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青瓷迷局

悉尼当代艺术博物馆的穹顶下,司徒凌霄被林译桥推着挤进人群。这个月来,他跟着留学生体验了冲浪、蹦极、甚至参加了肚皮舞社团,此刻正对着一组青花瓷机械装置发呆——那些缠绕着齿轮的瓷瓶正在自动开合,釉色在射灯下流转出诡异的虹彩。

“霄哥,这叫解构主义!“林译桥举着自拍杆,“拍下来发朋友圈,点赞能破百!“

司徒凌霄后退半步,撞上身后的黄花梨展柜。玻璃震颤声中,他看见袁旗琪正站在三米外,黑色西装外套下露出半截酒红色真丝衬衫,像极了他珍藏的那瓶勃艮第红酒。

“袁小姐?“他脱口而出。

袁旗琪转身时,孙小欣正往客户手里塞名片。那个穿阿玛尼西装的男人突然皱眉:“袁总,你们的对冲模型真能规避90%的风险?“

“基于量子计算的蒙特卡洛模拟...“袁旗琪的解释被司徒凌霄的道歉声打断。

“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司徒凌霄弯腰捡起男人掉落的袖扣,却在触碰到对方鳄鱼皮钱包时怔住——那个钱包的纹路,竟与自己放在酒店保险箱里的碳纤维钱包一模一样。

半小时后,保安室的荧光灯在众人脸上投下青白阴影。客户挥舞着报警回执单:“我这钱包是限量版,全球只有三十个!“

“林先生,我们调取了监控。“保安队长指着屏幕,“这位先生确实在您附近停留过。“

司徒凌霄攥紧拳头,指甲陷入掌心。林译桥急得直跳脚:“我们霄哥是机长!怎么会偷东西!“

袁旗琪突然开口:“林先生,您确定钱包是在博物馆丢失的吗?“

“当然!“客户瞪着她,“就在那个青花瓷装置旁边!“

“不对。“袁旗琪调出手机里的展览平面图,“根据监控,您在14:23经过A区,14:31到达B区。“她在屏幕上划出抛物线,“从A到B需要穿过三个展厅,而您的钱包在14:35被发现丢失。“

“这说明什么?“保安队长凑近。

“概率密度分析。“袁旗琪点开一个数学模型,“假设小偷是随机作案,那么在A区下手的概率是67%,B区23%,中间通道10%。“她转向客户,“但您在A区停留时,身边有三个旅行团,而B区只有我们四个人。“

司徒凌霄突然明白过来:“所以真正的小偷,是在您进入B区后下手的。“

“不可能!“客户拍桌,“我明明感觉有人撞我...“

“撞你的人是我。“司徒凌霄举起自己的钱包,“我们的钱包太像了。“

袁旗琪盯着那个碳纤维钱包,突然想起父亲书房里的同款藏品。她转向保安队长:“麻烦调取B区所有出口的监控,尤其是穿灰色连帽衫的人。“

十五分钟后,一个缩在洗手间的年轻人被揪了出来。当保安从他裤兜搜出鳄鱼皮钱包时,袁旗琪注意到司徒凌霄悄悄松了口气——他的手指还在无意识地摩挲着西装袖口的磨损处。

“袁总,这次是我误会了。“客户讪讪地递出名片,“关于合作...“

“不必了。“袁旗琪微笑着拒绝,“我们公司只服务能控制情绪的客户。“

走出博物馆时,夕阳正将悉尼歌剧院染成金色。司徒凌霄追上袁旗琪:“谢谢你帮我洗脱嫌疑。“

“举手之劳。“袁旗琪将碎发别到耳后,“不过我损失了唯一的客户。“

“真遗憾。“司徒凌霄看着她眼下的淡青色阴影,突然想起自己第一次独自飞跨太平洋时,那种明知前方有风暴却不得不前行的孤绝感。

“要不吃个饭?“林译桥突然插话,“我知道唐人街有家很棒的粤菜馆!“

宋繁星开着特斯拉出现。这个总是穿着卫衣的女孩,此刻套着件oversize皮夹克,烟圈在暮色中划出不羁的弧线。

“宋小姐。“他礼貌点头。

“叫我繁星。“她弹了弹烟灰,“听说你飞机上见过我闺蜜?“司徒凌霄笑了笑,没有直接回答。

饭桌上,孙小欣的格子衬衫与宋繁星的铆钉项圈形成鲜明对比。林译桥殷勤地布菜,却把麻婆豆腐倒进了清蒸鱼的盘子。

“我以前兼职做商务翻译时,认识些香港富豪。“林译桥红着脸说,“他们喜欢投资高科技项目...“

宋繁星突然笑出声:“弟弟,你知道我们做的是什么吗?“

“金融...对冲?“林译桥挠头。

“错。“袁旗琪转动着香槟杯,“我们在驯服概率。“

司徒凌霄看着她眼中跃动的光芒,突然想起驾驶舱仪表盘上那些闪烁的数据流。当飞机穿越湍流时,正是这些数字指引着他穿越黑暗。

饭后,宋繁星载着孙小欣先行离开。司徒凌霄望着她们车尾灯消失在街角,突然说:“需要我帮忙吗?“

袁旗琪挑眉:“机长会做什么?“

“我可以...“司徒凌霄卡住,“帮你们做风险评估?“

袁旗琪大笑起来,笑声惊飞了梧桐树上的鹦鹉:“司徒机长,你知道我们公司的名字吗?“

“繁星数据。“

“错。“她递上名片,“从今天起,我们叫'驯服概率'。“

司徒凌霄看着名片上跳动的荧光字体,突然意识到这个名字背后的野心。他摸出手机,相册里的云海照片被城市霓虹切割得支离破碎。

“明天我要去堪培拉。“他说,“听说那里有个国家气象局。“

“去看云?“

“不。“司徒凌霄微笑,“去学习如何预测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