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招揽
- 大明1645:收拾旧山河
- 铁血明朝
- 2026字
- 2025-04-07 00:43:27
伺龙大兄莫不是疯了。
听见这道声音,朱顺脑海中莫名其妙蹦出个道士来,随即他摇了摇头。
“公子,我先去安排......”
眼下天色已晚,何继业不打算继续逗留,便向朱顺拱了拱手,准备回巡检司安排人手去龙川城内以待时变。
过不了多久,躲在霍山的巫三祝定会收到他们放出的消息。
如此算来,时间当真是有些紧迫。
“好,仰仗大兄了。”
朱顺亦作揖还礼,神情很是真挚。
以他对何继业的了解,对方想必是要回返一趟县城。
正是因为这种谨慎万分的性子,不管是什么事情,他都要亲力亲为才行,要不然就很难安下心。
办事稳妥是件好事。
而且,何继业心狠、果决,做事有脑子,在朱顺看来是一个值得自己倾尽全力去培养和拉拢的人。
他甚至已经想好,等新军编练结束,队伍要再度壮大之际,便让何继业去独领一军。
以他那铁血般的手腕,必能练出来一支精锐之师。
何继业前脚刚走,邹伺龙就冲了进来。
“伺龙大兄。”
“何事这样高兴?”
瞧见他满脸兴奋,朱顺大概已经猜到了原因。
“哈哈哈,公子,成了!”
操练了一个下午,邹伺龙终于将那八十多名小队长,按照吩咐给练出来了,当下正是满心欢喜之际。
刚从校场下值,他便迫不及待地前来朱府禀报。
这幅欢喜模样,看得朱顺直想笑。
操练几个最基础的动作就开心成这样,不得不说,自己这位伺龙大哥的心性当真是有几分单纯,若是换做何继业,恐怕连眼皮都不带眨一下。
心态上,两人差距很大。
不过他们各有各的好,邹伺龙在朱顺眼里同样也相当重要。
“伺龙大兄。”
朱顺温和的笑了笑,拍了拍邹伺龙肩膀,然后凑近对方耳边,低声道:“这只是最基础的。明日,明日便让你操练其他部分。”
“那有什么的!”
声音洪亮,自信满满。
“拭目以待。”
朱顺嘴角露出难以压抑的笑意。
随即,他转头看向屋门外,眼神里满是疑惑。
“大兄,让你带的人呢?”
......
“小民卫渊,拜见将军。”
邹伺龙从院外将卫渊领了进来,后者上前行礼,随后便低眉垂首地站在那儿一言不发。
朱顺抬起头,看着这个年纪跟自己相仿的青年,他本就不是咄咄逼人之辈,沉默片刻后,问道:“可知唤你来所谓何事?”
“路上听邹大人说了些许。”卫渊如实回答。
朱顺站点点头,静静等待下文。
过了片刻,卫渊才疑声问道:“大人,是想铸枪?”
“你倒是有几分聪明。”
朱顺面无表情的脸上重新挂上了笑容,回到椅子前坐下:“我好奇一件事情,建奴入关南下的事,想必你在逃亡路上也有所耳闻,那为什么还要回来?”
“山河破碎,卫渊虽为一匹夫,纵是千刀万剐也要叫胡马魂断中原。”
“你倒是个忠义的。”
朱顺淡淡颔首,随即将目光转向了空旷的庭院。
入暮时分,晚风习习。
庭前老树被风吹得沙沙作响。
他想起了几百年后在电视上看见的画面,扬州城破时,建奴十日未曾封刀,八十万冤魂长埋地下,国破家亡之人过的何其凄惨,那种血淋淋的场面,朱顺想都不敢细想。
“若予你前程,你可会报答?”朱顺收回目光,看着眼前的青年。
“有恩必报!”
卫渊心下一动,立刻回答。
声音不大,却掷地有声。
朱顺微微笑了笑,意味深长地问道:“报答谁?”
“报答将军。”
“如何报?”
“以死报之!”
他的态度让朱顺很满意,用力攥了攥背在身后的拳头,手臂上刚才起的那一层鸡皮疙瘩,才渐渐消退。
“好!明日起你不用再去军中。”
朱顺负手而立,站在椅子前,沉声又道:“我若是提供工匠和材料,你可能铸造出枪炮出来?”
“将军。”
“嗯?”
卫渊低着头,接着他的话,道:“早前我们逃出来的人中有一能人,若是能将他请来,将军大事可成!”
朱顺呼吸一滞。
对这句话里流露出来的意味,显然是爱了。
他没有说话,在等对方继续说。
“此人名唤廖青,广东顺德人士,颇有些铸造本事!”
“果真?”
“千真万确!”
朱顺心情大好,立刻点点头。
“顺德距离龙川足足六百多里地。”卫渊在心头估算了一下,接着道:“将军可派快马星夜前往。”
“你可愿去?”
听见这路程,朱顺脸色一变。
此时交通极为不便,六百里地若是算上途中歇脚和养马的时间,来回起码得十天,而且这山高路远,能不能遇见对方还是个问题。
卫渊听见声音,重重抱拳。
“小人愿意!”
“知道了,你且先去找邹团长,让他替你安置个住处,歇息一夜明日出发。”
说罢,朱顺向后摆了摆手。
直接往厢房走去。
......
“伺龙大兄,你说此次能寻访到这人吗?”
次日清晨,朱府外的小河边,人头攒动奔忙不休,朱顺望着绝尘而去的几匹快马,向身边的邹伺龙询问。
时下正是采莲的季节。
二人说着话的空闲,边上的人群便开始动了。
“这谁能知道。”
邹伺龙摆摆手,大大咧咧地说道:“要我老邹看,此事还真不确定,来回一千多里的路程,路上都不知得耽搁多少时日,兴许人早跑了。”
“伺龙大兄,你话太密了。”
邹伺龙一点都不忌讳,听见朱顺的声音,他大笑了一声,道:“那边山高皇帝远的,谁知道是个什么情形,要我说,公子就不该让卫渊那小子一同前往!留下这小子,再不济也能临时将作坊给安置出来不是?到时候人请回来,直接就能开炉。”
“大兄,你最近学识渐长!”
朱顺不想听他吵吵,很是随意的夸奖了一句,后者听见自家公子这种嘉奖的语气,当即得意的挺起了胸膛。
又看了看东边的日头。
“公子,该去校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