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列车北上

走的很突然,突然到白泽腾还没有对这个城市产生留恋。来日方长吧,终归有一天或许还是要叶落归根的吧,人生也不过是一个起点轮回到另一个起点,所谓的终点也就是起点的另一个循环。

还是北上的列车,唯一不同的是,这次给安排了一个同事同行,简单的相互做了个简单的介绍,知道了对方是个厨师,姑且就称呼为老张吧。也从他的口中得知,他们应该是属于第二批到达目的地的吧,第一批到达大概是属于开拓者的类型吧,自生自灭能力极强的那种,而他们是属于后勤补给型的,显然不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兵家谋略。

终于不是一个人前行了,白泽腾心底还是略感安慰的。两个人七拐八折的到了火车站,然后在火车站还等着一伙人,看来这次的同行者还是不少的。熟识的人互相打了个招呼,而白泽腾就像个移动的行李,默默地跟在老张的身后。毕竟,对于白泽腾而言,他们是陌生的,也许以后就是同事了吧,还是象征性地笑着点头示好。大家都很客气,也许是还有点同病相怜的感觉吧。

“嗯嗯唔”在等车的时候突然一个妇女在白泽腾面前跪了下来,直直地把白泽腾吓了一跳,好像是个聋哑人。记得第一次出门的时候还专门看了防骗攻略,生怕自己在路上被人骗了,还好,骗子看白泽腾可能也像同伙吧,除了几个鬼鬼祟祟的卖手机的跟过白泽腾几次,要么就是拉着住宿的,倒还是没有多大损失,倒是被警察或者协警拦了几次,可能是白泽腾不修边幅引起他们的注意了吧。

对于当面下跪的,白泽腾还是第一次遇到,是什么可以让一个人放弃自己的尊严下跪?白泽腾准备爱心泛滥的时候,老张也发现了这边的状况,赶紧拉着白泽腾往人群里凑了凑。白泽腾不解地看着他,老张倒是蛮有耐心的跟白泽腾解释了一番——这是个职业惯犯,经常出没于火车站和汽车站,不是一天两天了。

这话一说,倒是让白泽腾又想起了一件事。记得当年溜大街的时候也经常在学校门口遇到的,当时乔小霏一帮女生是同情心泛滥成灾,几乎每次都给钱,慢慢的也成了一种惯例一样。

后来有一次,老王他们几个汉子在一起喝酒的时候又遇到了,心说,这是尾随过来的吗?盯的这么紧啊!今天是逃着出来了,难不成也被他遇上熟人了?饭店老板的一顿操作倒是让白泽腾他们傻眼了,直接拿出早就准备好了的零钱就把人轰走了。然后老板给白泽腾他们解释说,这老汉儿已经成习惯了,每天就这一排商户挨家挨户地要,家里已经盖三层小楼了,只是儿女也不在,老汉儿已经把这当成一种职业了,沿街的老板们倒是也习惯了,给了一块两块的也权当是积德行善了。

这下轮到白泽腾他们彻底懵逼了,感情他们一直是在向土财主施舍啊,这让人情何以堪啊?再看看自己谈对象之后越来越瘪的钱袋子,很是无奈的叹了好几口气。只是后来跟乔小霏她们一起的时候遇到乞丐,还是会给一些零钱,绝对不是因为同情心,只是不想让女生觉得自己很没有爱心那样的话就会很尴尬了?虽然了解了一些所谓的乞丐的内幕,但还是希望会帮到有真正需要的人。

用乔小霏的话说就是:即使你知道这些人当中,十个有八个会是骗子,那你不还是会帮到两个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吗?

听她说出来这样的话,白泽腾突然感觉有些不认识了,这是白泽腾以为的那个大大咧咧风风火火的女子吗?怎么感觉是个哲人了?白泽腾倒是很想用孔子的那句话: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来教导她一番,却又感觉自己有些不合时宜了,或者白泽腾从未真正地去了解过这个女孩,白泽腾看到的只是她愿意给白泽腾看的一面,隐藏的那一面似乎从未在白泽腾面前展现,或者只是偶然地露出个冰山一角。

或许是在一起久了吧,也被乔小霏的歪理给带偏了一阵子,以至于到现在都没有回归正途,依然容易爱心泛滥。

有老张这一打岔,白泽腾的泛滥爱心瞬间被下了闸。那妇女狠狠地丢给他一个埋怨夹带着忿恨的眼神,眼见这群人不会再有希望能要到钱,然后愤愤地离去了,投入到更大的人群之中。

白泽腾和新同事们继续等车,在这期间白泽腾也眼见他们的队伍在不断地壮大,白泽腾才了解到,原来这群同行的人都是被下放到其他工地的,只是刚好买到了这趟车,于是就在等车的空档里不约而同地凑齐了。

经过长时间的火车奔波,白泽腾再一次来到了西北的城市,只不过还是一个陌生的城市,因为白泽腾是真的只是路过,而这次也没有例外。

火车到站的时候,白泽腾发现他们的出发队伍已经明显变小了,看来已经有人先到目的地了,提前下车了,而白泽腾的目的地似乎还有很远。

等从中转的客车下来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晚上了,而他们的目的地还没有到,无奈的是已经没有别的车可以乘坐了。老张向上级领导请示过后,同意他们在这个小县城里住下。白泽腾才明白过来,这样简陋的布局,荒凉的街道居然还是一个城市,白泽腾都差点以为是个镇子了。

住宿的地方也很破旧,但是没有办法,老张说了,要跟公司节约成本,看来他们这些老职员们还是挺会为公司着想的嘛,都说是穷家富路,可是他们还是能省就省的,即使公司的领导已经同意他们可以在住宿标准内选择旅馆,他们还是选择了最便宜的两人间。

几个人随便凑合了一宿,晚饭也是在街边打发的,毕竟这只是一个荒远的小县城,能够勉强凑合已经很不错了。

第二天一大早就有车来接白泽腾他们了,白泽腾一听说还有专车接送还是蛮兴奋的。等车停下来的时候,居然只是一辆面包车。一进车厢,里面全是机油之类的味道,而且还有一堆配件在那里堆着,能坐人的地方已经捉襟见肘了。没办法,几个人只好叠罗汉了,连人带行李的终于都勉强被塞上了车,于是车子开始发动,而白泽腾也开启了颠簸的路程。

本来还有人打算说吃点早饭再走的,没想到会这么早就来接了,司机却很遗憾地告诉他们,这个地方的人是不吃早餐的,他们一般都是前半晌吃一顿,后半晌吃一顿,然后一天的饮食就结束了。

一路十八弯,弯弯人心寒。白泽腾已经叫不出来了,行李和人几乎拧在一块了,再经过这专车的左摇右晃的“深加工”,感觉白泽腾他们下车的时候可能还是要被薅出来才能做到勉强下车吧。此时此刻白泽腾开始庆幸,没有早饭吃也许是好事的,倘若真吃了,说不定在路上已经吐干净了。

不知道过了多久,白泽腾也看不到外边的情形,也没有抬胳膊看表的空间了,幸运的是他们终于到了,更幸运的是白泽腾他们并没有被整体薅出来,毕竟他们还是心疼那所谓专车的,或许以后很可能这就是他们唯一的出行工具了,还是爱惜一点的好。所以白泽腾他们还是一个一个地被挤出来的,也有可能只是跟着行李出来的,但是已经没有必要介意那么多了。

终于到了,到了就好,而且是安全到达的,已经算得上是好上加好的。

工地所在的位置是一个四面环山的地方,山上光秃秃的,只有几棵稀零的枣树。这倒是让白泽腾想起了鲁迅的那句很有名的话:我家门前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白泽腾用到这里的话,可能会比鲁迅还要多几棵的,毕竟他那还只是他家门前的,白泽腾所在的位置怎说也是几座山头的。

走入工地的时候感觉像是一个盆地,除了头顶的一片天,四周全是山,而且还是土山。

分配的宿舍是简易房,而且还在建设中,所以只能临时租住在路口的原住民家中,好在这家的房子还是很多的,凑合一下也勉强能住下人吧。白泽腾和老张被分到了另一间屋子里,其他一同来的人则被安排到了另外的屋子里。白泽腾他们的屋子相对人少一些的,没有隔壁的那种喧嚣和热闹,所以气氛也是有些沉闷的,不过老张是那种属于自来熟的那种,又或者他们根本就是认识的吧!

于是当夜,老张做了一锅的扬州炒饭,算是为自己接风吧,而且负责人也向白泽腾他们解释了,现在条件艰苦就暂时忍耐一下吧。

当夜睡的不是很舒服,虽然上学时期也是睡的上下铺,但是感觉怪怪的,或许是落差太大了吧。白泽腾以为自己会坐在窗明几净的办公室里,忍痛把烟都已经戒掉了,结果还没有给一点反应的机会,白泽腾已经身处一个陌生遥远而又偏僻的小山村了。顿时没有了生活的向往,感觉自己很有可能会就这样老死在这个地方了。虽然说是青山处处埋忠骨,何必马革裹尸还,白泽腾却还是希望可以落叶归根的,这是中国人千百年来形成的一个风俗了。即便是白泽腾多么不想回到家乡,白泽腾还是不愿意在这个地方老死的。

陌生的山村,陌生的人群,一切都不是那么美满,然而,事到如今也只好随遇而安了吧。好在他们对白泽腾还是很照顾的,毕竟白泽腾是唯一的新人,也没有给白泽腾分配什么太累的工作,反而是轻松的活都安排给了白泽腾,白泽腾也乐的清闲吧。闲暇之余,白泽腾也去看看山上或者山里的风光吧。

不远的地方居然有个泉眼的,顺着下去还是有不少的,于是汇流成了一条河,只是隐藏在了土沟里,没人注意罢了,而这土沟却是工程施工造成的,不留意的人还以为下边是一条污水河呢。由于是山泉汇流而成的,河水还是清澈见底的。只是可惜最高的泉眼因为施工需要,已经被掩埋填堵上了。也许这里本是个好地方的,只是大兴土木已经变得面目全非了,所以只留下了一堆堆的土山。

原本白泽腾还很好奇,为什么黄土堆下会有河水流出来,原来只是那些不甘心的泉眼破土而出了,它们只是想滋润这一片土地,却被施工者强行挖断,也许这里不算是青山绿水的,但至少还是流水潺潺的,细细品味还是颇有一番别样的滋味的。再往下继续走下去的时候,河道渐宽,周边已经颇有一些郁郁葱葱的了小灌木和稀稀落落的几棵白杨树。

白泽腾想顺流而下的,却不经意地发现原来只有白泽腾所在的位置是一座座的土山,河流宽阔的地方居然还是有绿油油的山头的,虽然是一片片的枣树或者杏树,但至少已经是成片的了,不会再像白泽腾身后山头的那样了。白泽腾不禁有些感慨了,自己也是出身大山里的孩子,确实第一次体会到了真实的山外有山的感觉。或许,白泽腾家乡的山都是大同小异的没有那么明显的区别了,所以白泽腾仅仅是体会到了一山还有一山高的感觉,而对于山外山的体会倒不是那么深刻了。

有空还是多出来走走吧!这是白泽腾最想对自己说的。此时此刻,白泽腾又在想,也许这样的环境或者是不错的选择呢!一则锻炼人的心性,二则就顺带看看不同的风景吧。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整日坐在办公室里也许是看不到这么自然而又令人亲切的环境的。这是大自然的馈赠,可惜,白泽腾却终究是要眼睁睁地看着这馈赠从白泽腾的眼前消失了,或许这才是最大的悲哀。

以后没事就来看看这风景吧,也许就看一眼少一眼了。

这里的民风还是比较淳朴的,毕竟还是属于小世外桃源吧,与外边的联系较少,所以世俗的那些气息还没有那么浓烈。路过以前枣园的时候,村民还热情地礼让一番。家里的瓜果蔬菜也是毫不吝啬的拿出来,这让白泽腾一个陌生的外来客倍感亲切。若是在家乡的话,一旦有陌生人进村,都是心存戒备的,生怕是来他家偷鸡摸狗的。每个能遇到的人都是防贼一样的盯着你,让人浑身感觉不舒服,而在这里却是一丝不适都没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