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长篇小说十论在线阅读

海派长篇小说十论

王春林
开会员,本书8折购 >

文学文学评论与鉴赏17.6万字

更新时间:2023-08-18 15:09:28 最新章节:第11章 后记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十里绮罗外滩烟,海派文化共潮生。评论家王春林以巨量文本作为积淀,聚焦当代六位海派作家的十部长篇小说,写就《海派长篇小说十论》。从王安忆到金宇澄,从吴亮、范迁、夏商再到“写上海最为准确的作家”唐颖,王春林通过文本细读对其作品抽丝剥茧,“在弄堂里的洋气上海人身上,看到最本土的中国文化真髓”。“王安忆在《天香》中所采用的就可谓是一种字字珠玑,读来倍觉锦心绣口,具有典雅、中正、含蓄、隽永气象而又书卷气十足的小说语言。”“《繁花》最值得关注处,就在于金宇澄以其建构城市诗学多年之久的隐伏修炼,为中国现代城市诗学的建构做出了自己一份可贵的努力。”“被誉为浦东地区‘清明上河图’的夏周《东岸纪事》,文学批评家吴亮华丽转身后的长篇首秀《朝霞》等,则构成了文学界一股特别强劲的‘上海旋风’。”……王春林深入透辟地分析海派长篇小说中的历史诘问与日常叙事,从知识分子的命运精神到风情长卷的闺阁传奇,从昔日王谢堂前燕到上海人在纽约的情欲战争,细致爬梳海派文学的前世今生,发掘出活色生香雅俗共赏的海派文化的赓续与传承。
品牌:译林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3-05-01 00:00:00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译林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如果你想要活成自己期望的样子,那一定能在《世说新语》的故事里找到共鸣。痛饮/狂歌/服食/躺平,不被定义的人生超级精彩,魏晋人早就试过了,人有千千万万种可以成为的样子,想来想去还是只愿意成为自己。?《精解世说新语》这本书来自骆玉明教授在复旦大学传授20年的《世说新语》解读课程,浅易而不浅薄,分13个专题讲解《世说新语》魏晋时代士人对尊严、德性、智慧和美的理解与热爱,涉及魏晋南北朝所有热门话题:英雄与
    骆玉明文学13.5万字
  • 会员
    本书从个体生命意识的觉醒切入,着力挖掘魏晋美学产生的哲学基础和社会根源,引领读者通过《世说新语》中汉末三国两晋士人极具个性的言谈举止和特色鲜明的遗闻轶事,感悟和领略魏晋美学的生命之美,体悟和把握魏晋六朝文学艺术的审美精神,以及对后世中国人审美精神和文艺创作的影响。哲理与悟思相结合,理论阐释的深入与文字表述的灵动相结合,是本书的一大特点。
    杨星映 江南 管才君文学15.8万字
  • 会员
    本书对莫言的11部(全部)长篇小说进行了研究,包括总体研究和个案研究两部分:总体研究把莫言的11部长篇小说作为一个整体,从内容、美学特征、主题、艺术表现、传承、意义和价值等方面对之进行了研究;个案研究对每一部小说分别从其内容梗概、人物形象、主题、艺术表现、不足之处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既有研究者的个人心得,又有对小说文本以及学界专家真知灼见的引述……因此,既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它既是对莫言全部长篇小
    廖四平文学49.6万字
  • 会员
    本书对20世纪及本世介容简内纪前10年,重点是1978年以来诸家著述中涉及李白诗歌实证性研究(包括诗篇所涉史实的考订、诗人事迹的考订、诗歌文本的校订、诗中语词的训释等)以及立足于实证性研究的诗旨阐释的成果作了尽可能全面的检视,广泛汲取各家原创性成果,并融汇自己的研究所得,对所涉及的李白诗歌作出了不同程度的新解读。全书选入李白诗歌298题484首,约为李白诗歌总数的一半。
    薛天纬文学22.5万字
  • 会员
    “空间何以呈现?以流转的物,挽结的音和逸出的行为。”在好奇心的引导下,到达有趣地方、理解别样经验在对未知的执着探索和敏锐觉察中时时开阔视野,领受丰厚馈赠。这部评论集是作者学术研究中“漫游”与“追迹”体验的部分呈现。全书共三辑:前两辑是评论选编,既包括对格非、徐皓峰、林白、弋舟等作家作品的具体分析,也含有对非虚构写作在事实建构等问题上的整体思考;第三辑收录的是作者沈从文研究初期的成果:沈从文小传。
    丁茜菡文学12.3万字
  • 会员
    西南联大多元自由的学术、教学环境,为师生提供了成长和发挥的巨大空间;西南联大开创的中国通识教育系统,创造了教育神话,为中国教育现代化奠定了基础。《西南联大写作通识课》由四个部分和附录组成。第一部分由朱自清先生讲解文学常识、语言艺术审美;第二部分由沈从文先生讲解具体写作方法和技能;第三部分是朱自清、沈从文两位先生为学生开的阅读赏析课;第四部分选用了沈从文先生作为创作者的一篇独白。附录部分,则是联大各
    沈从文 朱自清等文学13.9万字
  • 会员
    谁说文学评论一定要皱着眉头写,一定要吃药一样读?长长短短的“小评论”既深入文本细处,也纵观文坛全景,谈黄永玉妙不可言的《无愁河的浪荡汉子》、魏微宛若清风的《流年》,闲话茅盾文学奖,叩问文学批评的“第三条道路”……35篇文章力图以生气淋漓的文字重塑文学批评的活力。
    周立民文学17.1万字
  • 会员
    1914年,黄侃把《文心雕龙》作为一门学科搬上大学讲坛,标志着现代意义“龙学”的诞生;而他为授课撰写的讲义《文心雕龙札记》,则成为现代“龙学”研究的奠基之作。《札记》从传统的校注、评点中超越出来,开创了把文字校勘、资料笺证和理论阐述三者结合起来的研究方法,给人以全新的视野,“从而令学术思想界对《文心雕龙》之实用价值,研究角度,均作革命性之调整”。《札记》重点落在三十一篇主旨的阐释上,因为黄氏学殖深
    李平文学27.9万字
  • 会员
    《唐诗百话》是施蛰存先生晚年创作的唐诗研究、鉴赏佳作。施先生也曾因此书的学术成就和广泛影响而获得了上海文学艺术奖的“杰出贡献奖“。《唐诗百话》自面世以来,深受海内外学术界高度评价和广大读者热烈赞誉,美国耶鲁大学等名校也将这本书作为汉学研究课程的教材。施蛰存将数十年来对中国古典诗学的潜心探索,以严谨的考证和比较文学研究的方法融贯于一书,尤其是毫不因袭前人的选诗、说诗视角,既有宏观的诗史梳理,又有诗体
    施蛰存文学43.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