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独家新闻在线阅读
会员

本报独家新闻

杨永信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小说社会15万字

更新时间:2025-05-16 16:47:56 最新章节:让目光射向广阔的苍穹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本书由《本报独家新闻》《三座百人坟》《我不是费翔》《‘破烂王国’的压寨夫人》《坟墓里掘出的魔与爱》《强盗、落难女及他们的后代》组成。以颇有悬念的提示起首,进而抛露独家新闻,令人耳目一新,读下去实是一个叫人心酸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行云流水,语言俏皮,文思畅达。一本非常有不错的小说。
上架时间:1991-07-01 00:00:00
出版社:春风文艺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杨永信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阿Q正传》是鲁迅小说的代表作,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名篇。小说以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农村为背景,描写了未庄流浪雇农阿Q,虽然干起活来“真能做”,但却一无所有,甚至连名姓都被人遗忘的故事。该小说深刻地表现了封建文化窒息下形成的中国国民自轻自贱、守旧排外、逆来顺受、自尊自大等劣根性,通过阿Q的“精神胜利法”,把落后农民麻木愚昧、自欺欺人的精神状态刻画得入木三分。小说中的插画由丰子恺所绘。鲁迅的文字与丰子恺
    鲁迅著 丰子恺绘小说2.1万字
  • 会员
    《巴山夜雨》为一部长篇小说。小说以抗战时期的重庆为背景,以深具文人气质的教授李南泉为中心,展现了小公务员、教员、卖文为生的知识分子生活的清贫,巨贾达官生活的奢华腐败,展现了一幅川东山村的众生图,深刻剖析了当时的社会问题,具有丰富的批判性和社会意义。
    张恨水小说54.2万字
  • 会员
    本书是一部长篇小说,以出生于黑龙江东宁的主人公、拳击高手王鹰杰的成长为线索,绘声绘色地讲述一个民间的维护正义、保卫家国的动人故事。作者的讲述侧重于民间视角,有助于今天的读者更全面地了解过去。本书不涉及对战争、战场的正面描写,也不涉及对历史的任何评论,从情节内容到语言风格均彰显着浓郁的地方特色。其立意就是为黑龙江大地上可歌可泣的平民英雄作传。其间彰显出的民族气节和民族自尊心,百折不挠、英勇无畏的精神
    王伟力小说17.3万字
  • 会员
    程功是典型的90后,步入社会参加工作以后,被现实一点点磨平了棱角,面对生活的压力与挑战,驻足回望时,他想起自己小学老师岳艳霏……二人相遇是在程功小学六年级,村校陆续合并到镇校期间,彼时岳艳霏正遭遇职业生涯的重大挑战——职场霸凌,她被迫半路接手程功所在的由两个最差村班合并而成的班级。一心要强的她,决心在一年时间内把这批孩子培养成学校里最优秀的学生。在岳艳霏的悉心调教下,这群不被看好的孩子实现了当地教
    刘文江小说9.8万字
  • 会员
    从儿童时就觉得身体内有另一个自己,常在脑海里跟“我”说话,家人不知,朋友不知。父亲缺席成长,父女关系特别差。长大后,工作差,谈恋爱遇到诈骗。她不知道为什么她会经历这些?她是异类吗?这个世界只针对她吗?经历了种种才发现原因,那个原因让她潸然泪下。
    冯凯茵小说9.6万字
  • 会员
    长篇小说《古全和》以细腻、生动的笔触描写了一个生于农村、长于城市的工农子弟古全和的一生。全书分为四册《苦难的童年》《战火下的青春》《象牙塔之梦》和《风雨人生》,彼此构成一个整体,又相对独立。故事的背景从清末民初到上个世纪中后期,空间从山东胶东半岛到东北地区,展现了古全和的成长历程。《古全和》第一册《苦难的童年》描写了古全和苦难的家世、幼年、童年的成长历程。抗日战争爆发后,他父亲不愿助纣为虐担任日伪
    傅希春小说36万字
  • 会员
    《孔乙己》是鲁迅所著的短篇小说,小说描写了孔乙己在封建腐朽思想和科举制度毒害下,精神上迂腐不堪、麻木不仁,生活上四体不勤、穷困潦倒,在人们的嘲笑戏谑中混度时日,最后被封建地主阶级所吞噬的悲惨形象。小说中的插画由丰子恺所绘。鲁迅的文字与丰子恺的插画,文画合璧,相得益彰,更传神地呈现了鲁迅笔下的人物丰采及故事情节,为当下读者更好地读懂鲁迅,提供了特别的版本。
    鲁迅著 丰子恺绘小说2674字
  • 会员
    故事发生在民国时期的建平油坊地,李景泉、张大昌两人家的婆娘各生一对男女,并且生在同年同月同日,男孩比女孩大几分钟。男孩叫李桂武,女孩叫张秋双。李桂武六岁时,因父兄去了洋人矿回不来,他葬了死去的祖父,又开始读私塾,拜李秀才门下。李先生见他是个好苗子,在读书两年后,送他马匹兵刃,托关系送上麒麟山拜少林师傅学武术,十岁由姐姐姐夫引荐就读保定育德中学。十二岁,逢日寇九一八事变,他随几位同学突出重围,平定了
    葛桂林小说30.1万字
  • 会员
    龚古尔文学奖得主让-保罗·杜波瓦代表作,费米娜文学奖获奖作品。给我一点儿时间,让我向生活体面地投降。精准描摹当代人的迷失与清醒、孤独与情欲。“那时,我八岁,哥哥不到十岁。他总是一面耐心地给我讲成人世界的变迁,一面庇护我于它的风云变幻之中。”“我二十四岁了,口袋里装着一个古怪的文凭,还有对这个炭黑色世界的扭曲看法。这一年,毕加索死了,而我年轻的生命,混乱、无序,像是他的画作中最具立体派风格的一幅。”
    (法)让-保罗·杜波瓦小说19.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