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头角崭然 登高博见

对局室内的人声渐渐散去,平田智也陪着情绪平复的一力辽离开了房间。

金川正明忽然叫住了柏寒:“柏君,本月11日和12日有安排吗?”

柏寒脚步一顿。棋院导师素来只管院内研修事务,鲜少过问院生的私人时间。

他谨慎地斟酌着词句:“目前只有道场的日常训练计划。金川老师是有什么特别安排吗?”

暮色透过窗棂,在金川的眼镜片上抹上一丝暖色。

金川正明微微颔首,声音里带着罕见的郑重:“本因坊战第三局将在那两天举行。我和菊地商量后,决定由你担任这局的记录员。”

空气仿佛凝固了一瞬。沼錧倒抽一口冷气,柏寒感到有细小的电流顺着脊背窜上来。

本因坊战作为三大棋战,能担任记录员不仅意味着近距离观摩顶尖对决的机会,更是棋院对其实力的无声认可。

“非常感谢您的信任!”柏寒深深鞠躬,声音因克制激动而略显紧绷,“我一定全力以赴,不负所托。”

金川嘴角浮现出罕见的笑意,温暖的手掌在他肩头轻轻一按:“具体事宜由麻美负责协调,稍后记得找她报到。”

导师转身时,西服袖口带起一阵松香味的微风。

直到金川的背影消失在走廊尽头,柏寒才发觉自己一直屏着呼吸。

转头正对上沼錧亮得惊人的眼睛。

“这也太偏心了!柏君才成为院生两个月而已,现在居然被安排去本因坊站!”

沼錧沙辉哉愤愤不平地抱怨道:“我当院生这么久,也只担任过新人王战和龙星战的记录员。”

“哈哈,谁让我领先一个身位呢?”柏寒笑着打趣道,“沼錧君,要加油啊!”

“你这家伙!”沼錧气得直跺脚。

日本围棋界有七大顶级赛事:棋圣战、名人战、本因坊战、王座战、天元战、碁圣战和十段战。

其中棋圣战奖金最高,而本因坊战历史最为悠久。自1936年每日新闻社创办以来,今年已是第63届。

这些重大赛事往往不在棋院内举行,而是选择在高级酒店、文化中心或历史名胜地举办。

主办方借此提升影响力,棋院也能扩大围棋的传播,棋手们则在优雅舒适的环境中更能发挥实力,可谓一举多得。

现任本因坊是高尾绅路九段,由于连续三届卫冕本因坊头衔,按照日本围棋传统,他已将名字改为高尾秀绅。

本次挑战者是羽根直树九段,前两局高尾直落两盘取胜。

第三局将于本月11日至12日在福冈县北九州市门司港酒店举行。

确认好行程后,柏寒和仍在嘟囔的沼錧回到道场,向老师藤泽一就汇报了担任记录员的事。

藤泽一就表情却有些严肃,他起身走向特别对局室,示意柏寒跟上。

“坐。”藤泽指了指对面的坐垫,自己则熟练地开始点茶。

水沸的声音在安静的茶室中格外清晰。

柏寒端正跪坐,目光不自觉地被桌上的笔记本吸引。那些笔记本看起来有些年头了,边角已经泛黄磨损。

“记录员的要求熟悉了吗?”藤泽一就头也不抬地问道,手上的茶筅匀速搅动着抹茶。

“院生有过专门的培训。“柏寒的声音有些紧绷,“基本的要求都了解了。“

藤泽点点头,将打好的抹茶推到柏寒面前:“先喝口茶。“

柏寒双手接过茶碗,轻啜一口。浓郁的茶香在口中扩散,却压不住他心中的忐忑。

作为日本历史最悠久的围棋赛事,记录员的责任重大,稍有差池就可能影响整个对局的公正性。

“紧张?“藤泽锐利的目光似乎能穿透柏寒的想法。

柏寒老实点头:“有点。毕竟这是我第一次担任记录员,而且是本因坊战。“

“记录员是历史的见证者。“藤泽的声音低沉而有力,“棋手在棋盘上的每一次思考,每一手落子,都经由你的手记录下来,成为后人研究的资料。这工作看似简单,实则责任重大。“

柏寒感到一阵肃然,脊背不自觉地更加挺直:“我明白,老师。“

藤泽从桌下拿出一份文件:“这是棋院最新修订的《对局记录员工作细则》,与过去有些变化,你必须熟记于心。“

柏寒接过文件,快速浏览起来。细则共有十二条,详细规定了记录员的职责、记录格式、时间控制等各方面要求。

“最大的变化是记录纸的统一格式。“

藤泽指着其中一条解释道,“过去允许记录员自行设计记录表格,但从今年开始,必须使用棋院统一印制的记录纸,包括对局基本信息栏、手数记录区和时间记录区。“

柏寒点点头,认真记下这一变化。

他注意到细则还特别强调记录员必须使用不易褪色的墨水笔,黑棋和白棋必须用不同颜色区分,通常黑棋用蓝黑墨水,白棋用红色墨水。

“时间记录现在要求精确到秒。“藤泽继续道,“过去只记录到分钟,但现在棋院要求更精确。特别是读秒阶段,每一手的剩余时间都必须准确记录。“

柏寒想起自己平时下棋时经常忽略时间记录的精确性,不禁有些惭愧。

他翻到细则的第七条,上面详细规定了如何处理暂停和续弈的情况。

“如果对局暂停,比如午休或封盘,记录员必须在对局暂停的最后一手后画一条横线,注明暂停时间。“

藤泽解释道,“续弈时则要在横线下注明续弈时间,确保记录的连续性。“

茶室里的光线渐渐暗了下来,藤泽起身打开灯。

灯光下,他脸上的皱纹显得更深了,但眼中的神采却愈发锐利。

“规则是死的,人是活的。“藤泽突然话锋一转,“我给你讲个真实的案例。“

柏寒立刻竖起耳朵。他知道老师要传授的不仅是规则条文,更是宝贵的实战经验。

“2003年,本因坊战第五局。“藤泽的声音变得严肃,“当时记录员在记录第127手时,误将黑棋的'小飞'记成了'大飞'。这看似微小的差别,却导致后来复盘时双方对棋局记忆出现分歧,险些引发争议。“

柏寒倒吸一口冷气。他当然知道这种错误的严重性——在职业棋手的对局中,一手棋的细微差别可能完全改变整盘棋的走向和结果。

“后来怎么解决的?“他忍不住问道。

藤泽叹了口气:“幸好当时有观战记者的照片佐证,才确认是记录错误。那名记录员后来被暂停了三年的大赛记录资格。“

他直视柏寒的眼睛,“记录员的一时疏忽,可能毁掉棋手数月的心血准备,甚至改变头衔的归属。“

柏寒感到一阵压力袭来,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他从未想过记录工作竟有如此重大的责任。

“不过你也不必过分紧张。“藤泽的语气缓和下来,从笔记本中抽出一张泛黄的纸,“这是我总结的记录员自查清单,你拿去背熟。“

柏寒如获至宝地接过那张纸。上面列着二十多条自查项目,从基本的“黑白手数是否正确“到更细致的“特殊棋形标注是否清晰“,几乎涵盖了所有可能的错误点。

“每记录十手,就停下来检查一遍。“藤泽叮嘱道,“特别要注意打劫和提子的记录顺序,这是最容易出错的地方。“

窗外的天色已经完全暗了下来,院子里传来风吹梅枝的沙沙声。

岩田夫人轻轻推开门,端进来两碗热气腾腾的乌冬面。

“先吃饭吧,边吃边聊。“藤泽示意道。

柏寒这才意识到已经过了晚饭时间,肚子适时地发出抗议声。

“关于棋手的特殊习惯,“藤泽在吃面的间隙继续道,“这也是记录员需要注意的。比如这次对局的高尾桑,他在长考后落子时动作很快,有时会连续下几手,你必须全神贯注,不能漏记。“

柏寒边吃边点头,努力记住老师说的每一个细节。乌冬面的热气模糊了他的眼睛,但他顾不上擦拭。

“还有羽根九段,“藤泽继续道,“他有个习惯,在读秒到最后十秒时,会用手指轻敲棋盘。这时候你要特别注意时间记录,确保读秒的准确性。“

打印机吱嘎吱嘎的声音停了下来,藤泽一就转身拿过一叠纸张。

“这是一些棋谱记录,包括1963年吴清源对本因坊秀哉的名局记录,以及1990年赵治勋与小林光一的名人战决胜局记录。”

“看看前辈们是如何记录的。“藤泽轻声道,“不只是记下棋步,更要捕捉棋局的氛围和关键时刻。“

他顿了顿,神情变得更加严肃:“最重要的是,记录员必须保持绝对中立。无论你个人支持哪位棋手,在记录时都必须做到不偏不倚。任何形式的暗示、表情甚至轻微的肢体语言都是严格禁止的。“

藤泽一就的目光变得锐利起来:“林海峰先生就曾经从记录员叹气中发现了对手的失误。”

柏寒郑重地点头。他知道这是职业操守的底线。

“当然,这也是难得的学习机会,用心去体会吧。”

“是,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