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环境与健康在线阅读
会员

家庭环境与健康

薛元坤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医学其他4.2万字

更新时间:2020-02-20 10:10:44 最新章节:十一 卫生间与健康生活环境的关系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由卫生部、科技部、人卫社组织出版的32册中国农民卫生保健丛书,现已按原计划分三批出版了22册,其中多册多次入选新闻出版总署农家书屋备选书目,并在多年科技列车三下乡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有的分册在出版2年左右重印近20次,单册累积印数近20万。根据近年医学科学发展,农村生活方式的改变、对健康需求的提高以及常见疾病谱的变化,已出版的第3批10册书对原设定的书目进行了全面调整,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中6本已入选2012年新闻出版总署农家书屋备选书目。现根据对农家书屋需求方向及入选书目的研究,对近年农民对健康需求的变化,全套书目的整体情况,针对农民常见和急需解决的健康问题设定了第四批10册的书目,以最大限度的提高和完善本套丛书的权威性、科学性、时效性和实用价值,使其成为我国农民卫生保健读物中的精品力作。本书讲解了农村房屋搭建、家庭居室、庭院等周围环境对健康的影响,以及和谐的家庭成员关系、良好的心理状态对健康的重要作用。
品牌:人卫社
上架时间:2016-12-01 00:00:00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人卫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薛元坤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通过回顾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新中国成立以来、改革开放以来以及党的十八大以来卫生健康科技的发展历程,全面展示了中国在健康领域取得的重大科技成就、科研成果、科技产品、重大事件、重要政策以及杰出科技人物。全书采用“6+1”的编写模式,涵盖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药学、生物医学工程和信息6个西医方向大学科,以及1个中医大学科,系统总结了百年来我国医药科技的发展亮点。书中分为三大部分:第
    中国编辑学会组编医学19.9万字
  • 会员
    本书收录了《医学的哲学隐喻》《医学的真谛与哲学求解》《在医院,或在去医院的路上》《生命之思与医学之悟》《健康的哲学修辞》等文章,汇集作者20年来的反思性写作、访谈,展现了不凡的洞察力、思辨力、穿透力,帮助读者了解医学、走近医学,在医学人文中与生命和解。
    王一方医学22.9万字
  • 会员
    本书汇集了作者在医学史研究和教学工作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分为中国近现代医学史、医学思想史、医学社会文化史、中外医学交流史、医学编史学和医学史教育六编。书中的文章展现了中国近现代医学的发展历程,也涉及对医学史学科建设的思考,能够帮助人们重新审视医学的目的,把握医学的发展趋势。
    张大庆医学34.4万字
  • 会员
    对舰艇人员军事应激的基本特点、心理学基础、军事应激与精神神经疾病进行了阐述详细介绍了舰艇人员军事应激的常用心理咨询与治疗技术、战斗应激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及防护措施、非战斗应激中常见的心理困扰及心理调适技巧。
    朱承超 李鸿昌 王伟主编医学9.1万字
  • 会员
    本书以“四有”好老师为标准,紧紧围绕医学院校教师职业生涯规划这一主题,从教学新秀、教学能手、教学名师、领军人物四个不同的阶段,制定清晰的职业生涯规划,明确个人发展路径,促进自身成长,发掘自我潜能,增强职业竞争力。引导、帮助青年教师加强职业生涯规划的研究与深入思考,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成才指明方向,激发青年教师献身教育事业的决心与信心。本书与同类出版物比较的不同之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全书探究对象为少数
    李雪斌 邓砚主编医学14.2万字
  • 会员
    该报告从现状调研、政策梳理、从业人员、患者服务、质量控制、产品供应、信息化建设、运营管理、腹膜透析、比较分析、预测与建议等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呈现行业最新数据,分析行业发展现状,预测行业发展态势,并提出未来发展建议。它客观地回应了“有多少社会办透析服务机构”“服务多少患者”“发展现状和前景怎么样”等行业之问。
    梅长林 娄竞 王九生主编医学11.9万字
  • 会员
    汇编第一批医养结合示范县(市、区)和示范机构典型案例,分为两部分,具有示范和引领的作用。第一部分介绍医养结合示范县(市、区)推进医养结合工作进展及成效,包括落实党政责任、完善支持政策、提升服务水平、强化监督指导、加强队伍建设、发挥社会效益等方面的做法与经验;第二部分介绍医养结合示范机构开展医养结合服务进展及成效,包括环境设施建设、人员队伍培养、内部管理机制、服务质量控制、服务效果评估等方面的做法与
    国家卫生健康委老龄健康司 中国健康教育中心编著医学34.8万字
  • 会员
    以20世纪50年代上海第一学院(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分迁重庆创建重庆医学院(现重庆医科大学)为叙事背景,聚焦西迁群体,记录西迁故事,讲述时代洪流中个体命运与国家命运的关联,突出反映老一辈知识分子心怀大义、西迁报国的精神品质。重点内容集中在以钱惪、左景鉴、石美森等一大批著名医学专家,响应党的号召,胸怀大局,举家重庆,创建重医。他们数十年扎根西部,在重医的创建和发展中,在服务中国高等医学教育事业和重
    重庆医科大学组织编写医学21.4万字
  • 会员
    本书以30篇ICU工作案例为主,通过叙事医学的写作手法,全面细致地呈现了一个医务工作者面对患者、面对生命的抉择和思考,每一篇案例后都有作者的创作谈分享,对于叙事医学的爱好者可以作为写作指南。书中有对医生价值的体现,有对社会问题的建言,有对医患关系的抒解,是一部有深度(体现医学对生命的态度)、有温度(体现医生的尽力与专业)的作品。文字干净、真实,有可读性。书中故事场景化,有代入感,打动人。
    殳儆医学1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