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的乡土意识:清末民初的地方领导阶层与地域社会在线阅读
会员

近代中国的乡土意识:清末民初的地方领导阶层与地域社会

(日)佐藤仁史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总论22.9万字

更新时间:2019-09-30 10:37:41 最新章节:后记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王汎森——近几十年来,我们对晚清民初的思想、政治、社会、经济等方面的研究,已经到了汗牛充栋的地步。但是我们很少从在地的眼光出发,讨论地方上的变化,甚至由“下”而“上”去厘清国家的变化。即使有,也都是从动乱时代的材料与状态着手,对于非动乱时代的状态了解不多。而佐藤仁史最近谈近代中国乡土意识的书,便是由“下”而“上”出发所做的研究中的一部好书,充分吸收中、日史学界对地方社会的研究成果,他深入“地方性史料”,大量运用地方刊物、报纸、杂志,而且尽力掌握其复杂的互动关系,分析新旧政见与各种势力,这些势力既是思想意趣的,又是现实利益的,它们层层套叠又循环取利,构成了一幅色块斑斓的印象派油画。
品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7-08-01 00:00:00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日)佐藤仁史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20世纪的上半期,在中国兴起了一场由知识分子主导的声势浩大的乡村建设事业,学术界称之为“乡村建设运动”。作为一种改良主义实验,它希望在维护既存社会制度的前提下,采用非暴力的方式,通过兴办教育、倡导合作、地方自治、公共服务和移风易俗等措施,拯救日趋衰弱的农村经济,刷新中国政治,复兴中国文化,实现“民族再造”或“民族自救”。在实践层面,“乡村建设运动”的思想通常与国家发展的战略、政策、措施密切相关,并
    梁培宽等编社科27.8万字
  • 会员
    “大国边城”是讨论中国西南地区城镇化议题的基本语境和价值取向。西南地区城镇化建设,应当成为中国西南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应当成为推动中国“向西开放”的重要支点,应当成为提升中国边疆治理能力的关键手段。本书试图在国家视阈下,阐释西南地区城镇化经济发展、对外开放、安全治理三项核心功能的内涵,以指数化方式研判评价西南地区城镇化发展的水平,探索中国西南地区城镇化三项核心功能的协同实现路径,为促进中国西南
    谭立力社科14.6万字
  • 会员
    全书通过翔实而丰富的史料分析与考辨,对西晋士人进行了整体和个案的研究。既有对士人思想行为和心路历程的揭示,也有对士人文学作品的考察;既论及时代风气的共性影响,也注重士人的个体素养。全书旨归一处,即从儒家文化传承的视角,全面客观地评判西晋士人的是非功过,指出衰世中士人的文化自觉正是儒家文化得以代代相传的内在动因。并借此表明西晋士人传承儒家文化的意义,无论是盛世还是衰世,儒家文化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
    张梅社科30.4万字
  • 会员
    中国大运河是世界上建造时间最早、使用时间最久、空间跨度最大的人工运河,保护、传承和利用好其历史文化资源尤为重要。随着大运河申遗的成功,有关运河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学术界重视,研究成果较为丰硕,研究视角和领域不断拓宽。本书对2017年大运河的相关研究进行摘选,分别从总论,河工与漕运,运河区域社会、经济与文化,运河城市,运河遗产与大运河文化带五部分进行整理和收录,从一个新的视角,呈现运河研究的现状与进展。
    宫辉力主编社科29万字
  • 会员
    我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数字化转型对技能人才生态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本书试图回答以下三个问题:在数字变革的时代,如何有效地进行技能人才生态评价?技能人才生态发生了哪些变化?完善技能人才生态的路径有哪些?为此,本书的主要内容分为3部分:首先,分析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技能人才生态现状,包括技能人才数量和结构、产业升级、动态环境等方面。其次,对数字时代的技能人才生态进行评价,包括新时期技能人才生态评价指标
    梁高杨 邢明强社科18.3万字
  • 会员
    本书借鉴在农户生计研究中被广泛应用的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结合陕南秦巴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区的实际情况,构建了一个基于可持续生计理论的易地扶贫搬迁对农户生计影响的分析框架,完整呈现了移民搬迁背景下贫困山区农户通过优化配置自身生计资本完成生计能力的修复和重建,进而调整生计策略并最终达成生计目标的动态过程,探讨了农户应对社会环境急剧变化时的理性决策机制和生计模式动态调整过程。
    刘伟 黎洁社科15.5万字
  • 会员
    《南大亚太评论》是由南京大学亚太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辑刊。选题内容涵盖大亚太全区域、次区域以及国别层次上的政治、外交、安全、经济、社会、历史、文化诸领域的重大理论与实际问题,兼及相关全球性议题。本书为第六辑,设有特稿、专题、区域国别研究、理论探讨、书评五个栏目。立足于国际关系史研究,对近百年来国际体系的变化进行梳理和历史经验教训的学习。
    石斌主编社科17.4万字
  • 会员
    2018年是《江海学刊》创刊60周年。《江海学刊》是国内创刊时间最为悠久的人文社科理论期刊之一,多次荣获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江苏十佳社科期刊称号,2009年荣获“新中国60年有影响力的期刊”称号,2012年获得国家社科基金第一批学术期刊资助,2015年入选全国“百强报刊”,2017年荣获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提名奖”,2018年再次入选全国“百强报刊”60年来,《江海学刊》以“办传世名刊,
    夏锦文 韩璞庚主编社科69.7万字
  • 会员
    半个世纪以来,发端于海外的中国研究已从社会科学的边缘走向这一知识体系的中心,由西方学人独步的学术论域成为包括中国学者在内的全球学人共享的研究旨趣,同时也成了世界学术界了解中国社会发展与进步的窗口。《中国研究》的创刊意在推动中国研究领域的经验积累和知识增进,更在使日益成为显学的中国研究领域能够听到中国的声音。
    周晓虹 谢曙光主编社科19.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