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文学地理学(第7辑)
更新时间:2025-04-25 19:17:15 最新章节:中国文学地理学会第二届硕博论坛获奖名单
书籍简介
《文学地理学》第七辑,收录中国文学地理学会第七届年会论文25篇,系从172篇与会论文中精选出来的,包括韩国庆北大学郑羽洛教授的《韩国洛东江及其沿岸的空间感性与文学疏通》、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衣若芬教授的《东亚文明精神与潇湘八景文化意象》、曾大兴教授的《“地域文学”的内涵及其研究方法》、高建新教授的《唐诗中的烽火及其文化景观价值》、韩鲁华教授的《贾平凹、莫言乡土叙事比较-以地域生态文化为视角》、王建国教授的《西洲曲—产生的地理环境考释》、陶礼天教授的《文心雕龙—学地理批评思想研究》、杜雪琴副教授的《文学景观之生成起点与发展过程—以江南三大名楼为例》、龙其林副教授的《地理图像史料、文学地理学科背景与专业精神—中国文学研究著作中的地理图像史料问题及反思》等,文献资料丰富,论证严密,新见迭出,行文规范,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对于推动文学地理学的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9-03-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曾大兴 夏汉宁 方丽萍主编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将迄今已有七十多年历史的当代文学视作一个整体,分上、中、下三编,对其研究的“历史化”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的探讨。上编“历史化的本体构成与知识谱系”,主要考察当代文学历史化“是什么”,对其“三元一体”(即主流意识形态文学、精英文学、大众文学)的本体构成与知识谱系进行盘整,然后在时空拓展的视域下对有关评价机制与评判标准作了阐释。中编“历史化的主要路径与研究方法”,分析“怎样历史化”,包括述学范式、经典文学47.2万字
- 会员本书通过分析中外文学残疾书写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以“残疾书写”的文本为基础,引入镜像理论、人格特质论、创伤理论、文学伦理学等研究视角,较为系统地分析中国当代文学残疾书写中的人物形象、修辞载体、叙事模式、主题思想、书写范式和价值取向,挖掘残疾书写对各种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的折射,揭示残疾书写在中国当代文学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文学19.8万字
- 会员延安文学是现代中国文学史上一种较为独立的文学形态。延安文学现代性也是体现了一定人文关怀和启蒙色彩的,是一种复杂化存在。其形成经历了一个动态过程,是在历史发展中予以历史地形成。后期延安文学中的现代性呈现有其自我超越性品格,也坚定了其自身因信仰而来的现代性色彩,这是基于信仰和趋于信仰的文学延安文学作为一种客观的历史存在,对其在还原和反思观照下的重构也应是一种敞开的存在,并在不断探究中凸显其当代性价值。文学26.7万字
- 会员格萨尔史诗也称《格萨尔王传》,是一部一百多万诗行、两千多万字的作品。作品讲述了传说中的岭国国王格萨尔的故事,他以惊人的毅力及神奇的力量征战四方、抑强扶弱造福人群。《格萨尔史诗》被称为当今世界仍被传唱的最后一部史诗,传播范围遍及西藏、四川、青海、甘肃、内蒙古等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本书由当代研究格萨尔史诗的学者、作者共同完成,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牵头,集中了天津大学、南文学32.9万字
- 会员本书研究当代诗人王家新的诗学理论。立足中国当代诗坛,以中国当代诗学发展史为背景,在中外诗歌交往融合视野里,考察王家新的神秘主义诗学、承担诗学、词语诗学、“晚期风格”诗学以及翻译诗学的内涵和特征;从发生机制、话语逻辑和目的诉求等方面,揭示其诗学的总体特征与价值。文学18.7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本书首次提出“非常态人物叙述者”的概念,具体是指一种特殊叙述者,它主要由智力、精神、心理、道德、形态、状貌等多个方面与正常态的人存在较大差异和区别,并且已经参与到故事进程当中的一个或者多个相对具体和形象化的人物来担任。本书主要针对20世纪中国文学中引人注目的癫狂型、痴呆型、幽灵型和比拟型这四个非常规形态的人物叙述者类型展开专门探讨和深入论析。这是在取法和借鉴国内外学术界关于叙述者、不可靠叙述(者)文学理论29.3万字
- 会员本书在小说叙事理论框架内,借用社会历史批评,选取美国现代作家威廉·福克纳后期(1942—1962年)作品为研究对象,分析南方家族变迁主题及其罗曼史的形式特点,辨析人物国家认同机制背后的象征意义和历史隐喻。福克纳这一时期的创作将社会理想置于南方历史与现实生活的中间地带,深刻揭示南方家族揉入的异质性,用乐观的笔调描述混血对家族生命力的积极意义。本书突破了黑白种族、贫富阶级的二元阐释范式,通过对人物时间文学理论15.5万字
- 会员本书是由国内著名学者史忠义、栾栋先生主编的“人文新视野”研究论文的第17辑,书稿主要包括诗学研究、法语文学研究、英美文学研究、日本文学研究、语言学和语用学研究、翻译研究、比较文学等几个栏目。内容丰富,学术性强,处于文艺理论研究的前沿。文学理论17.1万字
- 会员基于文献与口述资料,结合民俗学、现当代文学、文艺学、人类学、民族学等多学科方法;本书通过回溯1949—1966年民间文学的知识生产场域,引入“国家话语”,分析与阐释这一时期民间文学理论建设、民间文学批评体系的构建、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发展、民间文学与社会主义新文艺等,纠正了之前学界对1949—1966年民间文学理论建设不足的偏见。本书主要从建设社会主义新文艺、强化中华民族认同、书写少数民族文学史、培文学理论31.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