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先易后难还是先难后易?
- 三国:江东赵括,荆襄称雄
- 江东赵括
- 2391字
- 2025-03-12 12:16:55
话一出口,庞统便知失言,脸色瞬间涨得通红。
他心中懊悔不已,暗骂自己太过冲动,竟在张玄面前这般直白批评孙权。
毕竟自己眼下还在周瑜麾下效力,这话要是传到周瑜和孙权耳中,以后如何在江东立足?
他双手微微颤抖,语气中带着几分慌张:“元杰,且听我解释...方才是我一时失言,你别往心里去。”
岂料,张玄却朗声大笑。
他一边笑,一边拍着案几,眼中满是兴奋:“正是!士元叔父与我的想法一样,哈哈!孙权此人,确实不堪为明主!”
庞统被张玄的反应弄愣了,脸上慌张未消,眼中已泛起疑惑与惊讶。
他心中暗忖:张玄出自江东,竟对孙权如此评价?难道,他也对孙权心怀不满?
他试探着问道:“元杰,你此言何意?”
张玄收住笑,神情渐渐庄重。
他直视着庞统,目光坚定:“孙权此人,两面三刀,就是个鼠辈。我虽出身江东,却不想在他麾下效命。这次来荆南,就是为了另寻出路。”
庞统听罢,眼中疑惑瞬间被惊喜替代。
多年来,他隐居荆州,观察天下大势,却始终未遇明主。
刘表优柔寡断、胸无大志,曹操生性多疑、狠毒残忍,孙权心胸狭窄、目光短浅。
刘备虽仁德,声名在外,却已有诸葛亮辅佐。
如今,眼前这青年虽年轻,却胸怀大志,莫不是自己苦苦寻觅之人?
他猛地起身,声音因激动微微发颤:“元杰,你...你真是想夺取荆南四郡?”
张玄也起身,扶住庞统的手臂,示意他坐下。
他脸带笑意,语气坚定:“正有此意!士元叔父,可愿为我出谋划策?”
庞统闻言,心中顿时涌起热血。
他自幼聪慧,勤奋好学,对兵法谋略和治国理政之术,兴趣浓厚且天赋极高。
尤其向往开疆拓土、富国强兵。
然而,多年来他一直没机会施展才华。
如今,张玄的出现,为他打开一扇新门。
这青年年仅十八,却有着与年龄不符的成熟,眼光独到、谋略过人,待人坦诚、重情重义。
关键是,张玄麾下人才稀缺,尤其缺谋士。
王朗擅长治国,陆逊擅长战略,金奇擅长战斗。
自己此时加入,成为他身边谋士,定能尽情施展才华,助他成就一番事业。
此道理,和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的考量,如出一辙。
这么多年,自己苦苦寻觅明主,实现胸中抱负,此刻,多年愿望眼看就要实现。
而且,他对张玄劝降武陵、以夷制夷进而收服荆南的策略,颇为赞许。
想到此处,庞统猛地起身,神情激动,挥拳喊道:“庞某定誓死追随!”
张玄见状大喜,忙扶他坐下。
两人相视而笑。
庞统心中多年郁结终于舒解,笑声透着释然与畅快,大声叫道:“庞某漂泊半生,终遇明主,上天待我不薄!”
张玄听到“明主”二字,脸上泛起谦逊之色。
他摆了摆手,语气中带着几分惶恐:“叔父,小子才疏学浅,怎配称明主?叔父如此抬爱,实在令我惭愧。”
庞统却一脸正色:“元杰,不可妄自菲薄。你胸有谋略,仁义待人,若割据荆南,必成大业!”
说到这,他眼中闪过疑惑,眉头微皱,低声问:“只是,陆逊知道你这谋划吗?他出身江东大族,根基在江东,凡事肯定以家族为先,怎么会甘心追随?”
张玄便把当初的赌约之事说了出来。
听罢,庞统眉头舒展,面露笑意,内心愈发佩服。
判断准确,眼光长远,精心谋划,此子胸怀大志,日后必有所成。
他一拍案几,大声道:“好!当下局势,正是上天助我等成就大业!事不宜迟,明天就去武陵。”
他心里盘算,前年自己在武陵住了大半年,直到去年中才离开,期间和潘濬朝夕相处。
两人常探讨时局,潘濬忧心忡忡,生怕荆州易主后,家族没出路。
如今去劝降,说服潘濬,易如反掌。
只要潘氏支持,武陵归降就稳了。
张玄却摇头:“不对,不是去武陵,而是去长沙。”
庞统一脸愕然:“元杰,你方才不是说,劝降武陵、以夷制夷,进而收服荆南吗?此策甚好,怎么突然改去长沙?”
张玄微微一笑:“此策是说给孙权听的,实际上,行不通。”
庞统惊愕地瞪大眼。
他被张玄弄糊涂了,这个计策,先易后难,逐步收服,明明是良策,为何行不通?
张玄提笔,在纸上写下武陵、长沙、零陵、桂阳四个地名,又在地名上画个圈代表城池,细细解释起来。
劝降武陵、以夷制夷,进而收服荆南的策略,看似先易后难,可这是静态考量。
荆南四郡中,实力最强,是长沙郡。
长沙太守韩玄,颇有野心,自从曹操兵败赤壁,他便有心一统荆南,成为一方势力。
他肯定密切关注其他三郡动静,一旦有异常,马上就会知晓。
因而,他绝不会对其他三郡的变化,坐视不管。
要是张玄去劝降武陵,接着进攻零陵,韩玄必定出兵,要么帮零陵夹击武陵军队,要么直接攻打武陵。
虽说张玄能调动金奇的军队参战,可这样一来,金奇的立场就暴露了,肯定会引起周瑜注意。
要是把东吴的注意力引到荆南,势必也会引来曹操、刘备的关注,各方势力一介入,荆南就乱套了。
到那时,就得拼武力,这是张玄最不愿看到的。
相反,要是先难后易,先解决长沙郡,随后其他三郡就能轻松拿下,还不会引起其他势力注意。
庞统听罢,思索良久,点了点头。
他赞叹道:“元杰洞若观火,对天下大势和荆南状况了如指掌,叔父自愧不如。”
随即,他又疑惑道:“长沙郡有三万将士,韩玄野心勃勃,除了强攻或偷袭,似乎别无他法。要是长沙开战,也会引起其他势力关注。”
张玄道:“正是。故而夺取长沙,只能智取,不能强攻。我已经派人秘密潜入长沙,等找着机会,一举拿下韩玄,就大功告成!”
庞统瞳孔微缩,满脸激动:“此计甚妙!眼下韩玄毫无防备,确实能一击即中!元杰,你派了多少军士潜入长沙?外围安排了多少兵马接应?”
“七百人进城,外围并无兵马。”
庞统一听,满脸颓丧,如泄气的气球。
他叹息道:“长沙有三万兵马,你这点兵力有何用?即便韩玄被你擒拿,你也控制不住局面。”
“就算韩玄贪生怕死,肯归降,你敢相信吗?他转身便可把你灭了。退一步说,即便韩玄真心归降,其他将士能同意吗?”
“此策风险太大,我不同意!”
“而且还要你我深入长沙,太危险了!现在时局混乱,韩玄神经紧绷,肯定会严查进城陌生人,稍有不慎,便是羊入虎口。”
张玄微微一笑,从容道:“要是城里有内应,能瓦解部分驻军,倒向我们呢?”
庞统一听,霍地起身,激动问道:“城里竟有内应?此人是谁?担任何职?麾下有多少军队?”
张玄笑而不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