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乳腺疾病已成为女性第一大疾病,严重威胁着妇女的身心健康。在我国,超声作为乳腺最重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在乳腺疾病的早诊早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超声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乳腺疾病诊疗一体化中的应用不断拓展更新,尤其是超声造影的出现,为应用超声了解病灶微灌注信息,从而使更精准地评估病灶成为可能。尽管乳腺超声造影的应用已有多年历史,相关的研究报道也较多,但一直未形成统一的诊断标准和共识,对其临床应用价值尚存在争议,其临床普及性还远远不足,尚缺乏一本系统介绍乳腺超声造影的专著供参考。

笔者所在单位超声科与乳腺外科10余年来通过多学科合作,在乳腺疾病超声造影的临床应用方面进行了多方向深入研究,摸索出一系列超声造影应用于乳腺疾病诊疗一体化方面的价值和经验。对乳腺可疑病灶的超声造影再评估,从而优化BI-RADS分类,降低不必要的穿刺活检;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超声造影识别与定位;在乳腺癌新辅助治疗超声造影疗效评估及乳腺超声人工智能这四个方面,积累了超1万例病例。同时针对乳腺结节超声造影缺乏统一诊断标准的问题,笔者所在单位提出了乳腺超声造影良恶性病灶诊断预测模型,并通过单中心及多中心前瞻性研究证实了该系列预测模型的有效性。基于这些,笔者萌发了撰写此书的想法,希望把我们的经验和研究成果分享给广大读者,并借此共同推动乳腺超声造影及我国超声医学事业的发展。

本书精选和绘制图片1 000余幅,所有病例资料均筛选自笔者所在单位13年乳腺超声造影数据库及牵头的全国多中心研究数据库,且均有病理结果。多中心研究有来自全国5省7市8家医学中心提供的1 738例病例资料,为期3年完成。全书共分14章,包括乳房的解剖与影像学、乳腺超声造影概述、乳腺超声造影预测模型、乳腺上皮性恶性肿瘤、其他恶性肿瘤、乳腺良性上皮性肿瘤、乳腺其他良性肿瘤、应用乳腺超声造影预测模型漏误诊病例、乳腺X线微钙化的超声造影再评估与靶向活检、乳腺导管内病变的超声造影再评估及靶向活检、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超声造影评估、乳腺癌前哨淋巴结的超声造影识别与定位、乳腺超声影像的人工智能,以及超声造影对乳腺外科临床诊疗的价值,全方位介绍了乳腺疾病超声造影。同时,在前期出版的电子图书《乳腺超声造影诊断图谱》的基础上,对部分内容和图片进行了更新和增补,新增了“乳腺导管内病变的超声造影再评估及靶向活检”和“乳腺X线微钙化的超声造影再评估与靶向活检”等内容,使读者能全方位、多维度地了解乳腺超声造影的应用。

本书的顺利完成,离不开参加多中心研究各位医师的辛勤付出和奉献,得益于笔者所在单位乳腺外科、放射影像科和病理科长期与我们的密切合作,使得13年乳腺超声造影之路一直坚持走下来,并在临床应用中生根发芽,造福于广大患者。同时,还要感谢所有在乳腺超声造影之路上提供帮助和付出的老师和同仁们,以及为本书的编写和出版提供无私帮助的朋友们。

尽管各位编者在本书的编写中付出了极大努力,但一些少见的乳腺病理类型由于数据库中没有实际病例或超声造影资料没有纳入本书,一些病例病史欠完整,超声二维图像较少,都是本书在编写过程中的遗憾和不足。且限于编者学识和经验的局限,书中难免有疏漏和错误之处,恳请各位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批评指正,您的建议和意见将是我们宝贵的财富。

罗 俊 陈 琴 岳林先

2023年5月于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