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私的人类:人类如何避免自我毁灭在线阅读
会员

自私的人类:人类如何避免自我毁灭

(英)尼古拉斯·P.莫尼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社会科学人类学/人口学7.5万字

更新时间:2022-12-09 10:52:11 最新章节:第14章 致谢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一口气读完人类从入世到入土的进化历程!《自私的基因》作者道金斯力荐。《自私的人类》是为智人撰写的深度讣告的一出序幕。从地球在宇宙中的形成,到人类的进化之旅,再到制造人类的遗传指令以及人体的运作方式,作者兼具严谨的科学知识和深刻的人文关怀,以细腻隽永的文笔将人类的生物学特征与数万年进化历程中的故事娓娓道来,为大众对人类崛起的幻想作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回答:人类是极具创造力但又具有自我毁灭倾向的动物。
译者:喻柏雅
上架时间:2021-07-01 00:00:00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英)尼古拉斯·P.莫尼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从中日两国少子老龄化相关问题出发,在制度层面和实践层面介绍了其应对措施和路径以及效果,探讨了中日两国在少子老龄化领域面临的问题。中日两国虽然社会制度不同,但在人口老龄化特征、人口结构变化、老人福利文化等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日本应对人口老龄化社会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及精细的制度设计对中国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中国应及时地借鉴日本经验,探索出符合本国国情的应对少子老龄化问题的对策。
    张季风主编社科14.8万字
  • 会员
    本书以中国大城市的新“土客”关系为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当下中国城市化的主要实现路径及其背后的价值取向,以及这一实现路径所导致的实际的社会经济后果尤其是非政策预期的后果。本书认为大城市的新“土客”冲突从长远看不是如何分蛋糕的问题,而是发展视角下如何做大蛋糕的问题,解决路径只有通过经济的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实现,地方政府是第一责任主体;同时要充分反思大城市现行的“精英主义”地方性制度和身份政
    康岚社科11万字
  • 中国人口从2022年开始进入负增长阶段,以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过14%为标志,中国已经进入国际上公认的中度老龄化阶段。人口新常态对经济发展最突出挑战表现为劳动年龄人口众多和持续增长的特征趋于消失,传统人口红利式微。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要求通过挖掘传统人口红利潜力和开启人才红利,加快培育新人口红利。作者蔡昉基于对中国人口经济的长期研究,通过分析和判断当下最新人口变化的重要趋势性特征,
    蔡昉社科18.9万字
  • 会员
    本书充分利用全国人口普查和抽样调查数据,以及课题组所开展的城乡老年人需求问卷调查数据,借助人口学、统计学方法,对河南省人口老龄化以及老年人口发展的现状、特征、趋势等进行分析和研究。以此为基础,还具体分析了当前河南省城乡老年人口的各方面需要,以及河南省现有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在理论与实践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并依据人类需要理论提出了基于需要的新型养老服务体系的理想框架和建设路径。
    卢守亭 贾金玲等社科24.9万字
  • 会员
    本书从“人的城镇化”理念出发,沿着“农业转移人口宏观特征与市民化态势(背景态势分析)→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政策、制度障碍(宏观需求分析)→农业转移人口的需求与市民化影响因素、机制(微观需求分析)→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政策、制度创新(供需匹配)”这一政策和制度供需分析链条,将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置于可持续生计发展框架中,系统探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中的关键问题,深入分析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实
    江立华等社科20.4万字
  • 会员
    本书聚焦于热点社会经济议题——“老龄化”问题,创新性提出了“动态人口红利”概念,驳斥了“老龄化”使得中国“人口红利”消失观点,强调转变单纯以劳动人口数量衡量人口红利的观点。更是提出了人口老龄化带来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在于大力发展老龄化产业,其中主要包括老年人旅游业、社会化养老服务业。“动态人口红利”理论还分析了对于延长劳动年龄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对于当下中国进行养老制度改革建立更具有持续发展的养老保险
    熊必俊 郑亚丽社科28.8万字
  • 会员
    当前我国传统乡土社会的价值坚守逐渐走向边缘化甚至瓦解,现代社会的价值逐渐被生活在乡土中的人们接受。本书以地处西北黄土高原腹地的黄村为田野地点,以“离农”这一在乡土社会普遍发生的现象为切入点,探究了在现代性拓殖背景下黄村学生“离农”意识的生成与发展问题。书中主要尝试解答两个问题:一是黄村学生的“离农”意识是如何产生并发展的?二是黄村学生的“离农”意识具有怎样的特性,以及其对黄村学生的乡土或城市社会生
    赵忠平社科26万字
  • 会员
    科学测算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是合理支付市民化成本、推动市民化进程的前提与关键。本书在已有研究基础上,结合中国的社会经济情境,对市民化成本内涵进行了本土化修正,运用理论分析和方法创新相结合的手段,重新构建了市民化成本指标体系、完善了测算策略框架、改进了测算模型、设计了预测模型,并从多角度定量分析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各级指标的金额、结构及相关利益主体的成本支付情况,在此基础上从市民化成本支付角
    杜海峰 顾东东 吕锋社科16.3万字
  • 会员
    本书采用纵向维度与横向维度结合的方式,研究越南封建时期越南华侨华人的历史。其一,论述公元968年至公元1945年,越南丁、黎、李、陈、胡(含“属明时期”)、后黎、西山及阮朝八代封建王朝期间,中国汉族、少数民族移民迀徙越南的原因,华侨华人群体的形成、生存和发展。其二,专题探索:越南封建社会末期华人华侨人数的推估;华侨华人的社会组织;越南华侨华人与孙中山民主革命;中越(法)涉及越南华侨华人的政策;越南
    向大有社科35.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