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往死里学

姜塬这个人,包拯听过、见过,知道他医术精湛,深得官家恩宠,却从未与之说过两句话。

龙体安康、皇嗣有望。

包拯没理由硬喷姜塬,纵使看不惯他年纪轻轻,毫无资历和经验担任司录参军事一职,却也摁住了心思。

片刻,门外传来脚步声,两人一前一后的走入,居中的少年正是姜塬。

衙役识趣的退下。

“下官姜塬拜见包知府。”

姜塬按礼节行事,历史上包拯面相可不黑,眉心也没月牙印记,除了身子宽胖些,气质明显的儒雅。

更没有御猫展昭和公孙策,王朝、马汉、张龙、赵虎护卫身边。

包拯放下卷宗,脸庞全无半点笑意,浑厚嗓子说道,“你既然来本府担职,当知此地绝非清闲,司录参军事关系重大,若是让我知晓你贪赃枉法、鱼肉百姓,任你手眼通天也要在官家面前参一本。”

像姜塬这样复杂的人,宁愿他碌碌无为,也不想他在开封府衙门搞出什么幺蛾子。

换张贵妃的伯父张尧佐来,还让人好受些,至少没那么多的顾忌。

“下官谨遵包知府的教诲。”

姜塬恭恭敬敬的应承下来,表示会遵守规则。

包拯见人有礼,又是范仲淹的学生,暂时没那么不堪,神情缓和不少,说道,“司录参军事管辖六曹、左右军巡院,麾下皆是老官吏,跟他们对交公务多留个心眼。”

姜塬一边听着一边点头,然后他就在后堂足足待了一柱香的时间。

同一时间,在府衙司录司院子,已经汇聚三名身穿绿、青袍的官员。

这院子不但是司录参军事的治所,顺带设置有监狱,与左右军巡狱并肩开封府三院。

掌管整个东京城的全部犯人。

主要大理寺狱被废,所以显得刑罚权很大。

院里的三个人,分别是士曹参军事蓟凌冬,左军巡使蒙启宏,右军巡使梅铭。

开封府六曹还需分管下辖诸县的公事,所以他们会轮流分季协助司录参军事处理公务,人数不会全部到齐。

右军巡使梅铭人长的彪悍,外貌妥妥是个无情的杀猪佬,自带无人敢犯的气势,横刀立马的坐着,说道,

“听闻新来的司录参军事是个毛没长齐的少年,蓟士曹天天伴随左右,相信很快把人耍得团团转了。”

“杀猪的,这里虽然没有外人,但你也别诬陷我。”蓟凌东身形颇瘦,人也三十往上了。

然后他看一眼左军使,说道,“还是蒙军使坐的住,一副气定神闲的吃茶。”

“呵呵,本使在包知府治下从未犯错,心中自然不惧。”蒙启宏肌肤黝黑,面相刚毅,看着十分的正义,天然的给人一种安全感。

突然…

“诸位是在聊我吗?”

姜塬不合时宜的站在门口,眸子静悄悄的看着他们,也没想着走入。

原本端坐的三人,马上放茶碗,整理褶皱的官服,起身一同说道,“下官蓟凌东、蒙启宏、梅铭拜见姜司录参军事。”

在官场只论品级不论岁数,官小遇见官大的,管你这的…那的,都要规规矩矩的拜谒。

“三位不必多礼。”

姜塬抬手虚引,大大方方的落座主位。

那三人久历底层官场,纯属自来熟,之前唇枪舌战的场面,瞬间变成热热闹闹的情形。

好似跟过年一样。

“姜录曹英姿勃发,气宇轩昂,十五载荣登六品官位,可谓是前途无量啊。”梅铭笑呵呵的恭维着。

蓟凌东附和道,“何止前途无量,朱紫官袍更是手到擒来。”

“首先,本官已经是十六岁,其次、今日之内把全部卷宗搬来我办公的屋子里。”

姜塬没想着跟他们一直客套,他打算先了解近期的公务。

蓟凌东他们停顿一下,然后异口同声的应下来。

随便查看,反正经过包知府批阅的公文,全部没有问题。

新官上任要厘清脉络,属于正常事,他们反而要出力协助呢。

蓟凌东试探性问道,“姜录曹,兄弟们已经在樊楼定下一个雅间,晚上可否赏脸?”

“点好菜没!”姜塬随心问道。

蓟凌东当即说道,“还没有,就等你赏脸在点了。”

“那先退了吧,替我跟下边的兄弟告罪一声,等后面再选个日子本官请客聚聚。”

姜塬那是一点面子不给,直言拒绝。

蓟凌东错愕片刻,点头答应下来。

心想此人软硬不吃呀。

只是人家背景太硬,他哪敢摆脸子?

之后士曹,左右军巡使听从命令,把近期的卷宗移至姜塬办公的屋子。

很快屋内堆积起一座座小山。

东京城经济繁华,人口多如牛毛,就算有开封、祥符两县分担公务,那开封府衙门照样忙成狗。

特别是包拯来了之后,有意亲近百姓为民申冤,简约报案流程,案件瞬间多出几倍。

“姜录曹,近半年的卷宗已经全部集齐,在往前的要去卷宗房查阅了。”蓟凌东轻声说道。

姜塬早已手握一份有折痕的卷宗,目不转睛的看着,学习包拯处理公务的手法,头也不抬的说道,

“恩,辛苦你们了,蓟士曹去忙公务吧。”

他现在治理手腕连三流的水准都没有,当下至关重要的事情就是学习、学习、学习。

吃饭在看卷宗,上厕所也是不离手。

堪称开封府衙门里的新风景线。

官吏衙役们议论纷纷。

包拯透过窗户看到连走路都在如痴如醉看卷宗的姜塬,面容不苟言笑,心想连中三元的状元,肯定不会太差。

从他批阅的公文里了解大量案例,绝对是快速上手的一个途径。

总比听信别人,或者出去瞎跑要实在些。

什么都不知道,官吏说的意思你懂几分?出去之后往哪个方向调查?

姜塬既然高中状元,那肯定是一个满腹经纶的人,只要他吸纳了卷宗的经验,脑海自会形成一个大概认知,有着自我的判断。

旁人想骗他,就没那么容易了。

包拯摸了摸胡须,不由想到陈执中真是一个老狐狸,整个东京城有哪个官所,比开封府衙门更快的上手学习治理地方手腕?

估摸着连他都被算计了。

要知道,当下只有开封府衙门较为合适,有着大量正确案例和环境供姜塬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