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只手遮天

“刘卫眼下在哪儿?”

刘备决定直接去寻刘卫。

“之前说是去布置春耕,眼下应该在就在他的别院里。如果说哪儿最有可能暗藏死士,那肯定也是刘卫的别院。”

左沅对太守的动向还是很清楚的,这是她的工作。

“让宪和封锁涿县,别让刘虞离开……我去寻刘卫。”

刘备并不打算拐弯抹角的解决此事,为母报仇是大义,哪怕是再度当贼也无所谓。

原本刘备已经不打算再当贼了,可外地黑帮办事太不讲究,连码头都不拜,一来就祸及家人,完全不顾江湖规矩。

刘卫现在是外地黑帮要保的人,拿下刘卫,自然能拔出萝卜带出泥,不管是什么过江龙,总得付出点代价。

带了张飞和一队亲卫,刘备飞马直奔刘卫的坞堡。

简雍封闭了涿县大多数城门,只保留了南门,声称幽州刺史刘虞在县内遇刺身受重伤。

关羽带兵入城,控制南门,扣押一切可疑之人——包括刘虞的随从。

此谋逆大案,没查清之前,谁不配合,谁就是嫌疑犯。

同时,左沅封了馆舍的门,禁止任何人出入,说要保护刘虞与刘备的母亲,免得再度被刺。

县内掾吏,也就是原本那些游侠儿,分头去找各家大户问话,说幽州刺史刘虞被刺杀,刘刺史怀疑此事与涿县大户有关,让各大户主事之人来涿县南门自辩。

馆舍刚发生了刺杀案,这些举措都是合理且必要的,只是把刘母重伤换成了刘虞重伤。

刘虞之前完全没想到,刘备居然能在涿县只手遮天,眼下他待在馆舍不敢妄动。

毕竟刘备说过,这事算是家仇,为母复仇,做出任何事都是有可能的。

外地黑帮的死士能恐吓刘虞,那本地黑帮的复仇呢?

……

刘卫确实在他的坞堡里。

坞堡外墙仍然没能修复,刘备直接带了张飞翻墙而入。

堡内人数不多,只有十几个仆人,见到刘备全副武装,有些惊慌,但大多没有反抗。

只有两人试图逃走,却被张飞刘备一人一个砍翻在地。

兵士们搜寻坞堡,将所有仆人全都绑了押到一旁。

“玄德,为何如此?你要谋反吗?!”

刘卫从屋内出来,衣衫不整,虽说慌乱,但还能平静问话——他显然是有什么底气,否则不会这么平静。

“幽州刺史刘伯安在县内遇刺,重伤垂死!怎么,府君难道不知情?”

刘备冷眼看着刘卫。

“什么?!”

刘卫这才大惊失色:“重伤垂死?!怎么可能!”

但刚惊完,他脸一下子垮了下来——他失言了。

他没问刺杀之事,一来就惊呼重伤,那就是知道有人刺杀,且不是为了杀人。

“看样子府君早就知道有人要刺杀刘伯安,却没有告知备……府君,备与你原本是友非敌,为何府君非要害我呢?”

刘备上前拽住刘卫的领子:“备两次三番拒绝那刘伯安的招揽,根本不想和他扯上关系,府君你是看见了的!可府君却连个招呼都不打,便让备落了谋害刺史之罪……”

“刘伯安在备家中被刺重伤垂危,这是逼着备走上绝路啊……”

“备思来想去,似乎是必死无疑,那我只好拖着府君一起上路!”

“府君,幕后之人是谁?他不仅是在害我,也是在害你!”

刘虞受的那点伤微不足道,但刘备故意将其说成重伤将死,当然是在吓唬刘卫,反正刺杀时刘卫不在现场。

但逼着刘备走上绝路是事实。

刘虞遇刺,那刘备就是刺杀的最大嫌疑人,毕竟刘虞是在刘母家里遇刺的。

这事辩解是无用的,洗清嫌疑也没用,因为敌人并不需要以行刺为罪名栽赃刘备。

只要有人暗中举告,刘备就会和左沅的父亲一样,以‘蓄养私兵死士’入罪——刘备确实养了私兵,还养得很多,甲胄也很多。

这其实不算栽赃,左沅的父亲落罪也不是栽赃,这是用死士恐吓与控制人的后续方式。

刘虞和刘备两人其实都是被恐吓的对象,死士在刘备母亲家中动手是刻意安排的,刘备这个目标也是精挑细选,幕后指使者是不会亏本的。

一旦刘备下狱,必然就会有人来问——愿不愿意投效某某长者!

如果愿意投效,那就扣住刘备家人为质,收编刘备的私兵。

如果不愿投效,那就至少是死罪,外带全家为奴,只要稍微用些手段,依然能接手刘备的私兵。

用三个死士,换来五百精锐私兵,这买卖自然做得——即便一次失手,还可以有二次三次。

刘备之前确实没有立刻意识到这个路数,也是听了左沅的身世之后,再联想袁家在历史上的操作方式,这才明白,袁家的死士其实是投入的成本。

四世三公,天下之望,确实很会做买卖。

当初灾年时囤粮不售,其实也是这个产业的一个环节,死士多半就是从灾民中寻来的。

也难怪前任浪哥烧了粮铺之后袁家反应那么大,因为那是袁家产业链的上游源头……所以袁家当初宁可把粮食平价送进宫里,也不愿便宜灾民。

袁术大概并没有忘记刘备。

只是之前刘备将救出段熲之事祸水东引,使得袁术受困于雒阳,没法找麻烦罢了。

而现在,刘备应该是被重新盯上了。

其实刘卫并不是刘备的敌人,刘卫这段时间没能力搞出死士,他只是袁家的手套而已。

刘备只想连威逼带恐吓,逼得刘卫供出幕后之人。

或者说,是要逼得刘卫当污点证人,举告幕后之人——无论那是袁术还是别的什么人,反正肯定是条大鳄,必须要有刘卫这个人证,才能让对方付出代价。

“刘伯安伤情到底如何?真有性命之危?”

刘卫再度成为了那个薅头发的秃子,他头顶已经没什么毛了。

“刘伯安随时都会死!一旦刘伯安死了,府君你也会被灭口……府君应该能想明白。”

刘备没说假话,只要他愿意,刘虞真就随时会死。

“嘶……这……”

刘卫也能明白,刘虞遇刺,如果没人受什么大伤,那这事就不大——不管刘虞怕不怕,反正刘虞手里没兵,只要没证据就无所谓。

但如果刘虞遇刺后伤重或者是死了,那就是大事了。

一旦刘虞有了生命危险,刘虞就不可能屈服于任何人了——如果死士真要索命,那就是不死不休,反而会逼得刘虞站到袁氏对立面。

如果刘虞死在涿郡,那就更麻烦,刘卫必然会受廷尉调查,现在司隶校尉和廷尉都不再是袁家的人了,廷尉多半会追索到底。

那么幕后之人大概率会将刘卫灭口,免得因刘卫而被朝廷抓到把柄。

“府君,趁着刘伯安还没死,赶紧把幕后之人的罪证给了刘伯安,与刘伯安一同上报天子……除掉了幕后之人,你我才能活命!”

刘备指了指被押到角落里蹲着的仆役:“府君这些仆役中,想必也有别家之人吧……府君可要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