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问道“你样貌看着稍显稚气,今年是多大了?”
“十五…”姜塬如实回答。
范仲淹沉静一下,神情突然板着“八岁便去官学读书,不早也不晚,若是加上岐黄之术的书籍,你耗费的心思就重了,而今你医道了得,却不知学识深浅几何,我出题考校你,能回答得令我满意,定当收你为学生,不过关则去应天学府读个几年,到时老夫在接受你的拜师,你意下如何?”
古时拜师非同小可,感情、利益、名声,双方的羁绊都很深,一方出错,另一方很容易受到牵连。
纵使姜塬对他有救命恩情,范仲淹照样没有放低标准。
“请恩师出题。”
姜塬严阵以待的回答。
事情还没定下,恩师就先叫上了。
范仲淹一脸的无可奈何,半晌“《子路篇》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今朝廷欲革积弊,当以何者为先?”
“恩师曾言‘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学生以为,革弊首在正君心、肃官风。若为政者以身作则,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则法令自通。”
“昔夫子谓季康子‘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正己而后正人,方为治本。”
姜塬一板一眼的回答。
此话大概的意思,领导者要做出表率,好榜样,下边的人才会信服你。
“嗯,回答的不错,看来你的天赋比常人要优异,老夫不收你当学生都说不去了。”
范仲淹满意的点点头,天意如此,怎可违背?
“学生姜塬拜过恩师。”
姜塬高呼叩拜,声音穿透屋子的门窗,让外边的人听得清清楚楚。
范仲淹会心一笑,没有拆穿姜塬的小心思,反而继续问话“你父母或者官学里的夫子有给你表字吗?”
“固之,家父亲表的字。”
姜塬深知封建时期,人们以称呼表字,用来展示双方关系的亲近。
运输大队长就喜欢搞这套。
“固之,你先起来,给老夫透个底,我这病需要几日才能复原?”范仲淹示意他这学生起身,想着早日赴任颖州呢。
“大概十天半个月,恩师即可动身离去,到时常服四逆汤温养身体,想来不会出现什么意外了。”
姜塬笑着给范仲淹提上被子,俨然一副师徒和睦的气氛。
“还要这么久呀,那你出去忙吧,我先睡一会儿。”
范仲淹摇摇头,盘算着要不要把新收的学生推荐给官家,君臣之道,以君为先,今官家久而无子,百官自是担忧大宋的未来。
而且他隐约悟出庆历新政失败的真正原因,多半是那年初皇子早薨,转头又实行新政,让官家觉得一切都不实际。
大概是你打拼出来的家业,却没有亲生子嗣去继承,换作是你,又有何感想?
当然,也有他大刀阔斧的裁掉官员,得罪太多人的利益,导致反对的声浪极高,同样是新政失败的原因之一。
重活了一次,再不革除大宋的弊端,他心中更难平啊。
只是宫廷之中属于政治漩涡的中心,一旦深陷进去,绝对没有什么好下场。
到时候他这学生会不会心生怨恨呢?
范仲淹躺在床榻翻来覆去睡不着,不知不觉已至夜晚,蝉鸣声自窗外传入,吵得更加难以入睡。
思来想去,他还是决定起身写一道奏状,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讲清楚和姜塬重要性着重点出来。
最后就看官家的意思了。
以马递铺大约日行三百里的速度,又非紧急的军国大事,不会日夜兼程的跑死马,约莫四五天后,奏状会从徐州落到东京城官家的御案前。
皇祐四年、六月二十五日。
东京城。
大内宫城、垂拱殿。
年过四十的赵祯,其精力已经大不如从前,上午刚处理一个时辰的奏状,便频频的打哈欠。
“官家,御药院的汤药已经送来了。”有宫内女捧着托盘进来,上面摆放着药盅,浓郁的药气,连盖子也没有挡住。
“端上来吧。”
赵祯如常的饮下药汤,又嘱咐内侍去翰林医官院,让医官晚些时候来诊脉。
为了延绵子嗣,他可谓是尽心尽力,常喝药汤,多纳美人,奈何效果不尽人意。
“范仲淹前些日子病重,现在过去那么些天了,关于他情况的奏状,可有其他官员上奏表明?”
“正要回禀官家,范侍郎的奏状今早刚到一封,已呈在御案里。”一旁的内侍,适当的点出目标。
赵祯心领神会的从一堆奏状里,取出想要之物,想到之前范希文上过近乎遗表的奏状,说明他病得极重,随时要死去。
这又有新奏状入京,是何意?
打开奏状,端详片刻。
这位御极多年的官家,豁然起身,神色又惊又喜,吓得四周的内侍和宫女也是频频失态。
“好好好、范希文果然是大宋忠臣,竟然遇到神医救其一命,同时不忘皇恩,没有怠慢给我推荐了。”
机灵的内侍,已经大胆的上前恭贺。
“恭贺官家,喜得神医,医除心疾,再贺官家,保得良臣,免除国力有损。”
赵祯听闻,大喜。
马上吩咐皇城司的人马,急速赶往徐州,一则慰问范仲淹,二则把姜塬接入宫廷给他治病。
……
姜塬自从拜范仲淹为师,日常服侍汤药必亲手喂食,绝不给旁人机会,把尊师重道的风气展现得淋漓尽致。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不孝是不行滴。
“固之,若是有机会入宫,你是个什么想法。”范仲淹试探性的询问,现在那奏状不但呈现在御前,甚至官家的亲信,可能在来的路上了。
今日已是六月二十八日。
姜塬放下药碗,神色稍顿,入宫、宋仁宗?
作为后世比较有名的皇帝,赵祯令人熟知的一个点,多是他懂得挖掘人才,给大宋储备实力。
终其一朝的人才,甚至触及到神宗、哲宗。
另外一个点,那必须是子嗣早夭、终身无子,待遇宛如皇长子的长女福康公主,婚姻不幸,和离无望,死前的凄凉和三十出头就死了。
正所谓习得文与武,卖给帝王家。
“学生定然欣喜不已。”
姜塬正求之不得呢,凭借他的采气诀,定要赵祯对他欲罢不能。
呸,是皇恩有加,进官封爵。
想那吕夷简靠着扳倒郭皇后,坚定站在赵祯的一方,一生前后拜相数次,总累计的时间是十二年,是仁宗一朝担任最久的宰相。
靠得便是官家信任他。
范仲淹又傻眼了,他这学生似乎很出人意料啊。
“范相公,官家派遣的天使已经在医馆外了。”
圆脑袋男子一路小跑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