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少女心

“说时迟,那时快!

赵将军骑马掣枪,背着宝弓挎着腰刀。

头戴紫金冠,穿着兽面吞肩连环甲,腰系勒甲玲珑狮头玉带,身披锦绣枣红战袍,威风凛凛,雄姿英发,好一个少年英雄啊!

在阵前高声怒喝‘我乃朝廷左卫大将军!忠君报国,不惜此身,谁敢受死的出来!’

那叛军一个个吓得肝胆俱裂,连连后退,无一人上前啊。

赵将军随即纵马驰骋,左右突驰,战场上数千叛军黑压压一片是一个都近身不得!”

.......

“等冲杀到营边,后面开出一条血路血流成河,赵将军举柴薪放火,顿时火光连天,数十里叛军大营顿时烧成一片。

叛军这时候吓破胆了,全都逃散的逃散,投降的投降.......”

洛水边高柳密枝,绿条如帘,说书的一手举扇,站在河边老柳下垫了张芦苇席说得正激动,面前放了个缺口的陶罐,时不时有人往里丢上几文钱。

周围坐着蹲着围满乘凉听故事的三教九流,此时赵立宽率军数千,攻破敌营十余寨,拿下梅州消灭三万敌军的消息早在洛阳传开。

围坐的有人质疑:“赵将军又是骑马又穿着盔甲,还要自己背柴火去放火,那是人吗?马都驮不了。”

上方说书的先生不高兴了:“人家那赵将军是一般人吗?一般人能用几千人打败十万叛军,人家那是你垫起脚尖也够不着脚后跟的人物,你不能凭什么说别人不能!”

“就是就是!”

“那能是一般人吗!”

“快接着说啊,别耽搁。”

“.......”

听客们纷纷应和。

但只要口耳相传,事情必然就会面目全非。

三万叛军才过一天就变成五万、八万、十万、三十万都有。

好像在短时间内就杀得尸横遍野,战果累累。

殊不知哪有战争是一蹴而就的,都是漫长的苦战和煎熬。

所以为了听着合理,赵立宽口耳相传下已经不是人了,更像天上下来的杀神,动不动就以一当百,以一当千,甚至变成万人敌。

不过这也正是朝廷希望的效果,以此振奋人心,团结百姓。

至于真假则不重要,因为大多数人根本不知道前线的战是怎么打的,不知道过程的艰难和漫长,只想听那个结果,并不断重复,宣扬。

四个月的漫长鏖战都没有,栉风沐雨风餐露宿也没有,一点点以命换命艰难削弱叛军兵力也没有,彷佛瞬间开花结果,结出胜利的华丽果实,人人争相品尝它的甜美。

这也怪不得普通人,大周已安定太久,自太祖皇帝后就没有天下大乱过,打仗也是在别国的土地或是边境地带上打。

多数内地百姓已七十多年没见过刀兵了,对战争大多只能想象。

距离产生美,自然就会把战争想象得简单、烂漫。

吴仙衣坐在华贵马车里正好路过,听着外面的人激动热烈说着,她忍不住想,那家伙哪有这样,邋遢粗俗.......

心里却忍不住想那家伙身着金甲,披着锦绣战袍,威风凛凛的样子,顿时脸色一红,连将所有杂念赶出脑海。

“这几天整个京城都在说赵立宽的事,连府里采买的老妈子都说个没完,说是早上去早市的时候听说的。

连早市上都传得沸沸扬扬,我向来不理外面的事,也听说了。”旁边的奶奶奶捏着她手心,面露感慨。

“你又和他认识,难怪会心有所属。”

吴仙衣顿时脸色涨红,慌得辩解道:“奶奶你说什么!”

奶奶搂住她的小脑袋笑说:“方才听外面的人说起他,便失了神似得的竖起耳朵去听,我叫你也不答应,我哪会不知道。

女儿家的心思最细腻,也不会像男人那么能藏。

放心吧,我不会说出去的。”

奶奶慈祥笑着,叹口气说,“只是我听说那赵立已经成婚,他早有正室,你爷爷、父亲肯定不会同意的。”

“奶奶~”吴仙衣脸都要滴出血来了,急忙制止奶奶说那些话。

她万万没想到,去年在宣州河畔偶遇的家伙,如今居然是京城的风云人物,大街小巷,勾栏酒肆,到处都是关于他的传言。

又想到他的妻子,自己曾经见过,如仙女般漂亮的高姐姐。

在宣州时她想,那就家伙怎么配得上高姐姐。

现在想他们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想着她往奶奶怀里蹭了蹭,不去想那些事。

晚上,爷爷从宫里回来,饭后说起陛下单独问了他关于赵立宽看法,还说赵立宽给他写了封信,求他帮忙。

在小院乘凉和奶奶一起作女红的她忍不住问:“他要爷爷做什么?真会使唤人。他倒脸皮厚,和我们家又没多熟络,就找上门来求人。”

爷爷一面自己煎茶,一面说:“叛军有个能打的将领,最后投降了,赵立宽答应保他性命,求到我这来了,希望我给说上几句话。”

“他不是很有本事,叛军全不是对手,为什么要求爷爷这个?”她脑子里充满不解,对于战场上的事她完全不知道。

只是听战报,听京城里说的,好像叛军都不堪一击全不是他对手啊。

赵立宽干嘛要求着保那叛军军官性命换人家投降,直接打败他不就成了。

要是在其它高门大院里,女孩问这样的事会被骂的。

不过吴家则不然,爷爷在中举前是普通农户之家,奶奶也不是什么高门大户出身,早在爷爷高中前就是夫妻,家里规矩不像别家那么森严。

她在京城有不少好友,去大相国寺东西大街上的别家时都格外小心翼翼,规矩很多。

爷爷只是笑了笑给她解释:“打仗可没那么简单,赵立宽那小子如今在朝堂风光无限,神京之中口耳相传家喻户晓,都是拼命得来的,对方投降能少死很多人。”

“爷爷要帮他吗?”

这次爷爷没立即回答,而是思索了一会儿:“帮自然要帮,他现在可是洛阳炙手可热的人物。

不少人恨不能有机会和他扯上关系,把家里的女眷嫁许给那小子,听说曹尚书,钱侍郎都有这打算。

不过也要让他明白,老夫可不是为沾他的光。”

吴仙衣愣了一下,曹尚书?

曹尚书的女儿不就是与她同事的曹颖姐姐吗?

顿觉心里有些不舒服。

“对了,家里有什么滋补礼品,家用的器具准备一些。”爷爷突然道。

奶奶道:“哪位同僚高升了吗?”

爷爷摇头:“赵立宽的夫人要来京城,准备着些。”

吴仙衣惊讶:“高姐姐?”

“嗯,陛下加封其为三品淑人,又赏赐赵立宽大相国寺东一处皇家大宅,距我家这只有二百来步路。

要有人交接打理,赵立宽在前线回不来,其妻子理应来接手,并向皇上皇后谢恩。

估计七八天圣旨就要宣州。

她来洛阳人生地不熟,我家与赵立宽也算有交情,加之高郡王情面,备些礼物上门拜会拜会也是应该。”爷爷给她和奶娘每人沏了盏茶递过来,嘴上不停说着。

吴仙衣点头,心里莫名紧张起来。

“高郡王真眼光卓绝啊。”爷爷感慨。

大概是说他找了个好女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