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为何如此?应该如此!

走出临安城,斩断国运之后,袁亲贤忽觉浑身轻松,神清目明。

“或许,我早该走了。”

他步伐轻快,胸中也不觉得憋闷了。

自己在行者身边,偷听这么久,偷偷抄录明泰整理的帝王道。

这一两银子,得来何其不易。

明泰送给了太子,太子视若珍宝,日夜研习。

可自己送给康皇,康皇弃如敝履,束之高阁。

或许,太子贤明,真的能挽大厦之将倾。

可他不愿再等了,他不可能一直守着大康,他将继续自己的寻仙之路,求道之旅。

照拂大康这么多年,恩情皆已还尽。

“仙师,我们去哪?”锦鲤问道。

“我送你去孙家村,我要去完成行者交代的事情。”袁亲贤道。

“你不带着我么?我的福源可以庇护你。”

“你是精灵,又还年幼,该有你自己的生活,以后照顾好自己。”

袁亲贤远离云安城,也不再隐藏,带着锦鲤御风而去。

他本想将锦鲤放入西江,可想到她太年幼了,恐会出意外。

白璃娘娘虽然强大,但他不认识,也无李知蝉那般本事,能请来白璃娘娘,让白璃娘娘照拂。

孙家村偏远,又有西江支流,正适合锦鲤生活。

……

李知蝉再次回到了玉蝉空间,法力依旧无法调动。

他的蝉蜕也带回来了。

“希望下次远游能有收获。”李知蝉闭目,进入沉眠。

李知蝉离开第一年,赵为民有三足金蟾庇佑,果然财运惊人。

他只是照常上朝,途中捡到了一锭银子。

下朝后用这一锭银子去买了一些旧碗,意外跌倒,其中一个碗缺了一角,露出里面的黄金。

他如梦似幻,将黄金卖了高价。

买了香,供奉三足金蟾。

从此之后,他几乎每天不是在捡钱,就是在捡漏。

偶然折一根竹子,便是名贵的玉竹,被权贵高价买走。

他将得来的钱财,部分用来照拂老弱妇孺,部分存了起来。

他没什么经商本事,便去联络雷云留下的游侠儿,请他们出主意。

游侠儿们混迹江湖,不敢言有什么技艺,走南闯北,知道的消息不少。

花费银子,让游侠儿们带着老弱妇孺离开,寻一地安家,可种地,可捕鱼。

短短一年时间,赵为民便有了数万贯家财。

他的名声也传遍云安,权贵士族们也各种打听,他究竟怎么发的财。

和一番打听之后,所有权贵士族,瞠目结舌。

竟然全是意外之财,似受到了上天眷顾一般,走路都能捡钱。

有时候,还能被不知哪来的金银绊倒。

于望月楼附近垂钓,没钓上鱼儿,却钓上来一箱子金银。

李清平除了看医书,有时间也会去给老弱妇孺们看病,皆分文不取。

第二年的时候,赵为民财运更是惊人,寻到一块宝玉,卖出了十万两高价。

十万两太多了,多到权贵士族也为之动容。

这一年冬,北方传来消息,草原二十万大军南下了。

明平带领大军,斩敌过三万,俘虏五万,射杀草原单于。

战争胜利,举国欢庆,康皇既高兴,又忧愁。

因为国库赤字,已经无法足额发放军饷,更别说战胜的奖励了。

康皇大发雷霆,翻出了一位士族罪证,当场下令,抄家灭族。

士族之富有,补足此次军饷,绰绰有余。

可此举,也让士族们人人自危。

不少权贵士族,开始搬迁,离开了云安城。

第四年中,国库再次赤字。

正当康皇将目光落在朝堂,准备再寻一位士族开刀时。

丞相顾文庸,将赵为民财运之事,摆在了朝堂之上。

他们不信什么财运,只信赵为民贪污受贿。

康皇不信赵为民贪污,他虽然多疑,却也清楚,赵为民清正廉洁。

可当他派人一查,赫然发现,赵为民散出去的钱财,已经不下于三十万两白银。

特别是今年,更是散去了十二万两了。

在所有官员,包括康皇惊疑的目光下,赵为民上交国库四十万两白银。

一时间,朝堂震动,康皇也被白花花的银子,冲击的神情恍惚。

可如此一来,也为赵为民引来了大祸。

这么多银子,没有个来源解释,全凭运气?

这解释不通!

康皇特意宴请赵为民,宫中赴宴。

宴席间,康皇询问银子之事,赵为民全都以财运解释。

“朕,也想要这财运!”康皇失去了耐心,冷冷道。

赵为民平静道:“财运缥缈,臣亦是稀里糊涂。”

“朕知晓,你每日会以三柱香,供奉一只蛤蟆。”康皇道:“山鬼杂谈,话本故事,皆有精灵精怪之说,有神异,超凡俗。”

“臣只是觉得那蛤蟆顺眼。”赵为民神色依旧平静。

“他们将朕当成傻子,连你也要将朕当成傻子吗?”康皇愤怒道。

赵为民惶恐跪拜:“陛下息怒,臣真的不知,什么精灵精怪,只是话本故事,陛下万不可当真,那些钱财,其实是臣贪污所得。”

“朕,原本很欣赏你的。”康皇眼中满是失望:“你既然愿意将钱交给朕,为何不能将这财运也给朕?”

赵为民伏地不语。

见状,康皇更愤怒:“他们不听朕的,连你也不听朕的了?!”

“臣贪污百万两银子,死罪。”赵为民沉声道。

“好好好,你既然求死,朕成全你!”

愤怒的康皇,一纸令下,赵为民再次下狱。

被带走前,赵为民伏地哀求:“陛下,那四十万两银子,一定要给明平将军,一定要用在北方战事上啊。”

他之所以拿出银子,是为了北边的军饷。

康皇已经没钱了,士族不能再杀了,他们早已转移了钱财,纵使抄家灭族,也是不够的。

反而,会让大康,彻底陷入混乱。

这两年,他都会攒下一部分钱,就是为了北边缺军饷的一天。

“朕知道!”康皇咬着牙道。

他知道赵为民廉洁,但他太需要钱了。

赵为民一经下狱,权贵士族们像是闻到了腥味的猫儿,第一时间想方设法,去牢中探望,打听生财之道。

哪怕康皇下令,任何人不得看望,可这位康皇,显然高估了自己对牢狱的掌控。

李清平也来了,看着身穿囚服的赵为民,心中不忍:“为何如此?你明明捐赠了四十万两银子。”

“应该如此!”赵为民道:“我一直在等着这一天,只是没想到,这一天来的这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