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公平正义: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价值
更新时间:2020-08-19 14:59:47 最新章节:四、切实尊重和保障人权,加强价值观引导,构建全民守法的社会
书籍简介
本书在深入领会十八大报告的精神的基础上,结合有关公平正义的内涵、法的价值、法的职能和作用等问题的最新理论研究成果(依托于孙国华负责的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以及周元有关“探求正义的法学方法论”的研究),针对新的社会形势、新的工作要求,对当前社会各个领域中主要利益矛盾产生的原因和现有的矛盾解决手段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根据法的形成和运作规律系统地阐明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内在要求、公平正义作为社会主义法治核心价值的必要性,并进一步讨论如何通过法治手段来推进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实现。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法蕴含着的公平、正义是协调利益矛盾的准则,因此,勇于直面现实中存在的利益矛盾,直面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失误缺漏,直面当今社会中的各种不公平、不正义的现象,努力正确地认识社会利益矛盾并竭力从根本上解决利益矛盾、消除各种导致各种不正义现象产生的因素,是推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前提和基础,是贯彻党和国家政策、实现社会主义法治、落实“群众路线”的必然要求,也是本书着力之处。
品牌:人大数字
上架时间:2014-02-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人大数字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结合国际前沿研究,以跨国劳动法作为切入点,关注在跨国空间有关劳工保护的规范、制度、机构和程序。内容涉及:国际劳工组织与核心劳工权利、国际贸易协定中的劳工条款、国际金融机构与劳工保护、跨国外派劳工权利保护等。法律14.2万字
- 会员《数权法1.0》基于“数据人”假设,创新性地提出了“数权法”的概念,试图建构一个“数权—数权制度—数权法”的法律架构,这必定会成为法学领域的创新与突破,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从农耕文明到工业文明再到数字文明,人类从“人权”“物权”迈向“数权”时代,法律将实现从“人法”到“物法”再到“数法”的跃迁。数权法是人类迈向数字文明的新秩序,是时代进化的产物。法律16.8万字
- 会员本书从微观-宏观层面结合隐私保护、数据产权、声誉修复和科技伦理等前沿疑难法律问题,以个案和具体法律问题切入,结合经济学、社会学、哲学,娴熟运用最合用的分析工具和社会科学理论框架,展示出一幅在21世纪中国如何理解信息隐私的画卷,并实现了真正有解释力、有启发性的理论化。法律18.8万字
- 会员本书阐述了微罪的概念及相关范畴,提出了建构和打造中国式微罪立法及其体系的方法,阐述了建构微罪立法及其体系的正当性,微罪立法及其体系的实体立法,微罪实体立法的条文设计,微罪程序立法及其配套措施,最终完成《微罪法(专家意见稿)》。法律26.1万字
- 会员“我国司法体制改革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本书研究主题系该课题的子项目。选取司法政策、司法生态、司法文化三个一级指标对司法环境建设进行评价,其中内含了众多的二级、三级评价指标,本书主要对相关指标的入选进行初步理论分析论证,以期对我国司改建设有所帮助。法律17.2万字
- 会员在多元文化异彩纷呈的当今,我们不能忽略法之起源与国家法形成的复杂特征。本书运用少数民族的神话等文本重新诠释这些问题,不但有助于拓宽我们对于法律制度的多元视阈,也为国家治理政策的多元选择提供了参考。法律26万字
- 会员本书分为进路、方法和技艺三编,通过11讲来指导学生如何做法社科研究。第一编主要讲授如何做法律人类学、法律认知科学、法律与人文研究;第二编介绍了法律经验研究和法律定量研究的过程,讲授了如何运用社会理论进行分析,并将如何进行经济分析与演化分析列入研究方法;第三编涉及如何观察、如何叙事、如何对话与如何写作。这样的编排呈现出法社科研究从宏观把握到微观处理的全过程,构成了比较完整的社科法学知识体系。法律24.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