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非洲教育援助研究:以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信托基金为例在线阅读
会员

中国对非洲教育援助研究:以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信托基金为例

薛莲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总论15.9万字

更新时间:2022-04-11 17:39:50 最新章节:封底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援非信托基金项目于2012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并于次年启动,旨在通过信息通信技术(ICT)提升非洲项目国家重点教师教育与培训机构的能力,以提高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教师教育水平,缩小教育质量差距。本书以此为契机,对国际社会对非洲教育援助的手段演进、中国对非洲教育援助与合作的战略性问题和制度化等方面进行了实证分析和比较研究,以期在全球治理进程中为中国教育援非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提供借鉴。
上架时间:2020-12-01 00:00:00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薛莲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中国社会正在经历巨大变革,公平感的变化是社会心态监测中需要深入研究的议题。本书以社会变迁为视角,结合了结构、制度、文化等多个分析角度,涵盖了中国社会近几十年的主要变化,如城镇化、中等收入群体扩大、户籍改革、互联网发展等,从动态角度分析了这些因素本身的变迁对公平感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了各种因素影响效力的变化,为更全面地了解中国社会变迁及其心态变化,提供了一个社会学和心理学、宏观和微观视角的解读。
    张衍社科8万字
  • 会员
    本书以当代城市面临的复合型风险及防灾、减灾、救灾为背景,探讨安全韧性城市建设的基本理论、经验启示、发展演进及评价。在此基础上构建系统评价框架,以江苏省域城市为例,应用量化分析方法评测韧性发展水平并结合安全韧性城市建设的前沿技术及国内外实践,提出了综合性的城市治理思路。本书可供城市规划、应急管理、公共政策等相关领域的政府部门实务人员、科研人员、高等院校师生及其他感兴趣的读者参考阅读。
    刘泽照 马瑞社科16.7万字
  • 会员
    西方现代在哲学上是方法论的时代,相应地,在文论上就是批评论的时代。西方现代哲学和文论中关于语言的研究,也主要是哲学方法论和文学批评论的研究,其合理性较多;其中也有关于语言的哲学本体论和文学本质论的研究,但不是主要的,也没有多少合理性。西方现代哲学的价值主要不在本体论和认识论上,而在方法论上。相应地,西方现代文论的价值主要不在本质论和创作论上,而在批评论上。如此肯定西方现代哲学方法论和文学枇评论的价
    陈本益 向天渊 唐健君社科35.1万字
  • 会员
    本套书是中国中青年学者对哈佛大学中国问题研究专家的系列专访,分“政治与历史篇”、“经济与社会篇”、“文化与学术篇”三卷。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专家们分别就中国政治改革、历史变迁、经济发展、社会文化和学术发展等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宝贵经验,结合自己的研究专长,深入阐述了各自的观点。受访学者或对中国的过去和现在有所了解,或甚至有过亲身的见证和体验。他们的观点和思考值得中国的读者了解
    张冠梓主编社科25.9万字
  • 会员
    本书主要研究俄罗斯著名学者巴赫金的诗学理论。他是20世纪俄罗斯诗学发展中最重要的人物,对俄罗斯诗学做出多方面的贡献,也可以说是集大成的人物。本书分别对巴赫金的社会学诗学、语言诗学、体裁诗学、小说诗学、历史诗学和文化诗学等做了专题研究。在此基础上,作者指出,巴赫金诗学是一种整合不同研究方法和研究理论的整体诗学。作者对整体诗学的历史针对性、研究格局和方法论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程正民社科33.1万字
  • 会员
    本卷旨在展示《江海学刊》近二十年有关国内外史学研究的专题文章,从中国古代史、近现代史,世界史、史学理论几个维度,就历史与记忆、中外史学比较、史学理论批判等层面,系统呈现了走向世界的中国史学。
    韩璞庚主编 潘清编辑社科29.2万字
  • 会员
    本书梳理了残障研究的学术脉络,并对残障群体的新媒体实践进行了全方位考察,有助于了解残障群体的社会融合情况及障碍,建构具有实践性、针对性的推动残障群体社会融合的策略体系,对进一步建构具有公平性、均等性、便利性的和谐社会有理论和现实意义。全书根据研究主题,分为“数字社会融入”“社交媒体展演”“互联网慈善公益”三大部分,每部分包含三个章节的专题研究。
    林仲轩等社科20.5万字
  • 会员
    《南大亚太评论》是由南京大学亚太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辑刊。选题内容涵盖大亚太全区域、次区域以及国别层次上的政治、外交、安全、经济、社会、历史、文化诸领域的重大理论与实际问题,兼及相关全球性议题。本书为第六辑,设有特稿、专题、区域国别研究、理论探讨、书评五个栏目。立足于国际关系史研究,对近百年来国际体系的变化进行梳理和历史经验教训的学习。
    石斌主编社科17.4万字
  • 会员
    面子被鲁迅誉为中国人的“精神纲领”,但西方人亦有“face”这样的表达,可见这种文化现象并非中国人所独有。前人研究虽基于不同学科背景,但都囿于“互动情境”中来阐释面子本质,而人际互动过程中,交际双方站在各自立场,出于不同行为动机完全可能对面子内涵有不同理解。本书试图秉承哲学与语言学的交叉研究,彻底跳出“面子在互动中产生”的旧思维定势,摈弃先前面子理论研究的对象化倾向,在理论层面厘清目前中外面子研究
    林凡社科13.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