要点、证候分型、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等内容进行阐述。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了解各病证的病机特点、诊治规律,在辨证观和整体观的指导下,运用中医护理理论、方法和技术,进行辨证施护和健康教育,能在今后的护理
    医药教材30.3万字
    5.1万人气
  • 本教材为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之一.中医文献学是研究中医文献学术源流以及整理和利用中医文献的方法与理论的一门学问。《中医文献学》课程即培养学生掌握研究和利用这门学问能力的中医基础类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中医文献学知识与中医文献源流两大部分。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文献学》自2002年出版以来,被全国30多家中医药院校与和医药院校使用,并受到相关院校中医药专业
    医药教材38.8万字
    5.1万人气
  • 会员
    秦老业医50余年,著述颇丰。其著作涉及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多方面,颇多见解,尤其对《内经》进行了深入研究。临床方面,对温热病、肝病、血液病、心脏疾患、溃疡病等的治疗,颇多见解。为当代中医学术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这些著作既继承前人余绪,又发掘古义,昭示后人;既有独出之理论见解,又有实践心得,为丰富中医学术宝库作出了贡献。
    中医5.1万字
    5.1万人气
  • 会员
    本书为《常见病外治疗法丛书》中的一种。中医外治是以突出“中医外治法”为特色的中医药学术中医外治疗效独特、作用迅速、历史悠久,具有简、便、廉、验之特点:包括按摩、熏洗、敷贴、膏药、脐疗、足疗、耳穴疗法、针灸、物理疗法等百余种方法。与内治法相比,具有“殊途同归,异曲同工”之妙,对“不肯服药之人,不能服药之症”,尤其对危重病症,更能显示出其治疗之独特,故有“良丁(高明的医生)不废外治”之说。外治法多达四
    中医13.4万字
    5.1万人气
  • 会员
    你知道身体里的气是如何运行的吗?你知道气在人体内会形成一个“圆”吗?你知道如果这个“圆”不运转了,人就会生病吗?养生的高境界是养气,养生简单的方法就是调阴阳。罗博士教您调阴阳的好方法:不上火的补气方——生脉饮;简单的补心血方法——吃龙眼肉;直接的补脾血中成药——归脾丸;神奇的化瘀血药材——蚯蚓;我家不传的小秘方——蚯蚓治痔疮;能消积化积的单味药——鸡内金。
    中医10.3万字
    5.1万人气
  • 本书为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生理学》配套习题集,其范围和内容与教材的教学大纲、教材内容一致。习题集的编写顺序与教材的章、节顺序一致,以方便学生同步练习,也便于与教材配套复习。读者对象主要是高等中医药院校本专科生、成人教育学生、执业医师资格和执业药师资格考试人员及其他学习中医药的人员。本书编写的目的是使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以习题形式进行复习、巩固、强化,也为学生应考提供便利。本书
    医药教材27.3万字
    5.1万人气
  • 会员
    医美中,医是手段,美才是要达到的目的。现代医美可以综合运用骨雕、线雕、脂雕、皮雕等技术,实现“VS青春定格术”,V解决脸型问题,S解决体型问题。所谓“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医美设计要摆脱“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思维框框,也要遵循从“体型美>脸型美>五官美”的层次顺序,而且要在顾客身材容貌的现实基础上做区分,进行个性化塑造。总之,换个角度看医美,就会看出不同的门道!
    外科学8.3万字
    5.1万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