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神盾局的突袭
- 漫威:神盾局的逆袭者
- 刨根问地
- 4044字
- 2025-04-07 11:21:28
这时,两位科学家走进了棚屋,从这位李墨最新招募的成员愤怒的嘟囔声来看。
李墨他现在才注意到,房屋内损坏的设备。
另一方面,大头博士只是眯着眼睛看着李墨冒烟的身体,发出一阵哼哼声,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然后他迅速掏出一把消音手枪,朝李墨的胸口开了一枪。
旁边胆小的伯恩斯坦,迅速双手抱头蹲到了地上,而李墨还因刚刚的折磨而处于麻木状态,没能对子弹做出足够快的反应。
只是有点麻木地看着那颗超音速子弹打在自己胸肌上后变扁,然后掉在地上,子弹头还冒着点烟。
李墨慢慢地看向大头博士,博士还拿着那把消音手枪,他笑的说道:
“这消音效果是真的好!”
利用振金的特性和瓦坎达的技术,大头博士制作了一个消音器,把枪声降低到了像老鼠放屁那么点声音。
此时博士的脸上咧着大大的笑容。
当李墨的大脑慢慢回过神,思考过去的十几秒钟发生了什么时,在他疲惫的脑海中逐渐有了一个认识。
“你朝我开枪了啊啊!”
他的声音里没有愤怒或指责,因为他太累了,根本没精力表现出那样的情绪。
听到他平淡的陈述,大头博士把手枪塞进他的实验室外套口袋里,笑容更灿烂了,而胆小的伯恩斯坦则犹豫着慢慢站了起来。
“没错。但你死了吗?”
李墨从刚才朝自己胸口开枪的朋友,看到自己的胸口,再看到那颗有问题的子弹,脸上也慢慢露出了笑容。
“一点感觉都没有。”
所以他开始笑起来,一开始笑得很慢,但接着他笑得越来越大声,直到笑得抱住了自己的肚子。
最后大头博士也加入进来,甚至伯恩斯坦也紧张地轻笑了几声。
李墨明白,因为只有在这个宇宙里物理化学定理都是狗屎。
他才可能被扔进酸液里,被电击,然后把自己变成一团热爆炸,最后还变得刀枪不入。
看着一颗子弹实实在在地在自己的皮肤上变扁?
李墨向任何人挑战,加倍向人挑战,看谁能找到比那更爽的感觉。
逐渐的李墨从癫狂的状态中缓过来,双手撑在膝盖上弯着腰,胸口凸起的胸腔随着急促的呼吸起伏着。
他回头看向自己的小团队,那比常人更长的门牙在天花板荧光灯管的光线下闪闪发光。
“第11a步:完成。”
(趣味小知识:1984年,DC漫画母公司华纳通讯的负责人比尔·萨诺夫找到漫威漫画的主编吉姆·舒特,商讨关于授权整个DC宇宙出版权的事宜。
萨诺夫认为,当时在市场占据主导地位的漫威更适合创作以蝙蝠侠、超人以及正义联盟为主角的成功漫画。
当时漫威的出版商吉姆·高尔顿拒绝了萨诺夫的提议,他认为那些漫画卖得不好是因为角色不够出色。
得先把这件事重申一下,好让大家都清楚明白。
后续关联:诺亚·伯恩斯坦后续在纽约开设诊所,其助手克莱尔·坦普尔(夜魔侠、杰西卡·琼斯中的关键角色)与卢克·凯奇有过恋情。)
现在身上拥有了钢铁皮肤的乐开了花的李墨心里想着,坚不可摧的皮肤简直太他妈棒了!
看着锯条在自己的皮肤上硬生生地变钝,还溅出火花,这种感觉简直是世界上最酷的。
他强忍着冲到外面,对着天空大笑并大喊“我是无敌的!”的冲动。
幸运的是,“霸主名单”让他不至于那么做。
于是他决定重现一下卢克·凯奇曾对杰西卡·琼斯展示过的招数。
以此证明自己也是超人类了!
不过,两位科学家把李墨从棚屋里赶到倾盆大雨中,他这短暂的自我陶醉很快就结束了。
显然,他们俩都在数落李墨,因为他在把酸液浴缸蒸发后,还站在残留的有毒烟雾里。
这可能就是他刚才一阵狂笑的原因,也是绝境病毒过了那么久才起作用的原因吧!
李墨在伯恩斯坦的厨房里找了把最锋利的刀,不断地刺自己,想测试一下自己的力量是否比抗打击能力更强。
结果发现,就连他自己都无法刺穿自己的皮肤。
不过他确实能感觉到撞击的力量。
之后,他理所当然地去洗了个澡,把新变化的皮肤上的污垢洗掉。
他现在摸起来感觉也很奇怪,皮肤质地非常粗糙,就好像浑身涂满胶水后在碎石上打滚过一样。
如果变得坚不可摧的代价只是皮肤稍微粗糙一点,那李墨心甘情愿付出这个代价。
就在李墨洗完澡,还在用毛巾擦身子的时候,麻烦来了。
门铃响了。
谢天谢地,浴室能看到伯恩斯坦家前面的街道,于是李墨用毛巾裹住腰。
但由于他块头太大,结果毛巾更像是块缠腰布,走到窗边往外看。
当他看到一排黑色的SUV停在房子前面的路上时。
他差点心脏病发作。
就在这时,李墨的听力捕捉到了楼下大头博士和伯恩斯坦慌乱的脚步声,他们正在想办法应对。
显然,李墨和大头博士都没法去开门,所以只能是伯恩斯坦去。
从伯恩斯坦慌乱的低语声判断,他真的不太想尝试把门口很可能是政府特工的人打发走。
李墨当机立断,匆匆跑下楼,一只手拼命按住毛巾不让它掉下来,冲进厨房。
两位科学家正在里面跑来跑去,把笔记和设备塞进箱子和袋子里。
他们俩看到李墨突然闯进来,都震惊地抬起头,看到李墨现在几乎没穿的样子。
他们眼睛瞪大,嘴巴张开。
但他们现在可没时间管这些。
“诺亚,去开门,尽量拖延时间。要是你没法让他们离开,等他们一进屋,就往车库跑,钻进车里。
山姆博士会在那儿等你。
山姆博士,把我们所有的笔记都扔到车里,太大拿不动的东西就别管了。反正没了研究资料,那些东西大多也没用。
把车发动起来,但等我和伯恩斯坦也上车了再走。然后我们去开卡车,设法甩掉他们。”
“那你干什么?”伯恩斯坦犹豫地问道。
而大头博士则加快了速度,从厨房台面上抓起他同事的车钥匙。
门铃的响声打断了李墨要说的话,于是他用空着的那只手抓住伯恩斯坦的肩膀,把他推向门口。
“快点,去!”
就这样,伯恩斯坦小跑跑过去开门,而大头博士则从后门走向车库,一辆破旧的丰田卡罗拉在那儿等着。
李墨的同伙们各自去执行任务了,他又跑回楼上,心里琢磨着到底是谁在门口。
是神盾局的人吗?
他们在满世界追他之后,终于找到他了?
还是当地的执法人员,是邻居因为浴缸破碎的巨大声响报的警?
那为什么会有黑色的厢式车呢?
难道是他再次进入花旗国时触发了某个他不知道的监控名单,花旗国国家安全局或者中央情报局察觉到他的存在了?
然而,当李墨听到伯恩斯坦打开门,那个陌生人自我介绍时,他最担心的事情得到了证实。
“早上好。我是菲尔·科尔森探员,来自国土战略干预、执法与后勤保障局。我可以进来吗?”
李墨听到伯恩斯坦紧张地轻笑了一声,然后回答。
他很容易就能想象到,当这个南桥紧张的科学家面对李墨所认为的可怕人物时,可能汗水正像小溪一样从伯恩斯坦脸上流下来吧!
“这名字可真够长的。”
“我们还在考虑改名呢。我可以进来吗?”
李墨匆匆环顾四周,看到了伯恩斯坦平时睡的双人床,更确切地说是铺在床上的厚厚的被子。
在一个奇怪的清醒瞬间,他突然想起了一个童话故事。
说实话,他没什么选择,时间也紧迫,所以只能随机应变,抱最好的希望了。
“哦,啊,嗯,你为什么一定要进来呢?”
“有人投诉说这里有噪音,先生。像是施工、爆炸之类的声音。你知道,人们听到这样的噪音很难入睡。”
“啊,对,当然。”
李墨掀开床单,跳进被窝,把被子一直拉到下巴处。
“那么,我可以进来吗?”
“哈哈,嗯,你看,呃……不行?我是说,呃,我不太想让你进来?”
李墨抓起伯恩斯坦床头柜上最大的一本书,在听到科尔森在楼下轻轻笑出声时,把书举到离脸很近的地方翻开。
“这可不是在征求你的意见,伯恩斯坦博士。”
“可你问了能不能进来……”
“嗯,没必要这么无礼嘛!”
就这样,李墨听到科尔森走进了屋子……还有他身后作战靴踏在走廊上的沉重脚步声,很可能他们直接推开伯恩斯坦就进来了。
“快点,伯恩斯坦,去车里!如果我们想成功逃脱,时机必须把握得恰到好处!”
当李墨听到科尔森和他的队员匆匆上楼时,他努力控制着自己的呼吸和心跳,希望能把绝境病毒带来的热量降到最低。
如果这招要奏效,他就得为他的同事们争取尽可能多的时间。
如果他因为紧张而像太阳一样发光,科尔森就不太可能愿意和他好好交谈了。
而且,如果他的心脏还像现在这样狂跳,还有可能把被子点着。
接着,卧室的门突然被撞开,木屑四溅,三名神盾局(九头蛇?)特工冲进房间,呈扇形散开,李墨吓得差点把书扔出去。
科尔森悠闲地跟在他们后面走进来,看上去就好像闯进别人的卧室对他来说是家常便饭一样。
谁知道呢,也许对他来说确实是这样。
尽管被这突然的惊吓了一跳,李墨还是紧紧地握住了手中的书可能握得有点太紧了。
因为书页在他用力的情况下开始撕裂,并一直把书举在脸前。
看来是时候考验一下他的演技了。
“这他妈是怎么回事?你们没看到我生病了吗?我在这儿看书呢,该死的!”
他声音里的那丝颤抖,肯定是他的幻觉,对吧?
对。往好的方面想,李墨,往好的方面想。
“很抱歉突然打扰你。只是要找到你真的非常……困难。我不想在你再次离开之前错过你。我的上司非常想和你……谈一谈。”
啊,糟了。
“哦。嗯,也许我不想和他谈。”
“恐怕他坚持要谈。”
啊,真他妈糟了。
“这太过分了!我可是个诚实勤劳的花旗国公民,只是想治好感冒,安安静静地在床上看书!”
“这么说你是花旗国人?”
这个问题让李墨一时有些惊讶,他差点因为困惑而放下书,随后他想起他真的不想让这些人好好看清他的脸,于是差点把书页贴到脸上。
他们真的不知道吗?
还是这只是个让他开口说话,好让他露出破绽的策略?
哎呀,这些间谍和他们那些愚蠢的心理战术!
“我当然是花旗国人!而且我为此感到骄傲!我可不会就这么站在这儿!”
“你正躺在床上。”
“我可不会就这么躺在床上任人侮辱!我有我的权利!
你没听说过,风可进雨可进,国王不可进吗!这屋子是私人空间!”
科尔森听到这个话语愣了一下,就轻笑了一声,走到床尾。
而科尔森的手下在房间里更均匀地散开,在科尔森身后站好了位置。
“请原谅。只是,据我们所知,你看起来不太像……花旗国人。”
“那我还能是什么人!”
此时房间里有五名特工,科尔森在床尾,他身后有两个。
一个在李墨左边,但窗边有两个,可能是以防他想从那儿逃跑。
走廊其他地方的特工数量不明,但从车辆的数量判断,他们的总人数可能在十二名特工左右,也可能是这个数目的两倍。
科尔森又轻笑了一声,但这次听起来很敷衍。
“嗯,从我们听到的传闻来看,你是个恶魔,在非洲恐吓和惩罚坏人。
我的上司们认为你是瓦坎达放出来的什么东西,但我个人觉得不是这样,时间线对不上。
因为是在你对克劳做了那些事之后,他们才向世界公开了自己。
不过,我觉得坦率地说,基于过去的经历,我多少有些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