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公用设施建设项目社会评价指南:社会评价示范案例在线阅读
会员

市政公用设施建设项目社会评价指南:社会评价示范案例

建筑城乡规划/市政工程23.8万字

更新时间:2024-04-17 17:16:26 最新章节:参考资料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市政公用设施建设项目社会评价的目的是判断项目的社会可行性,促进利益相关者对项目活动的有效参与,优化项目方案,规避建设项目社会风险,保证项目顺利实施和项目社会效果持续发挥,使项目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编著的《市政公用设施建设项目社会评价指南——社会评价示范案例》包括:供水、污水处理、供热、燃气、生活垃圾处理、城市轨道交通、城市道路和桥梁、城市园林绿化八个市政行业共十个项目的社会评价案例。对于理解和实施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发布的《市政公用设施建设项目社会评价导则》具有辅助指导作用,可供市政公用设施建设项目设计、咨询、管理、科研和教学人员在工作中学习参考。书中的案例分析和评价结论并不适用于其他特定项目,不宜简单照搬,使用者在工作中应灵活应用,举一反三。
品牌:中国计划出版社有限公司
上架时间:2014-01-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计划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计划出版社有限公司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编著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以成都建设世界赛事名城为切入点,着重探讨在市民全面发展过程中,城市、体育、赛事等诸多要素如何发挥各自的积极、能动作用,最大限度推进人的全面发展,造就更现代化的人。本书不仅从理论层面论述体育与城市协同发展的重要性,更注重从实践视角探讨实现协同发展、争取最大效益的现实可行性,着力为成都等城市建设赛事名城提出建议和意见。
    庹继光 李缨 张晁宾建筑18.5万字
  • 会员
    本论文集共收录“2015年度城市规划行业优秀科技论文暨第六届‘魅力天津:学会杯’优秀学术论文评选”活动的164篇优秀作品,其中一等奖12篇、二等奖28篇、三等奖45篇、鼓励奖79篇。收录论文主要围绕规划设计、规划管理、建筑设计和勘察测绘等主题,旨在呈现当前建筑规划领域等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探讨和总结规划实施的得与失,突出应用注重创新,对当前时代背景下的规划研究具有一定的影响。
    天津市城市规划学会编建筑0字
  • 会员
    生态城市设计的理念和技术对当前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生态学指导意义。本书收录了淮北市生态城市总体规划设计、洛阳市伊洛新区水生态文明城市设计、萍乡市麻山新区山水林田湖与美丽乡村设计、长春市合心镇新型城镇化设计、宁国市宜居城市及产城融合综合体设计等十个代表性项目,涵盖了产城融合设计、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水系设计、美丽乡村建设、矿山生态修复、特色小镇等当前城镇化建设所面临的典型问题,阐述了
    伍业钢 (美)斯慧明主编建筑0字
  • 会员
    这本竞赛作品选集是近年来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城乡规划系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参加国内外学生城乡规划设计竞赛的作品汇编;集合了自2008年以来在国内外重要学生设计赛事中的获奖成果。本书在作品选择上选取了有代表性的竞赛获奖作品,并注意涵盖多种类型和多种设计思路。书中除竞赛作品展示外,还包含教师对竞赛环节的教学总结、学生参加竞赛的体会感想,以及为每份竞赛获奖作品加入的教师点评。本书不仅记录了近年来国内外竞赛水平
    运迎霞主编建筑0字
  • 会员
    本书从系统规划、PPP模式研究、典型案例等多方面对北京海绵城市建设历程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对不同尺度下的海绵城市建设及改造进行了详细的剖析,为海绵城市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书分为两大篇章,1篇海绵城市建设,分为海绵城市概述、北京通州海绵城市试点区总体概况、北京通州海绵城市试点区建设目标与成效、北京通州区海绵城市PPP项目概况四个章节,系统介绍了北京城市副中心海绵城市建设的宝贵实践经验。
    李丹 韩元 孟莹莹 赵利主编建筑0字
  • 会员
    本书分三个部分讨论村镇社区服务设施规划方法与实践。第一部分主要阐述村镇社区与乡村振兴的关系。第二部分分别从公共服务体系、设施指标与配置、一体化规划技术、效能评估与监测技术等方面,阐述村镇社区服务设施的规划方法。第三部分是课题在东南、华南、西南地区的规划示范、技术集成示范、示范建成的成果。
    宋聚生 尹宏玲 杨震 戴冬晖建筑18.6万字
  • 会员
    本书研究了产业组织理论中表征垄断特征的市场势力概念对城市空间规划的影响,包括城市空间经济特征、企业聚集特征和城镇化特征,以及城市空间规划对这些特征的应对方式。
    程上建筑13.8万字
  • 会员
    本书从山地河谷村镇社区的雨洪灾害现象切入,以“三生协同”为目标,水文韧性为视角,将村镇社区空间的形态投射为流域水文形态、集镇形态和社区组织形态,以对应生态韧性、工程韧性和社会韧性3个维度的研究,并通过进一步揭示3种形态的耦合关系,将三者有机地整合于“流域社区”的构建与管理中。同时,本书按照“现象认知-形态溯源-作用机制-实证研究”的技术路线,对长江上游干区流域喀斯特地貌下3级江河流域中的山地河谷村
    廖凯 黄一如建筑15.7万字
  • 会员
    本书共五章,内容包括:东北严寒地区村镇社区规划设计案例、华北寒冷地区村镇社区规划设计案例、华东/华中夏热冬冷地区村镇社区规划设计案例、华南夏热冬暖地区村镇社区规划设计案例、西南温和地区村镇社区规划设计案例。
    崔东旭 梁琪柏建筑6.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