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周易》在手 天下我有

袁洪来到羑里城,直入城北,摸黑来到一座独门小院前,捏着隐身诀,穿过墙壁,径直闯入房内。

农历十月份的夜晚,已然能够感受到寒意逼人。

姬昌裹着毯子,跪坐在书桌边,盯着油灯下的竹简发呆。

“嘶···呵···”

寒意袭来,无处躲藏。

姬昌圆润的身体,顶不住寒意侵袭,瑟缩成一团,不时呼出一口口热气喷到手上。

昏暗的光线中,忽然伸出一只洁白如玉的大手,将一块巴掌大小的红色火玉放到桌上。

温润的火玉才一落到桌上,立时有滚滚热浪喷涌而出,驱散寒意。

霎时间,整座房间变得温暖如春。

异变突生,姬昌吃了一惊,猛地抬头看去,就看到一个年轻道人站在自己面前,正满面微笑看着自己。

“吧嗒”一声,毛笔跌落到桌面上,身体下意识向后仰,姬昌仓惶问道:“你是何人?”

袁洪取出一块铜制的官印放到桌上。

“贫道袁洪,乃是大商护国仙师。久闻西伯侯大名,特来拜访。”

见姬昌抬头看向房门,袁洪笑道:“西伯侯不必担心,贫道略施小术,外面的人看不到贫道,也听不到咱们说话。晚上冷,来,烤烤火。”

袁洪说着,将桌上的火玉推向姬昌。

毕竟是见识过大世面的人,姬昌感受到袁洪没有恶意,扔掉身上的毛毯,拿起桌上的官印,略一浏览,便放下官印,站起身拱手拜道:“袁仙师,姬昌有礼。”

礼毕,袁洪坐到书桌对面,盯着桌面上的竹简问道:“西伯侯被困在此处,闲来无事,致力于著书。可是想要推演出一部《周易》出来?”

见袁洪一口说破自己的心思,姬昌暗暗心惊,不敢隐瞒,老实答道:“正是。”

“夏有《连山易》商有《归藏易》。西岐即将大兴,你要推演《周易》,志向不小。”

袁洪一语道破天机,姬昌心中惶恐,急忙问道:“仙师深夜来访,有何贵干?”

“天时已至,《周易》应运而生,也是天数使然。西伯侯不必惊慌,贫道并无恶意。”

安抚过姬昌,袁洪一招手,墙壁边书架上一卷竹简便腾空飞起,落到他手中。

翻开一看,前两卦正是乾坤二卦。

姬昌盯着袁洪手上的竹简,目光闪烁,心中惴惴不安,不知袁洪究竟有何目的。

谁知袁洪翻看一阵,皱着眉头说道:“西伯侯,八卦两两相叠,得出六十四卦,每卦有六爻,合计应该是多少爻?”

姬昌不假思索,脱口而出:“三百八十四爻。”

“没错,应该是三百八十四爻。只是俗话讲得好,阴极阳生,阳极阴生。你来看,乾卦六爻皆为阳爻,纯阳无阴,应当阳极生阴。坤卦六爻皆为阴爻,纯阴无阳,应当阴极生阳。

乾卦上面应当加一阳爻,名为用九,代表阳之极。坤卦上应当加一个阴爻,名为用六,代表阴之极。故此,《周易》应当是三百八十六爻,西伯侯以为然否?”

姬昌面无表情,木雕泥塑般愣了许久,旋即老学究附体,心中的惶恐之情抛飞到九霄云外,对着袁洪纳头便拜。

“多谢仙师指点,的确是我思虑不周。如仙师所言,《周易》应当是三百八十六爻。”

“西伯侯不必客气,《周易》尚未完成,有纰漏也是情有可原。咱们今日相见,也是有缘。贫道适逢其会,便为《周易》做颂诗一首,做开篇之用。”

袁洪说着,左手自桌上拿起两片干净的竹简,右手执笔,手上写着,嘴里念道:“茫茫天数此中求,世道兴衰不自由。万万千千说不尽,不如未济去归休。”

姬昌饱读史书,闻言心中有所触动,感慨说道:“天下大势,浩浩荡荡,世道兴衰,难得自由。我被困在此处,也如世道兴衰一般,难得自由,”

“那是大势,大势不可改,小势可改。西伯侯你被困在此处,乃是小势。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西伯侯当效法天德,自强不息,日后自有脱困之日,还是少说丧气话为好。”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姬昌反复背诵多次,挺起腰杆,对着袁洪又是纳头便拜。

“仙师至理箴言,发人深省,请受姬昌一拜。”

袁洪摆手笑道:“西伯侯不必客气,我也是有感而发。”

“仙师,我能否将这两句至理箴言写到《周易》上?”

“当然可以。”

姬昌大喜,急忙提起毛笔,将这两句至理箴言分别写到乾坤二卦上面。

等姬昌写完,袁洪提醒道:“用九与用六这两爻也要有爻辞,来,我说,你写。用九的爻辞是,见群龙无首,吉。用六的爻辞是,利永贞。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尽管问我便是。”

仙人在场,机会难得。

姬昌急忙拿起桌上的竹简问道:“第十一卦,上为坤卦,下为乾卦。第十二卦,上为乾卦,下为坤卦,这两卦应当如何命名?”

袁洪瞄了一眼,不假思索道:“坤为地,乾为天,第十一卦乃是地天泰卦,第十二卦乃是天地否卦,卦辞和爻辞你来推演。贫道先行离去,明日夜间,再来看你写的对错。天寒地冻,这块火玉留给你做取暖之用。”

随着话音,袁洪身体倏地消失,宛若从未出现过一般。

姬昌呆愣半晌,右手摸到火玉上,灼热滚烫。

再看桌上的竹简,墨黑的字迹仍在。

之前发生的一切不是幻觉,姬昌长吁了一口气。

回想刚刚发生的事情,姬昌放心不下,起身来到床头,自被褥下面取出蓍草,屏气凝神,排除杂念,起了一卦,得出一个乾卦。

目光落到竹简上,姬昌默默念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不绝我姬昌,让我有幸遇到仙师,幸甚至哉。”

随后每隔一天,或是两三天,袁洪便于夜间到来,与姬昌一并推演《周易》。

不知不觉间,这开天辟地以来的第一卷《周易》,已然有四成内容是袁洪所著。

时光荏苒,又是一个春季到来。

二月二,龙抬头之日夜间,东方天际,苍龙七宿的龙角再次显露于夜空。

袁洪与姬昌对坐在书桌两边,看着桌面上装订整齐的竹简。

姬昌右手提笔,左手捏紧拳头,激动问道:“仙师,最后一卦叫什么名字好?”

袁洪笑道:“西伯侯,你的心乱了,最后一卦的名字我早已说过······万万千千说不尽,不如未济去归休。”

姬昌猛然醒悟,左手轻轻一拍额头,提笔在竹简上写下“未济”两个字。

卦名已定,姬昌便着手推演爻辞。

袁洪也不催促,拄着下巴,闭目养神。

不知不觉,临近子时,袁洪猛地睁开双眼,恰好看到姬昌写完最后一个字。

顷刻间,天空中风云变色,凝聚出无边无际的金色祥云,遮蔽星空。

仙音渺渺,七彩光芒映亮夜空。

无量功德落下,凌空分为四份,一份飞往九天之上,三份落到羑里城北,穿透屋顶,分别落到《周易》、姬昌与袁洪身上。

一瞬间,袁洪就觉得混混默默,杳杳冥冥,不知身在何处,知觉与天地浑然一体,前所未有的融洽。

清醒过来,便觉得一股暖流流遍四肢百骸,所有的骨节哔哔啵啵,爆豆般轻微响动,舒畅,通泰。

这种感觉并不陌生,昔日画成后天八卦图时,天降功德,也是这般景象。

功夫不负有心人。

得天道功德相助,袁洪境界突飞猛进,一举成就大罗金仙。

······

天庭之中,瑶池之内,众仙云集。

孙悟通就任南极战神,代理勾陈大帝入主勾陈上宫,玉帝王母给足面子,于瑶池设宴,召集文武百官,为悟通举办就职典礼。

内侍宣读过圣旨,玉帝赐下万神图与华盖云香车给悟通,便宣布宴席开始。

玉帝频频举杯祝酒。

众多神仙,诸多派系,带着这样那样的心思,纷纷向悟通举杯道贺。

悟通来者不拒,没过多久,便喝的酩酊大醉,仰面瘫坐在椅子上。

宫廷乐师换了乐谱,嫦娥领舞,众多仙女伴舞,跳起《翩跹忘忧舞》。

悟通正看得兴起,月老忽然端着酒杯,满面微笑,来到近前。

碰杯过后,悟通一饮而尽,霎时间酒劲上涌,再也坚持不住,醉眼惺忪,仰面躺倒在座椅上。

区区一个猴精,不过金仙境界,也想行驶勾陈大帝职权?

痴心妄想,今日定要叫你当众现眼。

眼里不屑之情一闪即逝,月老回到座位,对上首的符元仙翁使了个眼色,与众多老资格神仙,一起盼着悟通出丑。

太白金星早已看出端倪,暗道这个悟通未免太过不知进退,竟然来者不拒。

喝多之后,坐没坐相,毫无仪态可言。

勾陈上帝怎么弄出这么一个身外化身来?

本尊也不管管?

玉帝王母不动声色,只是频频以眼角余光瞥向悟通。

符元仙翁见火候已到,举杯发动最后一击,笑道:“南极战神,我敬你一杯,祝你·····咦。”

天空中仙音缥缈,沁人心脾,七彩神光裹着金色光束,贯穿重重宫殿,来到悟通上方,灌顶而入。

天道功德突如其来,众多神仙不明真相,齐齐震惊。

乐师停奏,嫦娥与众多仙女停下舞蹈,齐齐瞩目悟通。

符元仙翁目光扫过天空,心中愤恨不已。

这猴头躺在那里,竟然就有天道功德降下。

天理何在?

太白金星瞠目结舌,暗自惊讶,斗战胜神是从哪里躺来的天道功德?

一个就职典礼的功夫,就从金仙躺成太乙金仙了?

众目睽睽之下,悟通坐直身体,睁开双眼,晃晃脑袋,活动一番肩颈,双眼炯炯有神,早没了之前的醉意。

迎着众多艳羡、嫉妒、不解的目光,悟通抬手示意:“不干你们的事,接着奏乐,接着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