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的升级
更新时间:2019-05-27 19:21:35 最新章节:跋
书籍简介
当下教育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就是教育者仍然在用过时的、非数字时代的方式,去教育伴随数字化长大的孩子。所以,摆在教育者和家长面前最急迫的问题就是:如何利用技术和对学习的研究,去创造个性化学习体验,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在《学习的升级》一书中,苹果公司教育副总裁约翰·库奇分享了自己50多年的“教育+技术”的跨界研究经验,全面论述了为什么要对传统的学习动机、学习模式、学习场景进行升级,以及如何将科技成果和新的教学理念与实践应用到学习的升级中。《学习的升级》还详细阐述了如何把被动教育升级为主动学习、如何从一对多的老师课堂讲授升级为实践学习、如何从“项目制学习”升级为“挑战式学习”,并且详细介绍了未来学习的3要素“访问、建构、编程”,以及开启学习的未来的9大技术,通过学习的创新和技术的革命,释放每个人的无限潜能。
译者:徐烨华
上架时间:2019-05-01 00:00:00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最新上架
- 会员本文集收录教学论文共38篇,涉及海峡两岸教科书以及与国外历史教科书的异同,地图如何在历史研究中发挥的作用,历年高考题策划的应对方法,新的教学法在历史课堂中如何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以及如何跳出历史教学框架,反思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公民教育。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相信本文集的出版将有利于历史教师们教学技能的提高和相互交流。社科18.4万字
- 会员本书由17篇论文组成,其中16篇是广西民族大学历史系本科生与学科教学(历史)专业硕士生的论文,内容涉及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批判性思维、深度学习、主题教学、教师专业阅读、红色研学、史料教学、问题教学、大概念教学、课后作业等。有的旨在阐发旧题新知,有的重在探究时题新意,有的则从小处精研以窥斑见豹,有的从大处立论以廓清迷思。它们共同的特征是在尊重学情的前提下,运用适宜的理论或方法,着重对学生“思想技术”社科19.5万字
- 会员该书立足于古希腊文献本身,展现古希腊人自身对诗歌及诗教的态度。研究从“诗教的权柄”着手,分析诗教为何能担负起古风时代的教化重任。首要原因是古风时代的希腊人深信诗歌代表的是“真理”,诗为神启,是以史诗能成为希腊人的律法及伦理依据。其次诗教包含了诸多积极因素如寓教于乐、寓教于生活、以经典文本为教材等;然后分析了古风时代诗教理念的变迁。其理念虽不断蜕变分化,但始终有一条隐形的脉络贯穿其中;对诗教的实践研社科9.6万字
- 会员本书为指导学生艺术创新、艺术展演等美育领域经验和流程的专门著作,在本人20余年设计创与竞赛教育教学过程中,将指导创新竞赛经验汇总编撰成册,总体分为大学生艺术设计竞赛篇、参赛流程设计篇、设计展演经验篇、竞赛教学研究篇、艺术作品分析篇等五个篇章,每个篇章结合业内领域及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竞赛排行榜赛事等国际、国内高质量艺术展演为媒介,指导艺术类专业学生、非艺术类普通组学生开展的艺术创作、艺术实践等理论经验社科16.1万字
- 会员随着智能时代的到来,具备计算思维、利用计算的过程和方法来理解与解决复杂问题,已成为了当今社会人人必须具备的素养。计算思维的概念2008年被引入我国,首先在大学计算机学科教育中迅速得以推广发展,直到被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版)列入四个核心素养之一,才开始在基础教育中普及开来。本书主要围绕中小学计算思维教育实施中的难点问题,以中小学计算思维为焦点,介绍了计算思维的起源、本质及培养框架,总结社科15.3万字
- 会员本书是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项目“综合性大学设计类专业‘交融’系统整合创新型教学模式构建研究(B-a/2016/01/20)”的成果。本书详细介绍了国内外工业设计领域本科教学中,各学科间交叉教学模式的构成、组织形式、实施方案及实施过程、成果等方面的内容。文中系统分析了当代国内外高校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的历史演变过程、改革特点和发展前景。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及走访国内外高校设计类专业的师生,社科26万字
- 会员本书以社会生态学理论、生命过程理论、行为改变理论、多重熏陶理论等为指导依据,从体制机制入手,构建适应广东省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工程的框架体系。全书共分为十章,包括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的概念及理论构建,发达国家青少年体质健康管理的借鉴与启示,广东省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分析,以及校内和校外相关的体质健康促进行动的实证研究,学校、家庭、社区的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多元联动模式构建研究,青少年学生体社科12万字
- 会员科技小院是建立在农村生产一线,集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示范推广于一体的基层科技服务平台,由研究生和教授常年紧密联系农业生产一线,解决农业研究与生产应用脱节、农业人才培养与农业生产结合不紧密、农业技术转化效果差的问题,并在生产一线开展实用技术创新。将科技小院培养模式应用到非洲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了解非洲农业生产需求,适应非洲农业生产一线的工作,将中国先进农业技术应用于非洲并进行创新,培养知华、友华、爱社科7.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