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夏竹

一连使了三套剑法。

宋青书感到有些疲乏。

身体却舒畅不少,手三阳三焦经的寒劲已被化解了些许。

那种如坠冰窟的感受稍微减轻了一些。

夕阳开始西沉。

宋青书深知,要修成易筋锻骨篇,非一日之功。

贪多嚼不烂,便即收招。

还剑回鞘时,他无意间抖了个剑花。

剑气离体而出,斩断了一旁小拇指大小的树枝。

这让他大为惊讶。

凝结剑气,半年之前就能做到。

要离体伤敌,却无能无力。

太师父说,这需要领悟剑意本质,才可达成。

没曾想,这次受伤,内功修为大不如前。

却无意中领悟了剑意。

他再次拔出长剑,想重新感悟一下剑意。

这一次,无论他变换什么剑法。

却再也无法将剑气离体射出。

脑海之中,‘意’残留着的感觉若隐若现。

宋青书有些怅然若失。

顿悟的感觉可遇不可求。

对于武功的认识,他有自知之明。

知晓现在的修为和意境离捅破领悟剑意这层膜,还差一个契机。

宋青书不愿再回暗无天日的古墓。

他想在这草甸之上伐木割草,结庐而居。

慢慢疗养内伤。

奈何内伤太重。

即便是打拳、练剑,辅助修炼易筋锻骨篇。

也只是注重招式,练的是形意而已。

使不上太多的内劲。

翠莲听了宋青书的要求,莞尔一笑。

“小姐料想公子定会忍受不了暗无天日的环境。她离去之前。已交代夏竹姐姐亲自打扫别苑,供公子疗伤。”

“公子,请跟我来。”

翠莲说完,躬身接过真武剑。

将身份定位摆得很正,以婢女的身份当先引路。

草甸之后,就是一处山脊。

山脊之上,一座小院隐藏在林木之间。

若不仔细瞧去,压根难以发现。

芙蓉别苑?

听了翠莲的解释,宋青书心中泛起一阵狐疑。

郭芙的芙,黄蓉的蓉......

走入院子,夏竹忙迎了上来,将宋青书迎到茶室。

院落坐西朝东,南北通透,虽然隐秘,略显简陋。

比之古墓沉闷的气息,却让人舒服多了。

布置相当典雅。

宋青书接过夏竹递过的清茶。

“你们回去吧。每日给我送点必要的食物和清水即可。我要在此闭关。”

这句话让夏竹脸色一下子变得惶恐起来。

“姑爷,小姐说了。若您在芙蓉苑住下,衣食住行就交给奴婢侍奉。若小姐知晓奴婢被姑爷赶走,定要责罚。”

宋青书默然不语,瞥了一眼夏竹和翠莲。

自从夏竹出现,翠莲就站在其身侧,以她马首是瞻的模样。

两人衣饰虽都华贵,却有高下之分。

夏竹是奢侈的蜀锦;翠莲仅仅是普通的绸缎。

从称呼来看,夏竹亲昵地称自己为姑爷,翠莲称公子。

看来同为丫鬟,还是有高下之分。

很明显,夏竹在杨牧清的身边,地位更高。

或许正因如此,在清清下山之前,特地交代了夏竹一些事。

宋青书心中忍不住浮出猜疑之情.....

清清对自己简直可以说是了如指掌。

不但算出自己要外出练功、固本培元。

更算准自己不愿意回古墓养伤。

早早将别苑打理干净。

看这光鲜的程度,绝不是临时起意。

此番下山,不告诉自己缘由......莫非清清确实对自己有所图?

宋青书念头翻转之间,竟怀疑起清清的动机,甚至猜忌起九阴真经的真实性。

沉默片刻后,他暗自自嘲。

自己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学起刘邦、曹操那群人的性格了?

心中总是充满了猜疑,对谁都去揣摩人心。

清清若真是对自己起坏心,何须软禁?

大可以一刀杀之。

况且以自己的武学见识,能分辨出真经的真假。

自打立志谋夺天下后,变得越来越多疑。

难道终有一天会踏上曹孟德‘梦中好杀人’的境界。

对于这点,宋青书没有半点愧疚。

多一颗心眼总没错。

只要不刻意表露出来,伤不了人心。

夏竹从宋青书的沉默中品出了别样的味道。

她连忙解释道:“姑爷。小姐只是让奴婢侍奉姑爷。”

“小姐还说了。姑爷是剑道高手,让奴婢引姑爷观摩先祖神雕大侠曾经的练剑之所。说不定在剑道之上,能有所收获。”

宋青书很确定,见到这个蕙质兰心的少女第一眼起。

就将其引为良配知己,深觉能母仪天下的非她莫属。

一番私定终身、几番交道下来。

他深觉杨牧清深不可测。

不仅仅是武功,更深不可测是她洞悉人性的智慧和大局观。

简直是集美貌与智慧于一体的天之骄女。

从夏兰口中,宋青书更听出别样的意思。

看来自己的剑道进境都被清清摸清楚了。

她虽下山几日,这山上的一举一动都还在其算计之中。

对自己的安排,严丝合缝。

这种女子,可不是赵敏那鞑子可以比拟的。

一时间,他对杨牧清的疑心越发浓重。

深觉这种女子确实是个贤内助。

若真能得妻如此。

好比刘秀得了阴丽华;李二娶了长孙氏。

但,一切真能那么顺遂么?

既来之则安之。

如今内功大损,就算有什么想法,也得先养好伤再说。

收回心神,宋青书坦然一笑:“那么往后就请夏竹姑娘多指教了。”

夏竹听了他的话,忍不住一阵雀跃。

接下来三个多月的时光。

宋青书就在夏竹精心侍候下度过的。

数日相处下来,主仆之间愈加融洽。

有意无意之间,让宋青书套到了不少话。

这一日已是秋高气爽,宋青书内伤好了大半。

内功运转不再疼痛难忍。

午后下了一场秋雨。

空气格外清新。

宋青书和夏竹在茶室品茗,谈起了杨牧清的身世。

原来清清虽出身显赫,却并不是真的幸福。

她六岁的时候。

父母联袂去了一趟七彩之南的安南。

这一去就了无音讯,至今已越十年。

按夏竹的说法,老主人夫妇是去寻长生之法,完善真九阴真经的。

云南之外的安南?看来杨牧清的父母正是去寻那不老长春谷去了。

宋青书心中一紧。

暗道:冥冥之中,总在和不老长春谷扯上联系。这波机缘,但有机会,必须拿下。

夏竹没有注意宋青书的脸色变化,接着述说往事。

自从杨牧清父母失踪以后。

古墓派的担子就压到了她年幼的身躯之上。

幸得其父母收养了四个女子陪伴清清。

四人分别是:春兰、夏竹、秋菊、冬梅。

她们四姐妹和清清一起长大,虽是主仆,却情同手足。

说到这里,夏竹脸色绯红。

这让宋青书满头雾水。

夏竹声如蚁声:“姑爷。以后,我们四姊妹,都是要给小姐陪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