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樱花绽放英华在线阅读

让樱花绽放英华

郭锋
开会员,本书8折购 >

社会科学教育13.7万字

更新时间:2020-11-21 18:51:42 最新章节:后记 诗心一颗种校园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北京市樱花园实验学校是北京市朝阳区一所老旧小区的传统学校。自2013年3月起着手打造“英华教育”,在学区化改革、集团化办学的大潮中保持定力,坚守本色,创新实验,特色办学,内涵发展,6年来取得了可喜的办学成果,学校教学质量与办学质量囊括市区奖励。2016年出版了《让樱花走向英华》,重点梳理了北京市樱花园实验学校开展英华教育的整体构架和实施办法,首次将“英华教育”理念系统阐述并传播惠及全国中小学校和广大教师。本书为《让樱花走向英华》的续作,也是姊妹篇。本书对近6年来的学校建设、校园文化建立、师资团队建设、教学管理、课程设置等学校各方面的一个全新集结呈现,充分展现英华教育运行的深层细节和创新举措。
品牌:中青文
上架时间:2019-07-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青文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郭锋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主要研究新媒体时代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思政课中的实施策略,从思政课教学概述入手,针对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进行了分析研究;对混合式教学模式理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模式做了一定的介绍;还对基于慕课的混合式教学、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直播互动与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旨在摸索出一些适合高校思
    王燕 毕欣 卢喜朋社科17.3万字
  • 德育教育是高校教育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学生综合素养形成的前提。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高校德育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在此情况下,创新传统德育教育内容与形式成为现阶段高校德育教育工作的关键。本书从新时代的高校德育理论基础介绍入手,针对传统文化与高校德育教育的融合创新、新时代的高校文化德育教育以及新时代高校德育工作方法的创新进行了分析研究;另外新时代高校德育机制及理念创新、新时代高校德育管理及个体
    陈冠岚 李曼 曹春秋社科16.7万字
  • 会员
    本书涵盖了基层党组织建设、后勤人力资源管理、设备设施信息化管理、媒体宣传、服务质量监督体系建设、新校区能源应用、人才住房保障、育人资源整合、校园文化营造、餐饮服务保障、会议服务新挑战等内容,结合北大后勤实际情况开展内部治理体系的研究探讨。
    张念梅 张胜群编社科19.5万字
  • 会员
    本书揭示了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农村教育的政策变迁及产生的深刻变化。基于对政策文本和统计数据的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农村教育实现了教育普及程度由“五年”到“十五年”的深刻变化,城乡教育发展从“非均衡”到“均衡”的战略转变,农村教育体制从“人民办”到“政府办”的制度变迁,农村教育思想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艰难转换,农村教育结构由“单一”到“多元”的重大转型;农村教师身份由“民办”向“公办”的历史
    邬志辉等社科29.9万字
  • 会员
    本书主要内容共分为八章,包括认识性、性别、生殖系统、青春期、爱情与婚姻、怀孕与避孕、疾病与行为、性暴力等内容。这些内容对应《国际性教育技术指导纲要》中的八个关键概念和主题,对应教育部《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大纲内容。涵盖了性与性别、身体结构和生殖系统、青春期身心发展、人际关系、沟通与决策、性传播疾病的预防、艾滋病的预防、性暴力预防、避孕等全面内容,符合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马迎华主编社科1.9万字
  • 会员
    无神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前提和基础,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无论从历史与现实还是从理论与实践来讲,当代中国都应坚持和宣传马克思主义无神论。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无神论研究和宣传教育工作,在实践中创造和积累了许多好的经验,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成效。本书立足于当代中国实践,从生成逻辑、核心内容、主要对象、具体途径和组织保障
    张戈社科15.9万字
  • 本书是一本关于工匠精神与高校教育的融合培育研究方面的学术专著,本书将工匠精神与高校教育相结合,探寻促进我国高校教育的创新对策,主要阐述了工匠精神培育的基础问题,对工匠精神培育融入高校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的必要性进行了深入探讨,以发展的眼光透视高校教育融合培育的路径。该书体现出工匠精神与高校教育的融合可以培养出具有工匠精神人才的重要作用,有效促进高校发展,提升高校教育水平,对从事高校教育专业的研究学者与
    殷朝华 陈晗 刘柏山社科15.4万字
  • 会员
    本书借鉴教师学习理论,运用质性研究方法,全面深入考察一门对外汉语教师教育课程的教学历史及教学过程,关注教师教育者与职前汉语教师两类主体,探讨教学理念及教学过程各个环节对职前汉语教师学习的促进作用。
    刘元满 刘路社科14万字
  • 会员
    《劳动教育评论》是由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教育中心主办的教育类学术集刊,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为指导,以劳动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旨在弘扬劳动精神,繁荣劳动教育科学研究,构建全面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教育学科体系,为劳动教育学科建设及教育改革发展服务。本刊以劳动教育政策解读、劳动教育理论前沿、劳动教育思想研究、劳动教育案例分析、国际劳动教育比较、劳动教育评价研究以及劳动教育相关学科建设为主要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教育中心主办社科10.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