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以后请叫我发明家[求追读]

“义阳魏延,参见刘使君!”

只见一青年小将单膝跪地,抱拳行礼。

刘备定睛一看,不由得心头一震。

眼前这小将,身长八尺有余,面若重枣,手持一柄寒光凛冽的大刀。

虽因年纪尚轻,颌下胡须未及长髯之态,但那眉宇间的英气,那棱角分明的轮廓,竟与云长有七八分相似!

他暗自思忖:

“这…”

“莫非是云长失散多年的胞弟不成?”

记忆中关羽年轻时的模样与眼前之人渐渐重合,竟分毫不差。

他迅速收敛心神,三步并作两步上前,双手稳稳托住魏延肩膀,大喜道:

“快快请起!”

“备何德何能,能得壮士来归?”

魏延顺势起身,眼中流露着崇敬,脸上满是炽热之色,说道:

“使君为救徐州百姓,不惜以身犯险。”

“此等仁义之举,天下谁人不晓?”

“延虽僻居南阳,心向往之久矣!”

“今日得见尊颜,实乃…”

话到此处,魏延面上有些激动道:

“实乃三生有幸!”

夏侯博站在一旁,眼中闪过一丝诧异。

这位日后镇守汉中十余载的季汉名将,已经归附到了关羽麾下?

刘备眼中含笑,重重拍了拍其肩膀,声音浑厚有力:

“好!”

“有将军相助,备何愁大业不成?”

“他日功成,必与君共享富贵。”

魏延闻言,眸光如炬,单膝跪地抱拳道:

“延此生愿随主公鞍前马后,万死不辞!”

简短的誓言,却让在场众人都感受到了那份沉甸甸的决然。

待魏延退下,刘备不动声色地靠近关羽,低声道:

“云长,这便是你所说的礼物?”

说话时,余光仍忍不住瞥向红脸魏延。

关羽眼中罕见流露出赞赏之色,捋须颔首道:

“兄长明鉴。”

“文长武艺超群,军中除我与翼德外,恐无人能及。”

顿了顿,他又补充道:

“更难得的是此人通晓兵法,非寻常莽夫可比。”

刘备闻言,神色一凛。

他深知自家二弟向来眼高于顶,能得他如此评价,这魏延必是难得的将才。

“文长既是荆州南阳人,想必熟悉水战…”

刘备略作沉吟,说道:

“不如就留在新野,助云长操练水师?”

谁知关羽却摇了摇头,长髯随之轻摆,回道:

“兄长,蛟龙岂可久困浅滩?”

“以文长之才,足可独镇一方。”

说着目光灼灼的望向刘备,沉声道:

“况且,新野有弟坐镇足矣,不如让文长随兄长左右,也好历练。”

刘备见二弟态度坚决,知晓这是真心为大局考量。

他凝视关羽片刻,终是缓缓点头道:

“也罢!就依云长之言。”

一番检阅过后,但见关羽所训水军舟楫严整,士卒精悍,刘备不禁抚掌称善。

待巡视已毕,遂领夏侯博、魏延一行回穰城。

翌日升堂议事,刘备颁下军令:

“宛城设折冲府,拜张飞为折冲将军,总领北边防务。”

“穰城置鹰扬府,授张绣鹰扬将军印。”

“新野立虎牙府,命关羽领虎牙将军,仍兼征虏将军之职,督练水陆三军。”

又以魏延勇略过人,特拔其部曲编入亲卫营,以储将才,待他日建功升迁。

诸将得令,皆肃然拜谢,军中气象为之一新。

冬去春来,积雪交融。

春寒渐散,南阳郡内已见农忙之景。

折冲、鹰扬、虎牙三府兵卒皆解甲归田,与民同耕。

田野间吆喝声四起,锄犁并进,一片繁忙。

去岁流徙而至的百姓,如今已凭均田令各得其所。

荒芜之地渐次垦辟,新翻的泥土泛着湿润的乌黑,种子簌簌落入垄间,孕育着秋日的希望。

夏侯博立于田埂,目光扫过田间劳作的农人,眉头渐渐紧锁。

只见二牛并轭,三人协作,方能使那直辕犁缓缓前行。

犁身笨重,转向艰难,每至地头,需费大力调转,田边更留出大片未耕之地。

“如此犁法,一春能垦几何?”

他暗自叹息道:

“人力耗费甚巨,却事倍功半。”

思及此,他卷起袖口,径直踏入泥泞之中。

稀泥沾靴,他却浑然不顾,行至一老农身侧,拱手道:

“老丈,此犁可否借某一用?”

老农抬眼,见来人粗衣布履,只当是同耕之人,便摆手道:

“尽管拿去!此地已犁得七八,暂时不用。”

“多谢!”

夏侯博深揖一礼,随即唤来随从:

“将此犁抬回府中,某需细究。”

侍从应声上前,扛起直辕犁便走。

泥水滴落田埂,留下一串湿漉漉的脚印。

数日间,夏侯府门扉紧闭,谢绝访客。

府中不时传来斧凿之声,引得路人频频侧目。

刘备心中纳罕,这日亲往探视。

方入庭院,便见夏侯博蓬首垢面立于院中,袍袖沾满木屑,正俯身摆弄一具奇形农具。

“子渊!”

刘备不禁失声。

夏侯博猛然抬头,慌忙拱手:

“主公亲临,博竟未及迎迓,万望恕罪!”

刘备摆手示意无妨,目光却被地上两具犁具吸引。

一具是寻常直辕犁,另一具却辕身弯曲,形制精巧。

“莫非这几日...”

刘备捻须沉吟,相问道:

“子渊竟在钻研农具?”

夏侯博眼中精光乍现,抚掌笑道:

“天助我也!”

“正欲试验,恰逢主公驾临。”

说着指向两具犁具,解释道:

“此乃博新制曲辕犁,较之直辕犁,省却二牛三人之力。”

刘备俯身细观,但见新犁辕木虬曲,结构精巧,不由疑道:

“此物当真能省下人力,畜力?”

“请主公移步田间,一观便知!”

夏侯博朗声唤来侍从,命人扛起两具犁具,大步流星向外走去。

刘备见状,急忙撩起衣袍跟上,心中既惊且疑。

田间,风声微动,泥土的腥气混着青草香扑面而来。

不多时,四周已围满农人。

众人望着夏侯博扶犁驱牛的身影,俱是瞠目结舌。

那犁如游蛇般灵巧,在田中转折自如,竟只需一人一牛,便犁得又快又深!

“怪哉!”

一老农揉眼惊呼:

“这犁莫不是神仙所赐?怎的如此轻便!”

“若得此物,一日怕能多耕三亩地!”

另一青壮汉子攥紧锄柄,眼中燃起热切。

窃窃私语如涟漪荡开,赞叹声此起彼伏。

刘备立于人群之中,目光灼灼地盯着那翻飞的泥浪,心中惊涛翻涌:

“子渊之才,竟至于此?”

“这世上可还有他不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