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病临证偶拾:黄福斌学术经验传承录在线阅读
会员

脾胃病临证偶拾:黄福斌学术经验传承录

黄河 张阳主编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医学中医16.4万字

更新时间:2023-09-06 10:11:15 最新章节:管炎灵冲剂治疗气郁痰热型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观察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黄福斌是第三批江苏省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习医、从医40多年,学验俱丰,享誉一方。本书按学术源流、学术思想、经验研究、专硕文摘、经验方药、成药研制、外治疗法、医话杂谈、医案选录等9章进行总结整理、记录传承,内容真实,方药有效。可供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和爱好者学习参考。
上架时间:2022-10-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黄河 张阳主编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由“中医临床必读丛书”精选而来。该丛书畅销十余年,累计数百万销量,久居图书畅销榜前列。所选医籍,多为医家推崇,尊为必读经典医籍,占有重要的学术地位。所选医籍均为各位专家遴选精善底本,加以严谨校堪,为读者提供精确的原文。本次修订拟从开本、装帧形式、用纸方面进行调整,同时针对原书错讹之处进行订正,并改写导言,更新和增加使用说明等。全书64卷,分册出版。作者博采历代医家精义,结合自己丰富的临床经验,
    (明)张介宾著 李继明等整理医学50.9万字
  • 会员
    国医大师刘尚义教授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推陈出新,提出了“从膜论治”“引疡入瘤”的学术观点。本书系统阐述了刘尚义教授膜病理论的学术体系,探讨膜病概念及其辨证特色,总结其临床用药规律,深入阐述膜病学“在内之膜,如在外之肤”“在外之肤,如在内之膜”“肤膜同位,从膜论治”的学术内涵,并结合优势病种,介绍了从膜病理论出发治疗疑难病的处方用药经验。这是国医大师一生的经验结晶,有创新性,也为临床疑难病的治疗提供
    杨柱 唐东昕主编医学8.3万字
  • 会员
    本书主要以中医药自信主题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体系建设实践为基础,展示特色化课程思政建设成效,为中医药院校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参考借鉴。一是素材案例库,精选中医药自信主题典型素材,展示中医药发展伟大成就;二是优秀教学设计,精选中医药自信示范课程的优秀教学设计,展示典型课程的总体设计及若干知识点的教学设计;三是教学感悟,精选教师在中医药自信主题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体系建设过程中的经验感悟,展示
    段志光 刘星 郝慧琴主编医学12.3万字
  • 会员
    下卷为现代部分,共分为10章,1—5章以时间为经,从新中国成立后中医教育初创阶段、“文革”时期中医教育的曲折发展、改革开放后中医教育的恢复发展、新世纪后中医教育的跨越发展、新时代以来中医教育的内涵式发展等方面,以区间内发生的与中医教育相关的重大政策、突出事件为纬,全面梳理现代中医教育艰难曲折、跌宕起伏的发展历程,展示其历史全貌,挖掘其内在规律。6—9章以专题的方式,系统、深入地展现中医教育具有特殊
    程海波主编医学35.4万字
  • 会员
    本书系统介绍了山西省名中医王树国教授在30余年临床实践基础上总结的创新性处方方法,继承历代名医对药、对方的学术经验,紧紧围绕对应关系,探讨处方的思路和方法,初步构建并分析了模块处方理论,归纳了95个常用模块(包括小成方、验方及成熟固定配伍等),按照中医内科学传统分类,围绕75例病案,精细示范了在辨证论治和君臣佐使理论指导下的模块集成方剂的临证处方策略,结构清晰,逻辑严密,简明实用,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王树国医学16.9万字
  • 会员
    全书主要包括庆龄医缘、学术思想简述、医论医话、临床辨治经验举隅、经验方药选录、医学讲稿论文选录、周常昆医学年表7部分,围绕周常昆教授调理肝脾的学术思想及内妇儿科临床经验进行多方位总结,将其核心学术思想、临床独到经验、教学相长传承发挥、中药及地方药物应用经验等有机结合,融入其中,体现名医从医经历和医缘心路。名老中医的宝贵经验传承,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庆龄医药传承4代,现以第二代传
    钱锐主编医学15.9万字
  • 会员
    本书系中医临床必读丛书之一。该丛书畅销十余年,累计数百万销量,久居图书畅销榜前列。所选医籍均为精善底本,为读者提供精确的原文。《验方新编》为清代鲍相璈纂辑,梅启照增辑。全书共24卷,是一部博载民间习用奇验良方为主,兼收医家精论治验的方书。本书上册为清代鲍相璈纂辑内容,计16卷。卷1~8,按人体部位从头到足的顺序,分为53部杂症论述其内外治法。卷9~16,分别论述妇科、儿科、外科、急症、内科诸病等治
    (清)鲍相璈纂辑 (清)梅启照增辑 苏礼等整理医学37.8万字
  • 会员
    《幼幼集成》是一部中医儿科专著。由清·陈复正编撰。刊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全书共6卷。卷一论述儿科中关于指纹、脉法及保产、调护、变蒸等内容。卷二~四为儿科主要疾病及杂证、疮疡的辨证施治。卷五~六介绍经陈氏增删的《万氏痘麻》歌赋170余首,附方130余首。《幼幼集成》医论简明,方治详备。除收集了前代儿科文献、民间医疗经验外,并结合陈氏多年临证实践,“存其精要,辨其是非“而成,故曰“集成“。本书
    (清)陈复正编撰 杨金萍等整理医学19.7万字
  • 会员
    并针疗法是众多针灸创新针法之一,是作者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吸取和借鉴前人的经验教训,结合自身的临床体会,以中医骨伤科学(包括经筋理论)、解剖学、生物力学等为基础,吸纳现代医学的新理论和新成果,引入现代精准靶点治疗理念,创立的一种以双针为载体,结合独特的手法技巧于一体的新型针刺疗法。本书全面介绍了并针疗法的理论基础、操作方法及临床应用等。内容丰富,既有新技术、新方法的实践,又有新观点、新理论的提出。本
    谢国平 刘步平医学18.9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天圣铜人的铸造者王惟一本名王惟德,是宋初外戚王继勋之孙,后家道中落,流落江湖,成长为针灸名家,“素校禁方,尤工厉石”,“创铸铜人为式”,为中国医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本书以王惟德创制天圣铜人的传奇经历,力争用更宏大更广阔的视角,来看待北宋前中期的历史,以及中国的历史。
    吴蔚中医27.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