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真九阴真经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人之道,损不足而益有余。

杨牧清打开的九阴真经总纲,和传言中的并不一样。

强调以不足而奉有余。

宋青书虽非道士,身在武当,熟读诸般道法经典。

一读之下,顿觉这《九阴真经》确实不愧为武林第一通玄的道门功法。

其阐述的天道和人道完全相反。

论述武学修行,在于逆天而为,而非顺应天命。

关键在于‘掠夺’二字。

掠夺万物气机,气吞八荒六合。

这让宋青书很是惊讶,这九阴真经和传说中的可不太一样啊。

传说中的九阴真经,寻求的是顺天而为。

将武学修行,比成海上行船,唯有顺潮流才能成为弄潮儿。

然而杨牧清给他的经文。

归结下来就四个字:逆天改命。

讲求的核心无非三点: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

他疑惑地看向杨牧清。

“清清。这真经怎么和传言中的不太一样?”

杨牧清莞尔一笑,坐到宋青书身旁解释道。

“青书。九阴真经的传说,在江湖上耳熟能详。其实郭大侠和先祖神雕大侠,他们学的九阴真经是另一个版本。”

“那个版本并不完善。其中梵文部分被一灯大师翻译之后,再次完善了真经。”

“先祖杨大侠归隐古墓之后,从密室的棺材上寻到了重阳祖师对真经的完整批注。”

“先祖晚年,无法卒视山河沦丧于狄夷之手,发誓终生不出墓门。

“三十年间,他潜心道学、修身养性,采纳百家、去伪存菁。”

“他将南帝枯荣功、北丐混天功、西毒蛤蟆功、东邪上古无邪功和中神通的先天功取长补短,融入九阴真经,最终归纳出这册《真九阴真经》。”

这番话让宋青书惊讶万分。

一瞬间他对杨过的佩服之情达到无以复加的高度。

果然不愧是能指导太师父武学的‘屠龙英雄’。

杨过这番壮举,不正是太师父想做的事么。

只是不知神雕大侠后面踏入仙道了没有?

他忍不住开口问道:“不知神雕大侠融会贯通这些武学之后,有没有踏入仙道。”

杨牧清拨了拨灯芯,让油灯更加明亮。

她轻叹一声:“先祖融会这些内功之后,已是耄耋之年。他年幼时受过情花之毒,又因为寻找先祖母龙女侠,浸入寒潭多次。导致经脉损伤。”

“后面哪怕他练出了真气,却因这些原因,无法固本培元,留存不住真气。他几乎踏上仙途,却留存不住那奇妙的境界。”

“真九阴真经完成之后,不到半月,先祖就油尽灯枯,撒手西归了。”

宋青书肃然,内心深处为杨过感到无比的遗憾。

按太师父的说法,踏入仙道,寿元起码能达到150岁。

若是杨过不是因为年轻时的隐疾,应该是能在太师父之前很久,就练气成功。

“可惜可惜!”

杨牧清微微一笑:“没什么可惜的。先祖去世之时,走得很安详。他只留下一句遗言:朝闻道、夕死可矣。”

“先祖一生至情至性,淡泊名利,唯一堪不破的惟‘情’字而已。”

乍听杨过的情事,宋青书很是好奇。

杨过年轻的时候,对于女人有着天然的吸引力,可谓老少通吃。

连冰魄仙子李莫愁都对他产生过别样情愫。

对江湖上好多女侠来说,真是“一见杨过误终生”。

这一点,宋青书并不羡慕。

太多的情债,只会沾染更多因果。

听杨牧清的语气,杨过所谓的‘情’还别有内情,不仅仅是因为小龙女。

就在宋青书感到疑惑之时,杨牧清摇头继续说道。

“我翻看了过先祖的回忆录,他至死都不知晓,这一生爱的到底是谁!”

“清清。为尊者讳。这种先人秘辛,说与我听不大好吧。”

杨牧清挽了挽额角的刘海,坐到宋青书身侧,甜甜一笑。

“先祖从不在乎别人的看法,做人做事任性狂侠,不会在乎这些的。再说了,你又不是什么外人。”

见杨牧清敞开心扉,宋青书一阵感动。

巴不得赶紧养好伤,带着杨牧清回武当。

择日完婚。

按杨牧清的说法,杨过一生,都不知晓怎么面对郭芙和小龙女。

甚至于对陆无双、程英、公孙绿萼这些女子,他的回忆录都有提及。

可谓是多情最是无情。

对于小龙女,他冒天下大不讳都要和其在一起。

也许仅仅是因为自伤身世,故意为之,要惊动天下,让人侧目。

后面更是绝情绝恋。

整本回忆,他对郭芙仅仅提及几个字:四月廿三,襄阳城破。郭芙亡于五十一岁。

郭襄的篇幅都远远多过于郭芙。

尤其是襄阳贺郭襄十六岁生日,他记载得清清楚楚。

按杨牧清的猜测,杨过情窦初开的时候喜欢过郭芙。

正因如此,以杨过睚眦必报的性格,不可能断臂之仇一笑置之。

更不会故意人前显圣,借郭襄生日狠狠压郭芙面子。

杨过彻底归隐,是在收养郭芙女儿耶律北雁之后。

回忆录里记载,杨过对耶律北雁视如己出,比对独子杨靖元好上数分。

在耶律北雁和杨靖元成年之后,他还为两人主持了婚礼。

算是完成郭啸天和杨铁心之前指腹为婚的夙愿。

从此而后,郭、杨两家并为一体。

传至今日,唯剩杨牧清一人。

谈到这里,杨牧清有些凄然。

宋青书顺势轻轻搂着她柔嫩的身躯,试图用宽阔肩膀作为她的依靠。

这一瞬间,两颗年轻的心靠近了不少。

“你好好的练功。纵是你天资过人,但这真九阴真经,非是一时半会能领悟的,切记,欲速则不达。要好好夯实基础,方能神功大成。”

杨牧清站起身,将九阴真经放到桌案上,认真叮嘱道。

“当务之急,你要修炼的是易经锻骨篇,学会这一篇,不但能疗好身上的寒毒,更能改善根骨和体质。”

“你要出远门?”宋青书听她的口吻,心有所感,关切的问道。

杨牧清点了点头,伸手摸了下宋青书的脸庞。

“放心,最多三月,我就能平安回来。相信到那个时候,你应该已驱尽寒毒。到时我就和你一起回武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