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亲近文学
- 三水文化教育活动教材
- 唐余富主编
- 13285字
- 2021-11-17 17:26:15
文学,像阳光雨露,照耀我们的心灵,滋润我们的心田。文学,能开阔我们的眼界,让我们欣赏一生,感受一生、敬畏一生。生活中如果缺少了文学,就没有了文字的情感,没有了人与人之间的默契,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亲近文学,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阅读。阅读那些经典史集,会得到和世俗不一样的气息,优雅的心情和感觉同时也就滋生出来。
演绎《西游记》 体味百态人生
《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是明代作家,江苏淮阴人。《西游记》是一部体现中华民族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长篇神魔小说。作者展开丰富、奇特的想象,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历经千辛万苦,经过九九八十一难,到西天取回真经的故事。塑造了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等个性鲜明的神话人物形象。
思考·质疑
在成长的岁月里,电视剧中孙悟空、猪八戒等人物曾经陪伴我们度过快乐的时光。那时孙悟空的英雄气概,在我们幼小的心灵里种下了一颗种子。小时候常对爸妈说长大要做像孙悟空一样的英雄,除妖魔,做一个男子汉大英雄。这就是《西游记》带给小朋友的魔力。如果能找来《西游记》原著读一读,书里那些神奇故事一定会让你着迷,那扑朔迷离的神话世界一定会让你回味无穷。
·阅读《西游记》·
《西游记》是一部伟大的浪漫主义长篇神魔小说。它不仅创造了一个神奇、丰富的幻想世界,而且具有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优美完整的艺术形式。全书共一百回,第十四回以前,穿插着大闹天宫,魏征斩龙,唐太宗入冥,玄奘奉昭取经等内容。其中大闹天宫是《西游记》中最精彩的部分。作者在这里塑造了孙悟空这一叛逆的英雄形象,揭露了天宫统治者的腐朽无能,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中人民坚毅无畏的反抗斗争精神。后八十六回写玄奘师徒西行取经,经历数十番离奇古怪的灾难,终于到达西天,取经成功,表现了他们克服困难的坚强毅力和征服自然的英雄气概。全书幽默诙谐,充满活力和乐观精神。
书中的四个主人公的人物形象各有各的特点,性格形成鲜明的对比:唐僧诚心向佛,心地善良,顽固执着,同时又因心肠太软而显得有点懦弱和迂腐;孙悟空正义大胆,勇往直前,聪明机灵,对师傅忠诚,全心全意,法力无边,让所有的妖魔鬼怪闻风丧胆;猪八戒虽贪财好色,又懒又馋,但从不缺乏善心;沙僧忠心耿耿,憨厚严谨,乐天安命。
而其中人们喜欢的就是孙悟空了,在被压五指山下之前,他是一个天真烂漫、调皮任性、无拘无束的“野猴”。他夺走老龙王的镇海之宝——定海神针;游乐地府撕碎“生死簿”;大闹天宫,偷吃仙桃仙丹,不把玉皇大帝放在眼里,还自封“齐天大圣”。他破石而出,无父无母,没有世俗的各种羁绊,他是自由的;他看到老猴的死亡便决心到远方寻求长生不老的法术,他在追求自由,摆脱死神的束缚;他大闹天宫,是因为玉皇大帝限制他的行动和自由。正因为他所有的努力和奋斗都是为了获得彻底的自由,他才显得那么可爱。当众多天兵天将对他束手无策,玉皇大帝被迫请求西天如来佛祖的帮助时,让人有一种泄恨的快感,给人带来追逐自由的力量和勇气。然而,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完全的自由是不可能的,人始终要受到这样那样的约束,有许多的无可奈何。孙悟空最终还是受惩罚而被压在五指山下500年,但这并不说明他有错,只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他的力量还不够强大,毕竟他是孤军奋战,也许正因为双方的力量悬殊,他输也输得悲壮,尽显英雄本色,让人惋惜、敬佩。尽管包围着我们的是个受约束的世界,但至少我们可以让内心尽量变得广阔而幽深,让它能够包容天地,翱翔宇宙。在历尽时间锤炼的《西游记》中,深深蕴含着人们长期以来最渴望的自由精神,这是它和孙悟空这个人物广受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
思考·质疑
你能解答下面的疑问吗?
1.孙悟空被压在五指山下和头上被套上紧箍圈,都有上当受骗的成分,我心中始终不明白,如来佛祖既然法力无边,为何不干脆一点,直接收拾孙悟空,而要和他比试呢?
2.观音菩萨为何不在悟空对她有感激之情的时候直接把紧箍圈套在他头上,而要让唐僧引诱他套上呢?
3.孙悟空在大闹天宫的时候,所向无敌,众神仙都拿他没办法,为何在取经途中,一些妖魔鬼怪手中从神佛界偷来的宝贝,他就对付不了了,最终还得去请求那些神佛的帮助?神仙们为何一开始不用那些宝贝来对付他呢?
·改编《西游记》·
《西游记》中有许多精彩的片断,有时还可以改编成话剧文学剧本,试看下面几篇同学的文学剧本。
例1:
《大闹五庄观》选场
七年级(5)班肖静娴
时间:唐僧师徒取经时
地点:五庄观
人物:孙悟空 唐僧 猪八戒 沙僧 清风 明月 大仙
第一场
【悟空、八戒、沙僧三人,到了殿上。
师兄三人:师傅,饭将熟了,叫我们怎的?
唐僧:徒弟,不是问饭。他这观里,有什么人参果,似孩子一般的东西,你们是哪一个偷他的吃了?
八戒:我老实,不晓得,不曾见。
【悟空一旁偷笑着。
清风:笑的就是他,笑的就是他!
悟空(大声喝道):俺老孙生的是这个笑容儿,莫成你不见了什么果子,就不容俺笑?
唐僧:徒弟息怒,我们是出家人,休打诳语,莫吃昧心食,若吃了他的,赔他个礼罢,何苦这般抵赖?
悟空(见师父说得有理,实说):师父,不关我的事,是八戒听见隔壁那两个道童吃什么人参果,他想来一个尝鲜,着俺老孙去打了三个,俺兄弟每人吃了一个。如今吃也吃了,待要怎么?明月(气愤的):偷了我四个,这和尚还说不是贼哩!
八戒(倒转胡嚷):阿弥陀佛!既是偷了四个,怎么只拿出三个来分,预先就打起了一个偏手?
【俩仙童越加毁骂。大圣钢牙咬响,火眼睁圆,把条金箍棒揝了又揝。
悟空(忍了又忍):这童子这样可恶,只说当面打人,也罢,受他些气儿,等我送他一个绝后计,教他大家都吃不成!
悟空(把脑后的毫毛拔了一根吹口仙气):变!
第二场
【变作个假悟空,跟定唐僧,陪着八戒、沙僧,忍受着道童嚷骂。他的真身,出一个神,纵云头跳将起去,径到人参园里,掣金箍棒往树上乒乓几下,把树一一推倒。
悟空(幸灾乐祸地):好!好!大家散伙!
【悟空收了铁棒,径往前来,把毫毛一抖,收上身来。
第三场
【俩仙童辱骂多时
清风(小声地对明月说):明月,这些和尚也受得气哩,我们像鸡一般,骂了这半会,通没个招声,想必他不曾偷吃。倘或树高叶密,数得不明,不要诳骂了他!我和你再去查查。
明月(点点头):说的也是。
【二人到园中,只见那树倒枒开,果无叶落,唬得清风脚软跌跟头,二人吓得魂飞魄散。
清风(坐地上,语言颠倒):怎的好!怎的好!害了我五庄观里的丹头,断绝我仙家的苗裔!师父来家,我两个怎的回话?
明月:我且整了冠,莫要惊张了这几个和尚。这个没有别人,定是那个毛脸雷公嘴的那厮坏了我们的宝贝。若是与他分说,那厮必定抵赖,定要与他相争,若交手相打,你想我们两个,怎么敌得过他们四个?且不如去哄他一哄,只说果子不少,我们数错了,与他赔个不是。他们的饭已熟了,等他吃饭时,再贴他些小菜儿。这时,你站在门左,我站在门右,“扑”的把门关上,把锁锁住,将这几层门都锁了,不要放他。待师父来家,凭他怎的处置。
清风(点点头):有理,有理。
第四场
【二人强打精神,勉强欢喜,来到殿上。
清风、明月(对唐僧弯腰鞠躬):师父,适间言语粗俗,多有冲撞,莫怪,莫怪。
唐僧:怎么说?
清风(假装心生歉意):果子不少,只因树高叶密,不曾看得明白,才然又去查查,还是原数。
八戒:你这个童儿,年幼不知事体,就来乱骂,白口诅咒,枉赖了我们!
【悟空心里明白,嘴上不说,心中暗想:是谎,是谎!果子已是了账。
悟空:怎的说这般话?想必有起死回生之法。
唐僧:既如此,盛将饭来,我们吃了去罢。
【八戒便去盛饭,沙僧安放桌椅。二童忙取小菜,与师徒们吃饭,又提一壶好茶,伺候左右。师徒四人,这才拿起碗来。俩仙童一边一个,“扑”的把门关上,插上一把两黄铜锁。
八戒(笑笑):这童子差了。你这里风俗不好,却怎的关了门里吃饭?
明月(也笑笑):正是,正是,好歹吃了饭儿开门。
清风(大声骂道):你这个秃贼,偷吃了我的仙果,已该一个擅食田园瓜果之罪,却又把我的仙树推倒,坏了我五庄观里仙根,你还要说嘴哩!
【唐僧闻言,丢下饭碗,心生害怕。两童子将前山门、二山门,通都上了锁,回房去了。
唐僧(埋怨悟空):你这个猴头,番番闯祸!你偷吃了他的果子,就受他些气儿,让他骂几句便也罢了。怎么又推倒他的树!若论这般情由,告起状来,就是你老子做官,也说不通。
悟空(笑笑):师父莫闹,那童儿都睡去了,只等他睡着了,我们连夜起身。
沙僧:哥啊,几层门都上了锁,闭得甚紧,如何走么?
悟空(又笑笑,眼珠咕噜一转):莫管!莫管!俺老孙自有法儿。
八戒:愁你没有法儿哩!你一变,变个什么虫儿,就飞出去,只苦了我们不会变的,便在此顶缸受罪哩!
唐僧(满脸严肃):你若干出这个勾当,不同你我出去啊,我就念起旧话经儿,你却怎生消受!
悟空(挥挥手):师父你莫念,我决不负你,大家一起出去。
第五场
【天色已暗
悟空:此时万籁无声,冰轮明显,正好走了去罢。
八戒(焦急着):哥啊,不要捣鬼,门俱锁闭,往哪里走?
悟空:你看手段!
【悟空把金箍棒捻在手中,往门上一指,几层门锁都落下,唿喇地开了门扇。请师父出了门,上了马,八戒挑着担,沙僧拢着马,径投西路而去。
悟空:你们且慢行,等俺老孙去照顾那两个童儿睡一个月。
唐僧:徒弟,不可伤他性命,不然,又一个得财伤人的罪了。
悟空:俺晓得。
第六场
【悟空又踅回,来到俩仙童睡的房门外,摸出两个瞌睡虫儿来,从窗眼儿弹进去,直奔到童子脸上,鼾鼾沉睡。他这才拽开云步,赶上唐僧,顺大路一直西奔。
【这一夜马不停蹄,只行到天晓。
悟空:天色明了,你们且在这路旁边树林中将就歇歇,养养精神再走。
【唐僧下马,坐在地上;沙僧歇了担子打盹;八戒枕着石睡觉;悟空跳树扳枝顽耍。
第七场
【镇元大仙自元始宫散会,坠祥云,领着众仙来到万寿山五庄观门首。只见观门大开,地上干净,却不见清风、明月。
【大仙来到俩仙童房门首,只见关着房门,鼾鼾沉睡。众仙撬开门板,着手扯下床来,也是不醒。
大仙(笑笑):好仙童啊!成仙的人,神满再不思睡,却怎么这般困倦?莫不是有人作弄了他?快取水来。
【一童急取水半盏递与大仙。大仙念动咒语,一口水喷在脸上,随即解了睡魔。二人方醒,忽睁眼睛抹抹脸,抬头观看,见大仙,慌得那清风、明月叩头。
清风、明月:师父啊!你的故人,原是东来的和尚,一伙强盗,十分凶狠。
大仙(笑笑):莫惊恐,慢慢地说来。
清风(苦诉着):师父啊,当日别后不久,果有个东土唐僧,一行有四个和尚。弟子不敢违了师命,将人参果取了两个奉上。那长老不识我仙家的宝贝,再三不吃,是弟子各吃了一个。不思他那手下有三个徒弟,有一个姓孙的,先偷四个果子吃了。弟子们实实地言语了几句,他却不容,暗地里弄了个出神的手段。
【二童子说到此处,腮边泪落。
大仙:那和尚打你来?
明月:不曾打,只是把我们人参树打倒了。
大仙(恼怒地):莫哭!莫哭!你不知那姓孙的,神通广大。既然打了宝树,你可认得那些和尚?
清风:都认得。
【大仙与明月、清风纵起祥云,来赶唐僧。大仙摇身一变,变作行脚全真,径直来到树下。
大仙:长老,贫道起手了。
唐僧(忙答礼着):失瞻!失瞻!
大仙:长老是哪方来的?为何在途中打坐?
唐僧:贫僧乃东土大唐差往西天取经者,路过此间,歇一歇。
大仙(假装吃惊):长老东来,可曾在荒山经过?
唐僧:不知仙宫是何宝山?
大仙:万寿山五庄观,便是贫道栖止处。
悟空(慌忙摆手):不曾!不曾!我们是打上路来的。
大仙(指定笑着):你这个泼猴!你瞒谁哩?你到在我观里,把我人参果树打倒,你连夜走在此间,还不招认!不要走!趁早去还我树来!
【悟空闻言,心中恼怒,掣铁棒不容分说,朝大仙劈头就打。大仙侧身躲过,现了本相。悟空棍子乱打,大仙把玉麈左遮右挡,把袍袖迎风轻轻地一展,把四僧连马一袖子笼住。
第八场
【大仙在五庄观坐下,叫徒弟拿绳来。从袖子里,把唐僧四人拿出,绑在柱上。
大仙:这和尚是出家人,不可用刀枪,且与我取出皮鞭来,打他一顿,与我人参果出气!
【众仙即忙取出一条鞭。
小仙(来到大仙前):师父,先打哪个?
大仙:唐僧做大不尊,先打他。
悟空(连忙制止):先生差了,偷果子是我,吃果子是我,推倒树也是我,怎么不先打我,打他做什么?
大仙(大笑):这泼猴言语倒膂烈,便先打他吧。
小仙:打多少?
大仙:照依果数,打三十鞭。
【小仙抡鞭就打。悟空睁圆眼瞅定,看他打哪里。只是打腿,悟空把腰扭一扭,变作两条熟铁腿。小仙一下一下的,打了三十,天早晌午了。
大仙(大声喝):还该打唐僧训教不严,放纵顽徒撒泼。
【小仙又抡鞭来打
悟空:先生又差了。偷果子时,我师父不知,他在殿上与你二童讲话,是我兄弟们做的勾当。纵是有教训不严之罪,我为弟子的,也当替打,再打我吧。
大仙(笑笑):这泼猴,虽是狡猾奸顽,却倒也有些孝意。既这等,还打他吧。
【小仙又打了三十,此时天色将晚。
大仙:把鞭子浸在水里,待明日再拷打他。
【小仙且收鞭去浸,各自归房。
例2:
《三打白骨精》选场
七年级(15)班张新月
时间:正午
地点:白虎岭
人物:孙悟空 唐僧 沙悟净 猪八戒 白骨精(乔装成的老婆婆、老爷爷、小姑娘)
道具:金箍棒 行李箱 禅杖 装饭的篮子 钉耙桃子 拐杖
第一场
【师徒四人来到白虎岭,山势险峻。
八戒(放下钉耙,有些埋怨):师父,我们都走了这么久了,你肚子饿吗?
唐僧(用袖子擦了擦汗):阿弥陀佛。悟空,为师确实有些饿了,你去摘些果子吧。
悟空(从身后拿出金箍棒,思索了一阵):师父,如果遇到妖怪怎么办?(说罢,便用金箍棒在师兄弟三人附近画了一个圈)师父,切记,不要离开这个圈子(说罢,便腾云离开)。
【三人坐在地上,小姑娘上场。
小姑娘(拎着篮子慢慢走上前,却几次被圈子挡回来,于是故意摔倒):哎呦!
八戒(闻声凑上前,连忙去扶起姑娘):女菩萨,你往哪儿去?手里拿的是什么?
小姑娘:师父,小女子手里拎的是一些斋饭,特来给师傅享用的。
八戒(满心欢喜,急忙转身告诉师父):师父,吉人自有天相。师父饿了,让那猴子去化斋,那猴子不知道去哪儿摘桃耍子去了。现在好了,有位女施主给咱们送饭来了。
唐僧(停止念经,慢慢睁眼,连忙站起身):女菩萨,你家住哪里,为什么要给我们送斋饭呢?
小姑娘(合起手掌,向唐僧躬身):师父,此山叫作白虎岭,正西下面是我家。我父母总是广斋各方圣僧,希望有福报。今天我遇到各位师父,所以特地来送斋饭。
唐僧(摆摆手):善哉,善哉。女施主,我徒儿已经去摘果子了,谢谢施主的好意。
【八戒急了,连忙准备动手吃。
【悟空上场
【悟空放下桃子,举起金箍棒朝小姑娘打去。
唐僧(吓得瘫坐在地上):你个猴头,怎么乱杀人?
悟空:师父,她是个妖精,你看!(篮子的饭变成了癞蛤蟆)
第二场
【老婆婆上
老婆婆(弯着腰拄着拐杖):女儿啊,你在哪儿啊,哪儿啊……
老婆婆(走近唐僧):师父,你看见我的女儿了吗?
唐僧(眉头紧锁):施主,你的女儿被……(话音未落)
八戒(急忙抢着说):施主,我们没看见你的女儿。
唐僧(面带怒色):八戒,你让开!施主,你的女儿刚刚被我的徒儿打死了。
老婆婆(故作痛哭状):啊,什么,我的女儿被打死了?呜呜……你们还我女儿啊!
【悟空来到老婆婆背后,又是当头一棒。
唐僧(面带愠色):你……你!
沙僧、八戒:颠倒黑白,是非不分!
【说罢,唐僧念紧箍咒,悟空疼得在地上打滚。
唐僧(无奈):你走吧。
悟空:师父!师父!我……(无奈,转身离开。)
第三场
【老爷爷上场
老爷爷(边哭边左右看看):女儿啊,夫人啊,你们在哪儿啊,咳咳……
悟空(再次登场):妖怪,你瞒得了别人瞒不了我,我认得你这个妖精!(说着,抡起金箍棒再次向白骨精打去。)
【白骨精化为一缕青烟
唐僧(看得目瞪口呆):悟空,为师错怪你了。
悟空:师父,不打紧。我们吃完走吧。
例3:
《真假美猴王》选场
七年级(8)班吴越轩
第一幕
【花果山上,假猴王与假唐僧等正要上路。在众猴举酒:“祝大王取经成功”中启幕。
悟空(大声叫骂):何处妖邪,竟敢变作孙爷爷模样!(挥棒打去)
【沙僧赶来,见两个猴王对打,难解难分。
悟空(边打边说):沙师弟,快去找到八戒,搭救师父要紧。
假悟空:沙师弟,快去找到八戒,搭救师父要紧。
沙僧(摇头,大声说):大师兄,你们何不去菩萨那儿辨个真假?
俩猴王:我们这就去菩萨那儿。
第二幕
【紫竹林外,两个猴王扭打成一团。观音菩萨与木叉、善财在一旁观察。
观音菩萨(小声对二童):你们一个看住一个,等我暗念紧箍咒,头疼的是真,不疼的是假。
【二童分别站到俩猴王身边,观音菩萨念动咒语。
悟空(抱头):疼……
【假悟空翻滚在地。观音菩萨停止念咒。
俩猴王(扭在一起,对骂):你是妖精……
第三幕
【天宫灵霄宝殿,玉帝看着眼前两个扭打的悟空,无从辨别真假。众大臣也纷纷摇头。李天王手捧照妖镜进殿。
玉帝:李天王快举照妖镜,看看他们谁真谁假,也好现出原形。
【李天王举起宝镜。宝镜光辉闪闪,里面现出两个猴王,一模一样,丝毫不差。玉帝等瞠目结舌。
第四幕
【灵山,雷音宝刹,仙乐飘飘,祥霭纷纷。
【如来高坐七宝莲台,正在讲经说法。阿傩、迦叶侍立。大菩萨、八大金刚、揭谛、罗汉等端坐听经。
如来:空即是空,色即是色。色无定色,色即是空。空无定空,空即是色。知空不空,知色不色。
【半空中传来喧闹之声
如来:汝等俱是一心,且看那二仙争斗来了。
【大众举目看去——俩悟空吆天喝地,打至宝刹。
悟空(呼喊):如来佛祖,快与弟子辨明邪正。
假悟空(同时):如来佛祖,快与弟子辨个虚实。
如来(颔首微笑):你两个之中必有一真,亦必有一假。是真难假,是假难真。我劝那做假的,快快自己招认,如若不然,法网难逃。
【如来慧眼向假悟空一扫
假悟空(心惊,但仍作镇静):他是假的!
悟空(愤怒):你是假的!
【观音菩萨驾彩云而来
观音菩萨(参拜如来):烦劳佛祖与他们辨明真假。
如来(微笑):汝等法力广大,只能普阅周天之事,不能遍识周天之物,亦不能广会周天之种类。我看那假悟空,倒也是天地间一灵猴。只因他久处深山,不耐寂寞……
【一番话说得假悟空毛骨悚然,不觉跪倒在地。
悟空(气得举起金箍棒):你这妖猴!我打死你!
如来(拦住):悟空不可打他,我让他从哪里来,还回哪里去。永世不再祸害生灵。
【如来佛手一指,假猴王复成猕猴,转瞬即逝。
【谢幕
思考·质疑
看了以上同学改编的剧本,你是否也有了改编的冲动?就自己喜欢的故事,尝试改编为话剧剧本。
·表演《西游记》·
经过老师、同学一段时间的努力,《西游记》精彩片断表演赛如期举行。
思考·质疑
参与了《西游记》精彩故事表演赛活动,你肯定有很多收获。晒一晒你在活动中拍到的照片;做一次小记者,采访表演的同学,询问在活动中的收获。
讨论·研究
《西游记》精彩故事表演赛落下了帷幕,但你心中肯定才思涌现,发挥你的才智,写一篇活动总结。
阅读《水浒传》 成就精彩画卷
《水浒传》,中国历史上最早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之一,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施耐庵,元末明初人。全书描写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人在梁山泊聚义,以及聚义之后接受招安、四处征战的故事。书中共出现数百位人物,是世界文学史上人物最多的小说。
宋江是整部《水浒传》中第一号人物,原为山东郓城县一刀笔小吏,字公明,绰号呼保义。面目黝黑,身材矮小,平素为人仗义,挥金如土,好结交朋友,以“及时雨”而天下闻名。因晁盖等黄泥冈劫生辰纲事发,宋江把官军追捕的消息告知晁盖。及晁盖等上梁山后,遣刘唐送来书信(招文袋)及五十两黄金酬谢。不料,此信落入其妾阎婆惜之手。无奈,宋江怒杀阎婆惜,发配江州,与李逵等相识。却又因在浔阳楼题反诗而被判成死罪。幸得梁山好汉搭救,在刑场把宋江救上梁山,宋江当了副头领。后在攻打曾头市时,晁盖眼中毒箭而亡,宋江遂坐上头把交椅。日后,宋江率众为朝廷招安。在历次讨伐其他起义军的过程中,梁山好汉死伤甚众,宋江本人也被所赐御酒毒死。
李逵,为人心粗胆大、率直忠诚、仗义疏财。其长相黝黑粗鲁,小名铁牛,江湖人称“黑旋风”,排梁山英雄第二十二位,是梁山步军第五位头领。宋江被发配江州,吴用写信让江州两院押牢节级戴宗照应。李逵这时正是戴宗手下做看守的一名小兵,就和宋江认识。戴宗传梁山假书被识破,和宋江两人被押赴刑场杀头,李逵率先挥动一双板斧打去,逢人便杀,勇猛无比。上梁山后,思母心切,就回沂州接老母,翻越沂岭时老母被老虎吃了,李逵生气杀了四虎。招安时,李逵不愿受招安,大闹东京城,扯了皇帝诏书,要杀钦差,还砍倒梁山泊杏黄旗,要反攻到东京,为宋江夺皇帝位子,多次被宋江制止。受招安后李逵被封为镇江润州都统制。宋江饮高俅送来的毒酒中毒后,想到自己死后李逵肯定要聚众造反,怕坏了梁山泊的忠义名声,便让李逵也喝了毒酒,把李逵一块儿毒死了。
林冲,绰号豹子头。早年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因他的妻子长得漂亮,所以被高俅儿子高衙内调戏,自己也被高俅陷害,给告上了朝廷。在发配沧州时,幸亏鲁智深在野猪林相救,林冲才保住性命。被发配沧州牢城看守天王堂草料场时,又遭高俅心腹陆谦放火暗算。林冲杀了陆谦,冒着风雪连夜投奔梁山泊,为白衣秀士王伦不容。晁盖、吴用劫了生辰纲上梁山后,王伦不容这些英雄,林冲一气之下杀了王伦,把晁盖推上了梁山泊首领之位。林冲武艺高强,打了许多胜仗。在征讨江浙一带方腊率领的起义军胜利后,林冲得了中风,被迫留在杭州六和寺养病,由武松照顾,半年后病故。
思考·质疑
在《水浒传》中,宋江是争议最大的人物,你认为宋江是英雄还是奸雄?梁山泊聚义是真正的农民起义吗?《水浒传》里有一些英雄滥杀无辜的描写,如武松“血溅鸳鸯楼”之后滥杀张督监家人,李逵劫法场之后滥杀围观的百姓,对此该如何评价?
《水浒传》是一部反映封建统治阶级中的正派力量利用贫苦农民为生力军来反抗封建统治阶级中那些贪官污吏暴政统治的古典长篇小说。文中揭露贪官污吏的为所欲为、描写土匪强盗的横行霸道、渲染杀人放火的血腥场面,都是为这一主题思想服务的。只有先暴露了这样的社会的黑暗性,才有改造它的必要性。因此,中学生读《水浒传》,不要片面地理解文中的暴力描写,甚至加以模仿。《水浒传》中的社会现实,是封建正常统治秩序不能为继的反映,是乱世社会的真实写照。中学生品《水浒传》,应该两相对比,从而更加热爱我们现在的社会主义祖国,珍惜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一切应以社会主义国家的法律为准绳,培养自己明辨是非的能力,努力投身到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来,立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这才是我们中学生品《水浒传》应有的胸怀。
读书·写作
你能就书中的人物及其故事撰写一篇读书笔记或演讲稿吗?(下面是一位同学撰写的演讲稿,试着读一读,看看小作者的观点你是否赞同。)
各位同学:
大家好!我今天要谈论的名著是《水浒传》。
纵观书中108个好汉,个人认为有几个给大家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下面我就来跟大家谈谈我对这些人物以及这本书的看法。
说起黑旋风李逵,相信大家都挺熟悉,用《百家讲坛》栏目中的讲师鲍鹏山教授的话来说就是:几百年来,看过《水浒传》的人,很少有不喜欢李逵的。可偏偏针对这个几乎人人都喜欢的黑旋风,鲍鹏山教授却以他的六大杀人特点完全颠覆了李逵在大众心目中的好汉形象。
我觉得可以这么说,李逵是可爱的,但同样是残忍的。
李逵他的残忍在于他所杀的人当中,有很多是无辜的百姓。比如,劫法场那段,当好汉们使出看家本领的时候,他也抡起两把象征黑旋风身份的板斧,一路砍过去。且先不说李逵这里面有多少义气的成分,单看这样的鲁莽,杀害了多少本来只是站在法场周围的百姓啊。
当然,李逵也有他的可爱之处。比如,第一次见到宋江时的那句:要不是公明哥哥,我拜他个甚鸟?就连宋江听到他这句率性的话也开了个不大不小的玩笑:我便是山东黑宋江。
我不知道说李逵这样的性格为极端是否妥当,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这样奇怪的行为,是被逼出来的。这样一个“怪人”,我对他的感觉是既爱又恨。读者喜欢李逵的,很大程度上是喜欢他的真性情。身处那样一个特殊的时代,李逵这种行为又不失为当时社会的怪现象。
说完了黑旋风,再来说说美髯公朱仝。
我一直都认为朱仝是个悲剧式人物。他舍弃自己的前途去救雷横,自己被发配沧州。幸运的是,沧州的知府很赏识朱仝的为人仗义,就做主让他在那儿找个差事养活自己。
看到这儿,可能大家都觉得挺好的。可朱仝,偏偏就是被逼上梁山的人。
宋江、吴用,包括李逵,联手导演了一出戏,把沧州知府的儿子杀了,这逼得朱仝无法做人。朱仝哪里有别的办法,只好随着宋江等人上了梁山。
全书命运坎坷的人物还有很多。他们坎坷的命运随着农民起义的跌宕而大起大落。82回前,是轰轰烈烈的大规模农民起义;而82回之后,是108位好汉的悲惨结局将之前的所有替代。我想,一个农民起义从开端到下坡路的过程,或许也在暗示着一个王朝的兴替。
在获得以上心得之外,从书中各路好汉的身上我也得到了一些启示。
比如,鲁智深为金翠莲父女报仇找到郑屠,以鲁智深独有的方式“消遣”他时,鲁智深回答郑屠的那声笑。从这声笑中,我了解到:笑真的很厉害,有时候用它作为武器来揭示真相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又比如,从李逵的“一板斧一人头”中,我知道了一个人杀红眼时的恐怖,同时提醒自己不忘要对生命充满敬畏。
再比如,从朱仝身上我看到一个真正的好汉身不由己的悲哀。
我在网上浏览时发现一件挺有意思的事儿:《水浒传》作为一部讲述农民起义的书从未被任何一个王朝列为禁书。针对这个奇怪现象,我的理解是:因为物极必反的道理,一个王朝发展到一定阶段时需要农民起义这类事件的刺激。
很高兴有这样一个机会与大家分享我的读书心得。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研究·讨论
毛泽东对《水浒传》曾经有过这样的评价:“《水浒传》只反贪官,不反皇帝。”从作品的主题思想角度看,你对这一观点是否赞同?为什么?
诗词拔萃吟 咏家乡风物
诗,存在的理由就是人活着的理由。
中华民族曾经是一个泱泱诗歌大国。从《诗经》到《楚辞》,从陶渊明到“建安七子”,从唐诗到宋词到元曲,高潮迭起,名家辈出,精彩纷呈,璀璨夺目。诗人们张目人间,寄情世外,漱涤万物,人情物理,体察入微,或醉或醒,或执着或洒脱,或沉郁或飘逸,或振拔或淡远,风情万种,千古流芳。这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批判地吸收和创造性地继承这个精神养料,对于滋养性情、陶冶灵魂、重铸民族精神具有其他任何东西无法替代的作用。
姜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诗意的土地产生灵性的诗人,自然也生长丰茂的诗篇,流淌着诗的绿色。爱诗、读诗,在诗歌的海洋中吟咏性情,在文学的殿堂里徜徉精神,在民族文化的深厚土壤上放飞心灵……让我们成为读书人、文化人,让我们的语文学习带上一层文化的色彩和诗性的光辉。
·三水诗韵·
高二适(1903—1977年),江苏姜堰市兴泰镇小甸址人。原名锡璜,后易为二适。当代著名学者、诗人、书法家。1963年经章士钊引荐,被聘为江苏省文史馆馆员。在文史哲、诗词、书法的研究和创作方面成果卓著。
下面欣赏高二适的两首诗作。
(其一)感怀
高二适
攻书卌载岂名家,笔阵横空暮齿加。
伏雨阑风无意绪,微吟才动满城笳。
(其二)题怀素自叙帖
高二适
怀素自叙何足道,千年书人不识草。
将渠悬之酒肆间,即恐醉僧亦不晓。
我本主草出于章,张芝皇象皆典常。
余之自信固如此,持之教汝休惶惶。
陶惠林,原姜堰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联主席。以诗闻名,兼写散文,出版《远方的树》等诗集多部。
下面是作者的一首诗,请欣赏。
早开的腊梅
陶惠林
这些日子并不属于你
属于你的
该是洁白染色素写的时节
当秋的图腾成为大野的静物
风的羽翎摇着你的手臂的时候
当姐妹们还在梦里神游悸动的时候
你便开始梳妆
让一个早熟的思想
踏着落叶嗤嗤絮语
盛开在秋的枝头
举一串圣洁的幽香
昭示给行者的脚步
曹学林,1960年11月出生,江苏姜堰人。网名竹林老叶。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姜堰市作家协会主席,姜堰市散文学会会长,姜堰市文广新局局长,副研究员职称。
下面是作者的一首诗,请欣赏。
莫叹息
曹学林
人生苦短青春不再,
多少事都想做,
却年华已消逝,
两鬓已苍白。
啊,莫叹息,
莫叹息!
一生做成一件事,
你的生命也实在;
一生唱好一支歌,
你的生命也精彩!
莫叹息,
光阴如梭昔日难来,
多少事都未做,
却夕阳已西下,
壮心化尘埃。
啊,莫叹息,
莫叹息!
一生做成一件事,
你的生命也实在;
一生唱好一支歌,
你的生命也精彩!
周维军,男,辽宁朝阳人,现定居江苏姜堰,斋号秋凉馆,姜堰中学语文教师。系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在新诗阅读、书法品评等方面颇有造诣。曾在《书法报》《美术报》《书法导报》《书法赏评》《教师报》《中国教师报》《中学语文教学》《语文学习》等报刊发表各类文章100余篇,数十万字。
告诉我
周维军
告诉我
那闪烁的霓虹
是不是
城市在温柔富贵中的
轻轻啜泣
告诉我
那破碎的纸片
是不是
大地深深地哀伤
悄悄坠落
我是霓虹
我是纸片
我闪烁我破碎我啜泣我哀伤
——我不曾悄悄地爱上谁
——也不曾深深地被谁爱过
思考·质疑
你还知道姜堰哪些有名的诗人吗?跟你的同学一起,走近他们,了解他们的生平,阅读他们的诗作,你会感受到姜堰是一个文风鼎盛的地方。
·溱湖飞歌·
悠悠溱湖水,是诗意纵情的流淌;十里溱湖柳,是诗情婀娜的招摇,如果说三水大地是诗人长衫玉立的身影,那么碧波荡漾的溱湖便是诗人多情的明眸了,顾盼之际便有了万种风情。下面一起来读一读那些关于溱湖的诗作吧。
溱湖抒怀
苏位东
我驾春风亲水来,溱湖柳浪喜颜开。
会船鼙鼓动苇岸,游艇穿梭点将台。
百鸟归巢添雅趣,四方湿地润情怀。
双龙展翅腾空舞,新宇飞歌一境开。
(作者苏位东,现任江苏省文化艺术研究所副所长兼《艺术百家》主编。中国剧协会员,江苏剧协及戏曲学会理事,江苏社会舞蹈研究会副会长。)
《溱湖十咏》选二
丁芒
溱湖垂柳映楼台,酥雨熏风拭嫩苔。
采尽新春香孕久,早将翠色破晴开。
笔蘸溱湖多彩水,诗情画意满天飞。
忽然白素腾千尺,纸上星光射翠微。
(作者丁芒,当代著名老诗人、作家、文艺评论家、散文家、书法家。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诗学会副主席、中华诗词学会顾问。)
咏船娘
张明亮
溱湖蒲柳绿苍苍,蒲柳之姿俏女郎。
水清鱼美育娇女,身轻手巧戏风浪。
桨儿摇起燕戏水,曲儿唱开莺啭腔。
游人都说观风景,却把青眼觑船娘。
(作者张明亮,系姜堰区实验初中语文教师。)
秋夜游溱湖
朱鸿章
我打秋夜的溱湖走过
满池的荷花悄悄的飘落
春光不再
夏天栖息到遥远的南国
白雾横于湖面
哪里去寻撑船的姑娘
胜日里红绿交织如云
这些故事如今只在记忆中吟唱
不久,有风从远方吹来
停留在芦苇的梢头
一轮明月高悬
映照寂寞的垂柳
大地沉沉睡去
夜的轮廓清晰
湖水平滑起伏
我的琴声依依
溱湖啊,你的黎明全归你
你的白昼全归游客
夜晚,这苍凉的秋夜
就归我吧
(作者朱鸿章,系姜堰区实验初中语文老师。)
思考·质疑
烟熏霞染的溱湖,桨声灯影的溱湖,有没有激发你无限的诗情呢?走进溱湖,泛舟十里湖面,徜徉芦苇水港,有没有荡漾出你的满腹诗意呢?尝试着把你的感受用诗的语言表达出来,跟你的同学做个交流。
·诗情吟咏·
学习诗歌,朗诵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要朗诵好一首诗,就必须掌握朗诵技巧,如音调的高低、音量的大小、声音的强弱、速度的快慢,有对比、有起伏、有变化,使整个朗诵犹如一曲优美的乐章。朗读时,有些句子较短,按书面标点停顿就可以。有些句子较长,结构也较复杂,句中虽没有标点符号,但为了表达清楚意思,中途也可以作些短暂的停顿。
重音是指那些在表情达意上起重要作用的字、词或短语在朗读时要加以强调的技巧。重音是通过声音的强调来突出意义的,能给色彩鲜明、形象生动的词增加分量。
朗读时,适当掌握朗读的快慢,可以渲染作品的情绪和气氛,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朗读的速度决定于作品的内容。如果表现的内容是欢快的、激动的或紧张的,速度要稍快一些;表现的内容是悲痛的、低沉的或抒情的,速度要稍慢一些;表现的内容是平铺直述的,速度就要力求平稳、不紧不慢。当然,语速的快慢在一篇作品中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要根据具体的内容有所变化。
语调指语句里声音高低升降的变化,其中以结尾的升降变化最为重要,一般是和句子的语气紧密结合的。在朗读时,如能注意语调的升降变化,语音就有了动听的腔调,听起来便具有音乐美,也就能够更细致地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诗歌诵读需在一定思想感情起伏的支配下,呈现出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语音形式的循环往复。
此外,在朗诵之外,还可以辅以配乐、舞蹈等形式,但应以不破坏诗歌本身的意境为前提。
思考·质疑
诵读诗歌的过程就是品味诗歌的过程,一首诗该怎样读出它的味道?该怎样向听者传达它的味道?跟你的同伴一起朗诵上文选取的几首诗,看看谁最能读出诗的韵味。
·青春抒怀·
“诗言志,歌咏言”,常读诗,能洗眼睛;常写诗,能炼丹心。(吴向洋语)愿意读诗,是一种品位;乐于写诗,是一种格调。诗歌,奏响疲惫尘世的心曲。(周维军语)如果在所有的文学样式中寻找最适合表达青春的一种,无疑是诗歌,诗歌最凝练,诗歌最写意,可以浅斟低唱,也可以傲啸长吟,同学们,拿起笔来抒写属于自己的青春诗篇吧。
思考·质疑
诗歌来源于生活,又是生活的艺术的加工,试试看,从身边的小事中发现诗歌的素材,创作一首小诗,看看谁的诗最能引起他人的共鸣。
讨论·研究
1.结合你参与本次“诗词拔萃”活动的感受和本地诗歌发展的现状,开展研究,撰写一篇研究报告。
2.将你们在本次活动中创作的诗歌结集成册,为它取一个美丽的名字,向老师、同学和家长作个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