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琳把木匣递给鲁树人,先生接过去,打开后,没管那些信件,先看那些记录资料,见它们都在,这才放心。
李秀宁又递上一百银元,说明小偷偷了钱去,还了欠青帮的赌债,这银元是杜镛替青帮拿出来的。
鲁树人先生就有些踌蹰。毕竟杜镛是青帮老大,虽有些许名声,但青帮名声并不好。
魏琳和李秀宁一起再劝先生几句,他才同意接过去。
“那批古董……”
鲁树人听了魏琳和李秀宁的意思,由他出面来安置那批古董,不由就开始思索,该如何安置为好。
“不如,通过宋先生出面,将古董交到博物馆吧。”
想了一会,先生说出他的方案。
他知道魏琳和李秀宁之所以想将古董交给他来安置,无非是觉得他们自己出面,不引人重视,那批古董的结局如何也就充满悬疑。
但若是由宋先生出面,中间再有人贪心,也要考虑宋先生的面子,而自我约束,轻易不去动那批古董。
听过鲁树人的方案,魏琳和李秀宁没有任何意见。只要这古董真能归于大众,而不是被某些人纳入自家收藏室,放进博物馆自然是最好选择。
“那,等转天,我将那些古董给先生送过来。”魏琳说道。
“不必。”鲁树人摆摆手,“等我向宋先生说明一下,你们直接去拜访宋先生,再听从她的安排就行。”
“放心,宋先生非常乐意接见你们这些优秀的年青人。”
鲁树人先生竟是个行动派,说了就做,径直先去给宋先生打了电话,回来,对魏琳和李秀宁道,“宋先生答应了,你们明天上午去莫利爱路29号拜访宋先生即可。”
正事说完,又聊了几句,魏琳看看李秀宁,眼神示意后,站起来跟先生辞别。
“不着急走。”鲁树人拦住两人。
“都到家中来了,哪能让你们饿着肚子离开。正好我还有事要托付你们,你们吃我一顿饭,帮我做一件事,我还赚了便宜呢。”
先生都开口说还有事情,魏琳和李秀宁就不好意思再提离开的话。
再坐下与先生聊天,当然,更主要还是听先生讲。
时间不长,饭做好,鲁树人先生招呼着魏琳和李秀宁一起坐下,共同进餐。
因为家中有客人,鲁夫人和保姆特意多做了几道菜,先生爱吃鱼,正好刚才出门时买了几条回来,便做了蒸沙鱼和红烧鳜鱼;先生也爱吃肉,所以做了芋炖排骨和椰菜牛肉,另外还有洋葱炒蛋、芽菜炒肉丝和鸡毛菜。
先生也爱喝酒,特意去橱柜底下,拿来一坛绍兴老酒。
“这还是去年底,秋白第一次来我家住时,特意给我带来的花雕。说是客居于此,打扰到我的生活,必须要拿坛好酒来贿赂我。”
“从去年底,到前天秋白搬走,先后四次,秋白避居我家。这时局啊……”
“来,一直没舍得喝,今天见到你们年青人高兴,咱们把它喝了。有你们这些年青人,华国的未来一定会更好。”
几杯酒下肚,话匣子打开,鲁树人讲了许多与其他人交往的趣事。
比如刚刚说到来避居的秋白,实际与先生家只一路之隔;雁冰也住在不远处,时常遛弯就拐到先生这儿喝杯茶;左联的许多年青人,经常光顾先生这儿来蹭顿饭,等等。
魏琳担心鲁树人先生的身体,劝几次,让他少喝。最终,先生接受了他的好意,把酒停下。但这时,一坛酒也快见底了。
饭后,魏琳和李秀宁端坐在那,静等先生开口。先生说一顿饭换一件事,虽是开玩笑,但有事肯定是真的。
等先生收拾妥当,重新坐好后,开始给两人讲述,他要拜托的事情。
去年下半年,有感于国际人士辛德岚夫妇在被关押期间,绝食抗议国府直至昏迷,以及仲甫先生在沪上被捕等诸多事,由宋先生、蔡鹤卿先生、鲁树人先生,以及杨铨先生等人倡议,在沪上成立了一个组织,主旨是争取民权,反对专制。具体的事务,最主要便是营救被迫害的文化届及其他各届名流人士。
组织的诸多事宜,都由杨铨先生具体操作实施,也因此,得罪了国府。
今年六月份,杨铨先生被刺杀身亡。
在杨铨先生被刺杀之前,他得到过一份名单,是被秘密关押的一些进步学生。他曾经准备组织活动营救那些学生,具体名单上有谁,只有杨铨一个人看过。在他被刺杀之后,那份名单也随之不见了。
鲁树人先生,宋先生,包括红党,都曾经寻找过那份名单,但都没有收获。关押了谁,关押在哪,都没人知道。
也没人知道是谁给杨铨先生提供了名单。
没有名单,营救活动自然也就无法组织进行。
鲁树人跟魏琳和李秀宁提起这件事,固然有希望他们能把名单找到的意思,毕竟帮他找回失物,已见证了这两个年青人的能力,但也绝没强求,实际在他心底,对找回名单已不抱多大希望。
听鲁树人讲完,魏琳和李秀宁两人都没马上说话。
稍沉默片刻,魏琳才开口道:“先生,这件事,我们只能保证尽力而为。时间已过去三个月,时间长,线索又少,结果如何,属实难料。”
鲁树人先生也点头,“这事我们都知道,但有学生被秘密关押,便当尽力去做。这段时间来,我们也托了许多关系,从侧面打听,都没人知道有学生被关押一事。”
“这才想着,再回过头来,从源头找起,便又重新想到那份名单。”
“你们不必有负担,我们这么多人,发动这么多力量,都没有做到的事情。怎么能把压力给到你们两个年青人呢?”
“尽力而为,但求心安。于我们是如此,于你们也是如此。”
谈完事情,再闲聊两句后,魏琳和李秀宁提出告辞,离开先生家。
离开之后,先去了位于望平街旁弄堂里的报社,让报社的编辑们帮忙,把6月18日之后几天内的各大报纸都找来。
杨铨先生作为知名人士,又曾做过逸仙先生的秘书,他被刺杀,绝对是重大事件,那几天的报纸,肯定都以此为头条。
果然,综合各大报纸报道,魏琳很快就拼出当日事件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