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日东月西

太阳、地球和月球是如何运转的?

../Images/42846-8-01.jpg

成语解读

日东月西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太阳东升时,月亮正在西边落下”。比喻远隔两地,不能相聚。

这个成语出自汉·蔡琰[yǎn]《胡笳十八拍》:“十六拍兮[xī]思茫茫,我与儿兮各一方。日东月西兮徒相望,不得相随兮空断肠。”意思是蔡琰与儿子如“日在东方、月在西方”那样,不能在一起,只能徒劳相望。

近义词:天各一方

问题来了

太阳和月亮总是交替出现吗?它们是怎样运动的?

古人认为当太阳东升时,月亮就开始从西边落下去了。它们总是轮流出现在天空。太阳和月亮一直不能相遇吗?

你和古人的想法一样吗?如果你留心观察,就会看到下面的现象。早晨上学时,太阳慢慢升起来,有时月亮还挂在天上呢。傍晚,当太阳即将落山时,月亮已经出现在天空了。人们把这种现象叫日月同辉。

../Images/42846-9-01.jpg

这么看来,太阳和月亮是可以同时出现在天空中的。那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

要想了解这个问题,你需要知道太阳和月亮的运行规律,而这只有通过每天观察才能发现,至少需要坚持一个月或更长时间的持续观察,才能总结发现。

../Images/42846-9-02.jpg

地球、月球和太阳之间的运动

地球每时每刻都在旋转,这种运动称为自转。它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需要24小时。与此同时,地球还在绕着太阳转动,称之为公转,公转一周的时间大约需要365天。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它绕地球转动一周的时间大约需要27天。月球本身不会发光。

../Images/42846-10-01.jpg

古人也做了长期深入的观察。东汉时期《尚书纬·考灵曜[yào]》中谈道:“地恒动不止而人不知,譬[pì]如人在大舟中,闭牖[yǒu](即窗户)而坐,舟行不觉也。”意思是:地球在不停地运动,而在地面上的人却感觉不到,这就好比人坐在一艘大船里,关上所有的窗户,尽管船在行驶,而人却觉察不到。

../Images/42846-11-01.jpg

张衡[héng]在《灵宪》中提出天体运动的速度各不相同。“近天则迟、远天则速”,说的是距地球近则速度快,距地球远则速度慢。

从古人的观察中知道:太阳看起来东升西落,而事实并非如此。他们发现地球、月球都在运动,且各自运动速度也不同。这些天体怎样运动就出现了生活中你看到的日月交替、日月同辉的现象呢?

现在,开始动手实验吧

../Images/42846-12-01.jpg

为了进一步理解三者之间的运动关系,你可以找来身边的地球仪、乒乓球、手电筒来模拟试一试。

实验准备:

地球仪、乒乓球、手电筒各1个。

../Images/42846-12-02.jpg

实验步骤:

1.在自己所处地区加明显的标记。

2.太阳不动,地球逆时针自转,同时围绕太阳公转,月球围绕地球公转。

3.观察不同时刻,太阳和月球是否在标记点出现?

当持续转动地球仪,就会看到标记点出现了昼夜交替的现象。这时还要观察月亮(乒乓球)围绕地球转动时,与标记点的关系。

地球自转,标记处面向太阳,背对月亮,此时正好是白天,位于标记处的人只能看到太阳。

../Images/42846-12-03.jpg

地球自转,标记处只面向月亮时,进入了夜晚阶段,位于标记处的人只能看到月亮。

../Images/42846-12-04.jpg

地球自转,标记处同时面向太阳、月亮。

../Images/42846-12-05.jpg

农历二十二、二十三,月亮位于太阳的西面。月亮比太阳早升起几个小时,它从西边落下去之前,天空中会同时看到太阳和月亮。

地球自转,标记处同时面向月亮、太阳。

../Images/42846-14-01.jpg

农历初七、初八,月亮在太阳的东面。这几天月球是在太阳升起的几个小时之后出现的。只要天气晴朗,我们会在天空中同时看到太阳和月亮。

你发现了吗?

古人的说法并不全面。原来地球自转的同时绕着太阳转动,而月亮又绕着地球转动。

地球不停地自转,就会看到昼夜交替现象。由于月球围绕地球公转,就会在白天看到太阳,夜晚看到月亮。

../Images/42846-15-01.jpg

开动脑筋想一想

现在,成语里的问题你已经弄明白了。是不是又出现了更多的疑惑呢?

1.太阳每天东升西落的规律很容易观察到,那月亮出现的规律是怎样的?

2.为什么有时候月亮会出现不同的形状?

../Images/42846-16-01.jpg

3. 有时会看到日食,这时候,三种天体又是怎样运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