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狄青大捷
- 大宋宰执:从挽救范仲淹开始
- 我不懂网文
- 2016字
- 2025-06-05 23:56:40
“其他爱卿没有点想法?”赵祯见剩余的大臣沉默,提醒道。
田况“臣认为晏相公所奏有理,时下百官风气歪斜,亟需范仲淹这样的臣子肃杀邪佞,整顿朝纲。”
“臣有不一样的看法,范仲淹前不久刚历经鬼门关,又年事已高,召他回京也好让姜塬尽孝心。”
富弼没打算硬碰硬,反而换一种说法,让人更容易接受。
赵祯“韩卿呢?”
“全凭圣心决断。”韩绛明哲保身。
庆历新政的水太深了。
没那样做谏臣。
庞籍最后一个出言,“臣反对。”
昭文相的重量不言而喻。
赵祯不可能直接忽视了,“晏殊回京养病,河南府阙员,范仲淹知河南府。”
“范仲淹刚上任颖州不久,频繁调动不符合朝堂规章。”王拱辰再次反对。
庞籍直言,“晏尚书奏状里只提调范仲淹回京,没举荐他知河南府,望官家三思。”
府与州,看似差别不大,实则三京的权重高于州城。
“范仲淹举荐姜塬入京,同样有调理龙体之功,官家至今尚未封赏。”富弼适当的找出弱点切入。
该死的姜塬。
王拱辰知道事情要糟糕了。
本来能阻止范仲淹升迁,经过富弼一提,知河南府基本不能搅黄,后面治理无误,多半会擢升本官阶或者调回京。
庞籍沉默,没有开口反驳,有功不赏,你是让官家当昏君?
“富卿倒是提醒了我,范仲淹因举荐有功知河南府,事情就这样定下了,”
赵祯不想再议论国事,同时让他们退下去。
朝堂是什么样他十分了解,内心肯定想重用范仲淹的才能破开魔障,清扫弊端。
只是庆历新政触及到国之根本,不敢继续执行下去。
文臣、将门世家,哪个都不能彻底依靠,内侍指染兵权已经无望,狄青底层武将出身难以服众。
除了修修剪剪,什么也做不了。
夜晚。
在清冷夜风陪伴下,姜塬骑着马儿回到宅子。
“姜副使。”
窦珙在前堂等候多时,见到少年归来,赶紧问候。
姜塬入座后,示意对方坐下,“素娥应该跟你说了铺子的事,所得钱财我六你四,按年送来宅邸,如果没有问题,明日我叫人去物色合适的铺子。”
他出资购置铺子,分走六成的利润,算是青天大老爷开恩,让窦珙无成本起家,又减轻资金流压力。
“没问题、没问题。”
窦珙连连说道,“到时姜副使有空,定要来吃顿炙肉,这美食要趁热才好吃,凉了口感会变差。”
“放心吧,你好好经营铺子,有口碑我自会带同僚去捧场,别砸了招牌。”
姜塬告诫一下对方,生怕有了人脉生意会飘了。
窦珙拍拍胸膛,“我这手艺绝对不会给姜副使丢面子。”
之后姜塬与窦珙闲聊几句,不再挽留他了。
铜钱留着不会继续生铜钱,若是不置办土地、铺子,资助某个商业领域,只会慢慢花光了。
“叫水川来。”
姜塬当即吩咐下去。
不久,水川一路小跑的进来。
“主君…”
“明日你在内外城多打听,有什么人家出让铺子、转卖良田,把价格合适的信息全部收集起来。”
姜塬准备大肆收购一波,整点安身立命的资本。
此刻宋朝的海贸还不太兴隆,却也是出口的机会,宋朝动不了三冗问题,最好的财政口子,肯定是大力发展港口补充赋税。
日后说不定能借助海贸的风口,聚拢大量的财富。
当然,肯定要以正规的名目给赵祯送去一些填补缺口。
那样方是长久之计。
随后姜塬写一封道贺恩师知河南府的信,顺手再送一封去徐州的傅指挥,问问他的小医馆怎样了。
斗转星移。
日子来到十二月份初。
中途的日子里,韩琦受命回京担任三司使掌管大宋财政,效果似乎挺好,为赵祯解决掉不少的燃眉之急。
从广南东西两路传来的战报,狄青将军的行动一切顺利,余靖等人不算太菜,围困住侬智高。
鉴于路途遥远,送到开封府的急报有明显延迟性。
最终情况是怎么样,开封府君臣依旧不清楚。
窦珙的炙肉铺子成功开起来了,姜塬的收购计划也在稳步推进,入手了五间铺子和外地的一些良田,全部挂在窦素娥的名下。
至于姜塬的骑射,从射固定靶子晋升到野外射杀飞快移动的猎物。
“省试将至,在这样寒冷的天气下,也不知道有几个人能握住毫笔。”
姜塬身上穿了厚厚的长袄,里面填充了丝棉,保暖效果绝对是当下最好的了。
能与之匹敌只有紫貂裘之类的贵品。
东京城。
“捷报、捷报,南方捷报,速速让开。”
一名士兵骑着快马,从南薰门而入,直奔大内宫城。
凡是路过吓到的老百姓,皆是不管。
枢密院。
“梁枢密使,南方捷报。”一名禁军士兵直冲进堂屋,把书信交给梁适。
这一天总算来了。
梁适闻言,直接扔掉手上的政务,快速拆开捷报,手指颤抖的阅览,旋即起身赶赴垂拱殿面见官家。
狄青生擒侬智高,大捷。
枢密使的位置,绝对是狄青的了。
他梁适拜相指日可待。
“通知政事堂的庞相、富相,狄青生擒侬智高大捷。”
垂拱殿。
东西两府的重臣齐聚一堂。
“好,非常好,汉臣两个月擒获贼首,扬我大宋军威,不负朕心。”
赵祯反复品读捷报,可谓是不觉得腻,这代表着他的决定没有错,挽回了圣威。
“臣觉得,此事应该向夏国和辽朝散播,用来提升我朝的震慑力。”富弼率先出言。
赵祯面色上的笑意不减,“梁卿,此事你尽快去办。”
好久没有过这样的胜战了。
梁适口称领旨。
庞籍则是忧心忡忡,狄青功劳太大,生擒侬智高,武将独掌枢密院就算了,一个底层武将,却爬到他们的头上。
实在有辱文臣。
官家真要封赏狄青,完全反驳不了。
“官家,狄青斩获战功,是否现在议论封赏?”梁适主动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