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反讽的魅力:1978年以来中国当代小说研究
更新时间:2025-04-25 19:05:51 最新章节:作者简介
书籍简介
本书以反讽的视角梳理与审视1978年以来的中国当代小说,并以王蒙、王朔、王小波、刘震云和阎连科五位作家的小说为着力点,从内部到外部、从宏大历史到底层民间,分析反讽在完成革命政治话语解构过程中,形成的质疑中的守护、颠覆后的快意、笑谑中的追寻、异化中的困惑以及锋芒中的温情这五种代表性的反讽形态和反讽情感,探究中国1978年以来中国当代小说在启蒙与颠覆互相渗透与消解的话语系统中多元共生的小说反讽特征。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9-07-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陈蘅瑾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包含18个章节,前有“引论”,后有“结语”,中间分为三大部分。“引论”部分概述了当代西方文论政治化的成因、路径、特征和局限。第一部分“文学理论的政治转向”,从“文化权力”“主体位置”“心理分析”“文学叙事”“文学阅读”等方面描述了当代西方文论政治转向后的理论形态。第二部分“后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化文论”,从“文化逻辑”“审美意识形态”、“文学政治学”“文学批评方法”等层面呈现出后马克思主义政治化文文学19.4万字
- 会员作为非洲首位“诺奖”获得者以及“非洲的莎士比亚”、“英语非洲戏剧之父”,尼日利亚作家沃勒·索因卡的写作具有典型的后殖民文化特征。他的“黑皮肤、白面具”症候表现为他既植根于非洲本土的文化资源,也融合了古希腊以来的欧洲文学传统,以“文化混杂”的身份反抗殖民主义权威。索因卡从本民族宗教神话资源中构建了“约鲁巴神话世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神话美学”,并创造性地开创了一种“仪式戏剧”的新形式。索因卡同时是文学16.7万字
- 会员具体内容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文学:审美与历史视域》,主要围绕文学的“审美”与“历史”展开论述,文学之所以未曾被哲学、历史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各个学科覆盖,“审美”的存在无疑是一个重要理由。而强烈的审美愉悦诉诸感性,但审美经验不仅是几件艺术作品带来的心理潮汐,而且可能转换为另一种历史认知。当然,所谓的历史认知包含不同的视角与观念。审美的介入就是与这些视角与观念形成积极的对话,这个对话过程就是一文学30.5万字
- 会员本书以俄罗斯人口较少民族埃文基的英雄史诗为研究对象,借鉴国内外史诗研究专家及人类学学者的研究成果,运用母题分析、比较研究、文学人类学等研究方法,全面系统地厘清埃文基英雄史诗这一民间文学的叙事体裁类型,着重分析了埃文基英雄史诗的特色母题、典型形象和艺术特色等诗学特征;同时钩沉史诗中蕴含的狩猎文化、萨满文化及民族传统文化,解读民族经典文化等;阐释埃文基英雄史诗中体现的本民族对世界的独特认识,探讨了埃文文学23万字
- 会员莱斯利·马蒙·西尔科是当代美国本土文学复兴的杰出代表人物,本书在生态批评理论的观照下,以她的三部小说和一部回忆录为文本,探讨了其作品中彰显的生态思想,主要阐明了其作品中体现的后殖民生态主义思想,生态女性主义思想和生态整体主义思想。同时,总结出西尔科生态思想的独特性和嬗变历程。文学16.6万字
- 会员本书从伦理叙事的视角,针对学界对厄普代克小说创作中“无话可说”“道德模糊性”等争议,深入分析其小说伦理叙事的特点和形成过程,尤其关注索伦·克尔凯郭尔、卡尔·巴特等思想家对他小说创作思想的深刻影响,创新性构建了处境化叙事、悲剧化叙事、无权威化叙事三个叙事维度,并结合现代叙事学理论,深入剖析这一深层叙事模式的构成要素和功能机制,进而探究厄普代克小说如何把伦理意图艺术性地转化为小说叙事的创作艺术。文学19.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