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周易研究经典丛书:《河洛精蕴》注引
更新时间:2021-12-30 17:15:47 最新章节:跋
书籍简介
南宋朱熹与蔡元定并近世学者“涉于象数者又皆牵合附会,而或以为出于圣人心思智虑之所为”而著《易学启蒙》四篇:本图书第一、原卦画第二、明著策第三和考变占第四。元明之际,《易学启蒙》皆立于学官,有“不刊之书”美誉,甚至有质疑者亦不敢置喙于是书。清初朴学兴起,黄宗炎、毛奇龄、胡渭等方始訾其舛误。至康熙帝命大学士李光地编纂《御纂周易折中》收《易学启蒙》于十九与二十卷中之后,形势又有所回潮。江永此书撰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前三卷“河洛之精”皆本《易学启蒙》及《御纂周易折中·启蒙附论》而发挥,间有个人发明处,亦不乏讥讽朱熹“不见造化之妙”“欲发明之而未昭晰者”“图不能与书通,卦不能与数合”等言语。此则不但是对朱熹发难,更是对《御纂周易折中》的“大不敬”。后来乾隆四十五年(1780)开修《四库全书》时,收录了江永《周礼疑义举要》七卷、《仪礼释宫增注》一卷、《仆礼训义择言》八卷、《深衣考误》一卷、《礼书纲目》八十五卷、《仪礼释例》一卷、《春秋地理考实)四卷、《群经补义》五卷、《乡党图考》十卷、《律吕阐微》十卷、《古韵标准》四卷、《四声切韵表》一卷、《考订朱于世家》一卷、《近思录集注》十四卷、《算学》八卷续一卷等书,却单单不收其《河洛精蕴》,其原由可想而知。而江永于耄耋之年撰写此书,更是有其身后之考虑。今天看来,朱熹的《易学启蒙》亦有牵合附会之病,而江永大胆为之“朴苴而张皇”之,的确是必要之举。
品牌:中版集团
上架时间:2019-05-01 00:00:00
出版社:华龄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版集团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梳理了前辈学者对于中西文化关系问题的三种处理路径:西化派、复古派和调和派,分析了其各自的独到和偏颇之处,尝试回到传统思想与现代社会的张力源点,接续前辈学人的自觉探索和批判,重新审视中国走进现代社会的道路。全书对于现代化背后的“知识理论”进行了探讨,提出以“知识创新”为中心,基于“知识体系”自觉来回应“知识主义社会”到来的理论方案,对于中国的现代化道路及其相关方案反思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借鉴资源。哲学21.5万字
- 会员本书将在辑佚汉代《洪范》五行学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梳理汉代《洪范》五行学的发展脉络,探讨汉儒如何通过一系列阐释手段,实现数术这一异质性知识的经学化。哲学29.5万字
- 会员魏晋南北朝《论语》注疏文本完整存世的只有三国魏何晏《论语集解》和南朝梁皇侃《论语义疏》,学界的研究热点也集中在此。但从魏晋玄学发展过程来看,《论语集解》处于玄学刚刚开始的阶段,《论语义疏》则处于玄学接近尾声的阶段,真正具有更多玄学思想的恰恰是居于这两者中间的《论语》注残篇。本书选取了魏晋玄学影响下的十二家《论语》注残篇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中的玄学内容,揭示其发展规律,充分挖掘这些残篇在魏晋玄学乃至中哲学20.5万字
- 会员孔教如何从晚清社会制度的固有部分崩解成为“游魂”,如何一步步被负面化乃至被打倒?晚清和民国初期的孔教论争聚焦在国家建构是否需要孔教、如何安置孔教。康有为、梁启超、章太炎、陈焕章、马相伯及新文化运动诸君,基于对孔教与革命、孔教与中华文明维系、孔教在国家建构中地位和作用的不同认识,公开在媒体上争论孔教的定位和性质。争论中,康有为希望通过改革孔教达到强国目标的主张逐渐受到批判,立国不需要孔教、孔教不是宗哲学25.4万字
- 会员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核心概念是“民本”。民本与民主是什么关系?这一直是近现代中国哲学研究的重要问题。海外学者围绕此问题也发表了大量成果。本书收录了海外学者关于民本与民主的代表性成果,反映了海外学者的主要观点。书中附有大量参考文献和论文信息,一册在手,基本可以了解海外学者对该问题的研究状况,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可供研究中国哲学、政治哲学的读者学习、参考。哲学24.3万字
- 会员本书是对现代儒学代表人物牟宗三哲学的全面分析,分别从其儒学诠释中的道德形上学、自律道德、良知本体和历史意识四个维度,审视牟宗三在与康德哲学的对话中建构而成的道德形而上学哲学体系所存在的问题。作者站在原始儒家的立场,认为现代儒学以“旧瓶装新酒”的方式,彻底扭曲和背离了儒学传统,即用道德取代伦理,用规则取代美德,用人取代天,用内在的历史终结论取代了超越的历史可进论;批评牟宗三所建构的道德形上学和宏大历哲学24.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