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各方反应 阐教谋划(三)
- 封神第一狠人,梅山袁洪
- 道兄来也
- 2985字
- 2025-05-11 19:56:37
女娲宫后宫,女娲躺在七宝云摇椅上,眯着眼睛,一晃一晃,惬意地看着西方。
金宁仙子侍立在一旁,感叹道:“娘娘,我之前还猜测,袁洪为何逆天而行,跑去辅佐殷受?今日看来,他定是早有谋划,利用殷受,以人族气运打压西方教气运。
只是截教究竟与西方教有何仇怨,竟然会使用这种毒计打压西方教?只因为西方教犯下谋逆大罪?”
女娲反问道:“谋逆之罪还不够大吗?一个谋逆大罪已然足矣。其中应当还有些隐情,你若是感兴趣,不妨慢慢探查。”
······
金鳌岛,碧游宫内,通天教主端坐在道台之上,口若悬河,给诸多截教门徒讲解道法。
众弟子听得如痴如醉。
教主正讲的天花乱坠,忽地转动眼眸,撇了眼西方,嘴角微微上扬,旋即目不斜视,专注传道。
······
天庭,灵霄宝殿,朝会之上。
龟灵圣母奏道:“陛下,应龙奏报,白龙一族中,有一条名曰常昊,可以担任河伯之职,请陛下定夺。”
玉帝不假思索道:“准奏。诸位卿家,还有何事奏报?”
太乙真人出班奏道:“陛下,臣前往天牢,劝说玉鼎真人认罪伏法,颇有成效。他愿意将功补过,只是身上伤势严重,须得调养一段时日。”
玉帝满面微笑,颔首应允。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传朕旨意,赐玉鼎真人三花玉露丸三枚,助他调养伤势。”
太乙真人躬身拜道:“臣代师弟谢过陛下。”
“太乙天师免礼。诸位卿家,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众多天神沉默,玉帝退朝。
来到瑶池宫内,见到王母,寒暄几句,玉帝忽地心有所感,与王母不约而同看向西方。
玉帝半晌无语,默默坐到王母身边。
王母感叹道:“好大的手笔,好狠辣的计策。商王乃是凡人,如此毒计不是他能够想出来的,多半是袁洪教给他的。”
“只能是袁洪。朕之前大为不解,袁洪乃是道德高深之士,为何会跑去朝歌做护国仙师?如今一看,果然是大有深意。朕倒要看看,他在朝歌还能干出些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来?嗯,龙吉的事办的如何了?”
王母说道:“之前因为袁洪担任护国仙师,我生怕她到了袁洪身边,受袁洪影响,也去辅佐殷受,便暂时搁置,让她专注修行,等待时机。”
玉帝颔首言道:“如此甚好。大劫之中,走错一步,便是万劫不复。姑且再看看袁洪有何举措,而后再做定夺。”
话说散朝之后,太乙真人没有回天师府,径直出了南天门,穿过九天罡风带,回到乾元山金光洞内。
金霞童子见师父回来,欢喜无限,急忙将太乙真人请进洞内。
金光洞内,只有燃灯道人与文殊广法天尊尚在。
礼毕,太乙真人对燃灯问道:“老师,黄龙师兄和普贤师弟在何处?”
燃灯反问道:“太乙,你在天庭呆了多久?”
“不过两日功夫。”
燃灯道:“天上一天,地上一年。你在天上不过两天功夫,人间已然过去两年。我见你与哪吒一去不回,便判定你们师徒两个遭遇不测,让黄龙和普贤先回洞府。说吧,你与哪吒在天庭有何遭遇?”
太乙真人一五一十,将自己与哪吒,玉鼎真人与青云童子的遭遇,讲给燃灯与文殊广法天尊。
文殊深恨袁洪,愤慨说道:“袁洪不当人子,竟然与天庭相互勾结,构陷你与玉鼎师弟,让你们身陷天庭,不得自由,还拐走哪吒,此仇不共戴天。”
燃灯沉声说道:“文殊,稍安勿躁。我没见过袁洪,却也知道,此人诡计多端,却没有大智慧。太乙,我与李靖有师徒之缘,你不在的这段日子,我已然收下李靖为徒,还让金吒留在他身边,为日后的大战做准备。
我在陈塘关时,听到一个消息。袁洪竟然在朝歌担任护国仙师,殷商气数已尽,他却跑去辅佐殷受,实属逆天而行,自取灭亡,咱们······咦?”
燃灯道人忽有所感,板起脸来,看向西方。
太乙真人与文殊广法天尊一并看向西方。
“呵呵呵······好好好。”
燃灯道人拍着大腿,开怀大笑:“殷受以人族气运镇杀西方教气运,这般狠毒的计策,不是他一个凡人能够想出来的,定是袁洪那厮或是闻仲为他出谋划策。
如此深仇大恨,西方教的两位圣人,岂能与他善罢甘休?你们看着吧,日后西方教必定与袁洪乃至截教,生死相斗,不死不休。”
文殊笑道:“岂不是不用咱们出手,自有西方教的道友仗义出手,惩治袁洪?果然如老师所言,袁洪那厮,只有诡计,没有智慧。”
太乙真人道:“他若是真有智慧,岂会去辅佐殷受?”
燃灯说道:“纵使是诡计,咱们也得小心提防。用不了多少时日,西方教与截教便会大打出手,咱们须得早做准备。文殊,你去陈塘关找金吒,吩咐他依计行事。太乙,你随我去玉虚宫面见掌教。”
燃灯道人定下计策,三人便分头行动。
太乙真人跟随燃灯道人一路西行,来到玉虚宫。
双手捧着玉虚杏黄旗,太乙真人拜倒在元始天尊面前,痛诉种种过往之事,哀声说道:“老师,弟子无能,弄丢了灵珠子,请老师责罚。”
白鹤童子上前,拿走玉虚杏黄旗。
元始天尊面容古井无波,淡淡说道:“胜败乃兵家常事,不要计较一时之得失,你稍安勿躁。你现在天庭任职,不可擅离职守,先回去。你回去之后告诉玉鼎,安心在天庭任职即可,为师稍后自有计较。”
“弟子遵命。”
太乙真人辞别元始天尊,回转天庭。
元始天尊对燃灯说道:“姜尚已然下山,你有何打算?”
燃灯道人答道:“我已然安排门下弟子李靖应劫出世,将来稍加谋划,定能从袁洪身边收回灵珠子。
人间的劫气愈发浓郁,稍有不慎,便会劫气迷心,于大劫之中越陷越深。咱们先看西方教与截教有何举动,而后随机应变即可。”
“善。”
······
话说文殊与燃灯道人分头行动,于陈塘关找到弟子金吒,吩咐一番后便飘然而去。
金吒留在陈塘关,每日与李靖住在野马岭的军营中,一同操练兵马。
数日后,陈塘关北面,来了一行十几个骑士。
为首的乃是一对夫妇,正是张奎与高兰英。
张奎眺望南面的陈塘关,谨慎说道:“护国仙师叮嘱过,李靖脑后有反骨,须得多加小心,我独自一个去宣读圣旨,你们留在此处等我。”
高兰英道:“你更要小心,万万不可大意。”
张奎点点头,翻身下马,施展地行术进陈塘关,来到总兵府,听说李靖在野马岭,便转而来到野马岭军营外,报明身份。
李靖听说有圣旨到来,急忙召集众多将校,在中军大帐升帐,摆好香案,跪接圣旨。
张奎展开圣旨,读道:“诏曰:陈塘关总兵李靖,谋术两全,古今无两,特招尔前往朝歌听用。陈塘关总兵之职,由张奎接任。尔其钦哉,故兹尔诏!”
李靖接过圣旨,浏览一遍,摆放到香案上,疑惑问道:“张总兵,只有你一个来宣读圣旨?”
张奎敷衍道:“还有人马在后方,我嫌他们走的慢,便先行一步赶到。”
李靖略一犹豫,拿起总兵大印,就要交割给张奎,不料身后窜出个金吒,拔出宝剑,一剑砍向张奎。
张奎早有防备,急忙闪避,却慢了一刻,被剑刃划伤左臂,血流如注。
他一拧身钻入地下,倏地逃到帐篷外现身,拔出宝剑大喝道:“李靖,你要造反吗?”
金吒嚷道:“没见过独自一个来宣读圣旨的钦差,你定然是假冒的。
李靖呵斥道:“金吒,不得胡说,圣旨是真的。”
“纵使圣旨是真的,那个昏君倒行逆施,咱们李家也不能再为他卖命。父亲你又何必顾念旧情,为那个昏君效力?
张奎,你听好了,本公子名叫李金吒,今日留你一条性命,你给那昏君带个话,从今往后,我们李家义不朝商。”
“一群反贼,必遭天谴。”
张奎见势不妙,身子一拧,钻入地下,消失不见。
变生肘腋,李靖看着染血的地面,抱怨道:“金吒,朝廷待咱们李家不薄,你为何要莽撞行事,陷我于不忠不义?”
“燃灯老师说过,殷受失德,天下大乱,殷商气数已尽。你不给费仲尤浑行贿,两个奸佞一向看你碍眼。他们岂能容你?父亲你进了朝歌,如同羊入虎口,孩儿怎能让你去?此时不反,更待何时?”
金吒“先斩后奏”,李靖纵使气恼,也是覆水难收,左手握着剑柄抖个不停,咆哮说道:“收兵,回陈塘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