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三个女人的车站

接下来的拍摄确实很磨人,人一多事端就多,王好为嘴角起了好几个泡。

陆兰新才两天就有些受不了了,偷偷和弟弟说,早知道拍电影是这样子就不来了。

陆成渝想笑,当演员本来就不容易,当好演员更难,人前光彩,人后不知要吃多少苦,全身心的投入就是一种折磨,很多人都出不来的。

朱霖就是天生吃演员饭的,很有灵气的新人,又肯钻研,每天都在进步,王好为越发喜欢她,手把手的教,很快就能正式拍摄了。

陆成渝站在人群后面,看着朱霖对着镜头,当丛姗提出用鸡蛋和她交换文具盒,她抬起了头,表情有些懵,仿佛解题解到一半被打断一般:我是谁,我在哪,谁和我说话?

她的双腮随之有些气鼓鼓的样子,丛姗又重复了一遍,朱霖才从自己的世界走出来,眼神开始变得好奇。

以朱霖现在的水平还无法一下子表达出复杂的感情,王好为导演将之拆开,让她渐进式表达出不在状态、产生好奇、爽快答应等表情,看起来效果很好。

在整部电影里,朱霖只是一个推动剧情转换的配角,但在这些镜头里,她就是主角,是女王!

陆成渝心里一赞,这是成了!

这一串镜头不是一口气拍的,机位会转移角度,王好为叫了一声好,车厢内里响起掌声,陆成渝也用力拍着双手。

朱霖听着掌声,有些懵,有些害羞,有些感激,这一刻,她倒是把复杂情感给表达出来了。

她连忙站起来,微微鞠躬,说着感谢的话,抬起头看到陆成渝的眼睛,抿嘴微微一笑,这是自己的第一次银幕触电啊。

陆成渝对着她轻轻点头,有些感慨,有些骄傲,她的电影生涯在自己推动和见证下,跌跌撞撞的走出了第一步,自己也要开始新的故事了。

他的构思其实是有些基础的,灵感来自铁轨上捡到的鹅卵石,萌发于那晚第一次送朱霖回家,听她聊《一封陌生女人的来信》,由此也想写一个打动人心的爱情故事。

只是后来有些迟疑,他不想触碰知青往事,当收到金建军的来信,想法又开始转变,朱霖走出了第一步,自己也该走出这一步。

故事的架构还是老电影《被爱情遗忘的角落》,荒妮因为见证了姐姐存妮与小豹子因私情被揭破,一个自杀,一个被劳改,至此对异性产生恐惧,将爱情之门紧紧关闭。

陆成渝只想用这个设定,在文艺界还在关注时代变迁、家庭悲欢的时候,这个设定直指个体,如一把手术刀剖出了一名女性封闭的内心,在这个时代是极具突破性的。

接下来,荒妮走出爱情阴影、勇敢拥抱爱情的情节,陆成渝是不想用了。

他嫁接了另一部电影《周渔的火车》,这个电影讲述了一段充满诗意与情感纠葛的故事:

周渔是一个美丽多情、具有艺术气质的女子,生活在南方小镇,每周会乘坐同一列火车去看望她的异地恋人陈清。

周渔的生活因为这段恋情和这趟火车,变得充满期待和浪漫。

但在车轮滚动下,两人开始产生分歧,周渔性格大胆、热烈,陈清心思细腻、懦弱。

周渔在火车上遇到了张强,受到他的纠缠,他性格豪爽、阳刚,和陈清形成鲜明对比,给周渔带来完全不同的情感冲击。

陈清是一位诗人,内心丰富,逃避现实;张强是一名兽医,行事粗鲁,直面现实。

这两个男子极有象征意义,形成鲜明对比,陈清代表着诗与远方,陈强代表着欲望与本能。

两人分别代表了周渔的某一方面情感寄托,但又如一枚硬币的两面,无法同时看到。她徘徊、困惑、挣扎。

她仍然每周坐着火车在两个车站轮转,仿佛情感在流浪,倦鸟不知归巢。

周渔的结局是在一次追寻的路上,火车脱轨而死。

这部电影诞生在2002年,在那时候也是极具文艺气质的作品,挪到现在,其效果更是爆炸式的。

陆成渝想写的就是荒妮、存妮、周渔,这三个女人的情感故事:

荒妮和存妮是一面双棱镜,存妮的爱情如正阳般热烈,反射到荒妮,她被灼伤了,将内心彻底封闭起来。

周渔随之出现,成了荒妮最好的朋友,荒妮发现了她游走于两个男人间的秘密,这件事如果爆发出来,比荒妮带来的后果还要可怕。

荒妮恐慌、害怕,又为好友紧紧守着这个秘密,周渔的内心是挣扎的,荒妮就是双倍挣扎!

荒妮自己没有爱情,她姐姐、最好朋友的爱情就如同两条火链,时时拷打着她的内心。

最后,周渔死于火车脱轨,荒妮的内心世界如烈火焚山,只余一片焦黑。

陆成渝觉得,故事到这个时候就可以结束了,留下的是关于爱情的思考,热烈到将自己殉情的爱情,流浪不知归处的爱情,还是封闭自己彻底杀死爱情,谁个更好?

这个角度比起《一封陌生女子的来信》只描述一个女人至死不悔的爱情,复杂丰富多了,对女性爱情世界的照射,将会迸发出一道让人不敢直视的彩虹。

陆成渝决定模仿《一封陌生女子的来信》的写作技巧。

荒妮是冷静的旁观者,察觉到周渔的可怕爱情,这是直叙;同时,又勾起她对姐姐爱情的恐惧回忆,这就是倒叙,再加上她自己的种种心理,三者交织在一起。

另外,还有周渔的角度,从她的视角去看陈清、张强,由此产生的情感波动,同时,她也在偷偷观察荒妮。

荒妮发现了周渔的内心秘密,周渔也发现了荒妮的内心秘密,两个女人彼此都不知道,直到故事结束,周渔死去。

这个故事其实是三个女人、三条线,周渔是明线,存妮是暗线,荒妮在两条线之间来回跳动,最终绞在一起,三个女人的内心挣扎成了一团无法解开的麻线。

荒妮没有爱情,只有亲姐姐和好朋友的爱情在不断碰撞挤压着她的爱情观,没有爱情又似有爱情。

陆成渝知道,这样的故事写出来,肯定会超越自己以前的作品,在社会上投下一枚震憾弹。

这个时代的人们,根本没有接触过这样直白的爱情故事,何况是三个关于爱情的主题绞杀在一起!

陆成渝决定将小说的名字叫作《三个女人的车站》。

车站是一个很强烈的象征符号,三个女人的情感在车站只是暂时落脚,就如飞倦的鸟儿找了一根树枝歇歇,终将随着火车四处游荡,无着落处。

他真的喜欢以火车作为载体来讲故事,很符合他的铁路工人身份。

如果说《四等小站》奠定了陆成渝在铁路系统的影响力,《三个女人的车站》将会炸出他在文学圈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