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组建国家

出师未捷身先死,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

苏恪有些欲哭无泪。

不过,沉下心来。

苏恪的感知属性足有三百点。

发现了问题,就连分析问题,也有了很大的裨益。

在征服他们之前,他们自己就有食物储蓄,这些,应当足够他们糊口一阵子的。

再一个,有一些部落,天生适合打猎,天生适合种地,天生适合渔猎。

不妨细分下去,让他们发挥自己所擅长的领域,

把一定量的粮食存储到自己这边来,

相当于税收。

苏恪越想,思路也就越发的清晰。

这可行性非常高,只是唯一要注意的,征服他们后,又放归他们,他们是否会迁徙到别的地方去,以至于白忙活一场。

苏恪又冷静下来,仔细想着这个问题。

让他们产生认同……

只有认同了,他们才不会背刺朱雀部落。

但是,拿什么来让他们认同我?

酒!

苏恪福至心灵,似乎有了思路。

二十多天之前,苏恪在就嫌喝的太过于平淡,没有味道,就想着能不能自己制作酒曲,然后再酿酒。

现在想来,似乎歪打正着,刚好可以利用这个,来巩固新融入进来的这些信徒的认同感。

随后,苏恪立马叫来长老,说道,“时间大概到了,你去把两瓶酒从土里挖出来,注意事项还记得吗?”

长老连连点头,“记得,记得。”

于是,便去往一处阴凉的地方,带着几个男人就去挖土。

许久过后,两个坛子从土里被挖了出来。

光是摸上去,坛子就是冰冰凉凉的,里面的酒,想必也是冰的。

苏恪用袖口擦了擦外头的水渍,亲自打开瓶子。

很快,一股酸甜的气味从瓶口当中飘散而出。

弥散得很快,周围围着一圈的人纷纷投来诧异的目光。

他们从来没有闻过如此之香的味道。

苏恪自己先尝了一口。

咂了咂嘴,

味道虽然比不上现实生活里的酒,但对于这帮饮食相当贫瘠的原始人来说,简直就是降维打击了属于是。

“你们每一个部落的族长都来尝一口,因为只是样品,所以没有太多的存货,每个人都不能多喝。”

苏恪纷纷召集每个融入进来的部族族长。

大约二十来人。

然后去取来二十多个碗。

每个碗只倒上一两口的量的酒。

然后纷纷喝了一口。

这些人起初还有些犹豫,但是尝过了后,咂了咂嘴,纷纷双眼都放着光彩。

“这是什么?这么好喝!”

“还有吗?”

……

苏恪看成效不错,但是还不能立马就拿出多余的酒来,于是叫来长老,

“制作过程还记得吗?去准备更多的材料和工具,按照我上次做的接着再酿造一次。”

长老连连点头,

他也尝了,味道的确相当香甜,因此手脚也比往常快了许多,召集人手,准备原材料。

一步一步地按照苏恪之前的做法再复刻一遍。

仅仅只是一个对话的时间,苏恪却又立马皱起了眉头来。

底下这群刚刚融入进来的这些部族首领,居然互相打起了口水仗来。

“胡说!那个东西明明是果味的,酸酸甜甜!”

“你放屁!我喝的就是奶味的!特别好喝!”

要是苏恪再不制止,恐怕这两方阵营都要打起来。

苏恪捂额,

要是再这样下去,恐怕到后面,都要产生南北方,豆腐脑吃甜的还是吃咸的,这样的争斗吧。

或者说,粽子吃甜的还是咸的,一个样。

倒也不是什么大事,但是苏恪还是立马制止了下来。

他们还没有完全归附于自己,要是现在就产生内乱,恐怕人口规模反倒会被消灭掉一部分。

“行了行了,你们不就是在争执口感和味道吗,不用争了。”

“还想喝吗?”

苏恪大声问道,这才掩盖住了所有人的争吵声。

其余人瞬间就安静了下来,听完苏恪讲完后,纷纷异口同声地说道,“想喝!”

苏恪接着安抚,“想喝的话,咱朱雀部落还能再造,不过不会那么快,大概需要等二十多天。”

“等的住吗?”

众人面面相觑。

不过,很快就给出了答案,“能等!”

他们是原始人,思想不会那么复杂。

再一个,慕强从来都是弱者的底层思想,只要有人能为自己带来更多粮食,更美味的饮品,更安全的庇护,他们归附,也只是时间的问题罢了。

苏恪点了点头,最后说了一句,“好,既然这样,那就等个半个月,二十来天的。”

“但是这段时间里,也不能干等着,你们原本擅长做什么,就继续做什么吧。”

底下的部族首领们纷纷点头。

他们很好奇一个问题。

按照常理来说,一个部落吞并了另外一个部落,最正确的做法就是,把男性全都杀死,只带走女性。

而他们眼前这个男人却完全没有这么做。

不但没有这么做,而且还把部族的管辖权,重新归还给了他们自己。

也就是说,原来是部族首领的,现在依旧是部族首领,还是有着在原部落里,最崇高的地位。

苏恪的这种做法,让他们选择了对苏恪有相当高的服从性。

“同时,你们每一个部落,每一天的生产,都需要缴纳给朱雀部落。”

“可别有私心,我既然能打败你们一次,就能打败你们一百次。若是胆敢违抗,我必定会降下神罚!”

苏恪最后一句话,给所有的部族首领给泼了一盆冷水。

他们起初还单纯的以为自己遇到了真神明了呢,原来,依旧是统治者而已。

当然,苏恪给了他们足够的萝卜,可要是只有萝卜的话,时间一久,他们就不把苏恪或者朱雀部落放在眼里,

所以,苏恪选择再给他们一个大棒,最后一句话,算是提醒,也是警告,可真要是有人胆敢“偷税漏税”,苏恪也绝对会使用雷霆手段,把这些人在众人眼前处决掉。

底下的部族长老连连点头。

每天的生产都缴纳给朱雀部落。

也就是说,他们打来的猎物,或者种的地产出的粮食,捕的鱼,只管给自己部落糊口,多出来的部分,全都要交上去。

能当上部族首领的,都不是傻子,自然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说得再明白点,他们本来是一族之长,现在转变成了给别人打工的了。

“好了,你们该去劳动的,就去劳动吧。”

苏恪遣散掉所有人。

随后又召集了朱雀部落的族人。

也给他们安排了工作。

当然,工作的内容也相当简单和原始。

就是建造房屋。

一千多人的部落,已经不可能再过着散居的生活。

所以,苏恪需要在这片原始时代里,开垦荒地,种植农作物和果蔬,养殖牲口,训练军队,置办教育,兴修水利等等等等。

换句话说,需要重新建立起来一个国家。

而且,还是从零开始的那种。

任务相当紧迫。

苏恪一个会议,就开了一个晚上。

他把所有人分出了好几个部分。

朱雀部落当中,识字最多的人,需要汇聚起来所有的孩子,教他们识字。

会种地的,就要求开开垦荒地。

会建造技艺的,主要是陆氏族人,将被分配去了造房屋和粮仓。

擅长野外探索的,则被苏恪安排到了去记录山川河流。

以后也就方便建造水库。

当然,这点对于一个掌控范围只有五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任务也就不那么重了。

……

所有人的精神都是紧绷着的,有苏恪在场,没有人敢在这种大事上面开小差。

颁布完这些命令后,苏恪依旧神采奕奕,不过底下的人却很少有人跟他一样的状态。

苏恪见状,倒也没有责怪什么。

于是也就说道,“今天容许你们休息一天,等到明天再来执行任务。”

得到这份恩典的众族人,脸上纷纷挂满了喜悦,山呼神明大人万岁。

当然,他们的状态怎么样,苏恪没办法强行改变,但是自己的状态却依旧很满。

他给自己下达了一份命令,就是自己草拟一份律法。

适用于所有部落,所有族人的律法。

当然,这样的律法不能直接照搬现实生活的,得需要考虑到当时的生产水平和道德水准。

道德水准可以用法律引导,这倒是不难。

婚姻上选择的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度。

子嗣继承也是用的嫡出庶出顺位继承。

目前来说,苏恪只敢把律法按照古代那样的颁布,因为古代时候的生产力,完全比不过现代的,

也只有古代,而且是越古,生产力就越底下,其法律的适配性就越适合原始部落。

洋洋洒洒在羊皮纸上写了许多条法令,苏恪也意识到一个严重的问题。

那就是没有记载文明的有效记录工具。

壁画、坟墓这些,确实可以当做考古依据,但教学文字,现在用的办法是,用一个树枝,在沙地或者比较松软的土地上写字教学,

这根本保存不下来,也不方便以后的孩子去记忆。

所以,造纸术就需要登上历史舞台。

不过,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目前没有任何工具,想要制造出现代的纸张和笔这类工具,显然是不可能的。

依旧需要向老祖宗学习,看看老祖宗是怎么创造的。

想到这里,苏恪便停下了手里的活,打算先造纸造笔,然后再做法律的制定。

照搬古人的智慧,然后一点一点的生产力发展,也未必不行。

虽说时间慢,效率低,但是一代一代更新迭代后,这些原始人也就慢慢适应了的。

按照两河流域那边的方法,可以在黏土泥板上刻字。

然后等待风干石化后,就可以保存非常久的时间,

当然,这种记叙方式还是不够便利。

兽皮和甲骨也不易保存,自然需要淘汰掉。

倒是竹简这东西,周围既可以就地取材,也不用担心会把竹子用到灭绝。

有了文字的载体,那么就只剩下写下文字的工具了。

苏恪安排人,一部分叫去砍伐成竹,一部分去取烧过的木炭。

木炭研磨成粉末,加上适量的水,另外,还需要参入粘合剂,用桃树胶,或者鱼鳔胶,这样就方便文字保存了。

但是问题来了。

这个季节,不是每个月都有桃树胶的产出,现在是快要入冬了,而桃树胶则是在春末至秋初这段时间才有。

那么方便获取的粘合剂,就只有鱼鳔胶了。

由于朱雀部落规模还处于三位数时,这些人都不会渔猎,哪怕下河捞鱼,也没把鱼鳔胶当做一回事,随意地丢弃。

所以之前并没有大规模改进生产。

而现在则不同了。

规模到了一千来人,当中就有好几个部落是擅长渔猎的,这就让苏恪有了个固定生物粘合剂的来源了。

而且,苏恪的安排也相当合理,每一天都要把自己部落的多余产出上交给朱雀部落。

这也就说明,每一天都有原材料的补充。

所以,粘合剂倒是不愁获取了。

准备好这些后,就只需要等待渔猎部落的缴纳了。

后续的,缺什么,或者发展什么,需要苏恪自己想了。

当然,这段时间也是比较累的,因为要指导的东西非常多。

就比如现在,

他们还没有缴纳,那么自己则需要指导朱雀部落族人,如何盖房子。

盖房子这活,学问大了。

如果没有苏恪,这些原始人会使用土、木头、石块等东西垒出一个简易的住所。

通常遇到大点的自然灾害也就没了,比如台风什么的。

但是现代的建筑学,可是相当发达的,不仅能遮风挡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抗衡一点点的地震。

当然,这全都需要材料力学的托底。

原始社会是没有现代的材料的,只能用一些能用的资源。

但是,烧砖窑和做地基,在苏恪这里,还是非常容易实现的。

再就是当中的混凝土和钢筋需要怎么解决了。

混凝土倒是好解决,无非就是用水泥和骨料,然后配备适量的水就行。

能解决一个,那就解决一个,苏恪很快叫来十几个人。

这些人是苏恪在一座死火山附近击败并且收服的一股小部落。

自然也就有火山附近的矿物资源,叫来这些人,去挖来火山灰。

另外一部分人去河里采河砂。

骨料和水泥也就有了资源补充窗口。

苏恪就等待着他们的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