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界传奇之路
第十二章:京都年味里的拼搏
1994年的寒假来得格外早,图书馆窗外的梧桐树已落尽枯叶,寒风卷着碎雪掠过走廊。他裹紧洗得发白的蓝布棉袄,兜里装着苏晴塞给他的粮票——姑娘听说他要留在京都过年,特意为他淘换的。
“林宇,真不跟我们去新发地批发市场帮忙?“室友赵阳扛着铺盖卷问,“我二叔的水果摊缺个秤手,日结二十块呢。“
林宇摇摇头:“不了,我答应苏晴给她弟弟辅导英语。“其实真正的原因他没说——新发地离学校二十里地,来回车费就得两块,够他吃三天食堂。
京都的腊月,国营商店门口排着买年货的长队,售货员用铁夹子夹着钞票在头顶的铁丝网上来回滑动。林宇攥着苏晴给的粮票,在副食店买了二斤富强粉,准备自己包饺子过年。经过天桥时,他被一张褪色的招工启事吸引:“诚聘临时搬运工,日薪十五元,包两顿馒头。“
“同志,这活还招人吗?“林宇试探着问仓库门口的工头。工头上下打量他单薄的身板,“能扛两袋面粉走一里地不?“林宇咬咬牙:“能!“当天下午,他就跟着货车去了通州粮库。
腊月二十七的傍晚,林宇从粮库回来,棉袄肩头磨出了毛边。路过学校传达室时,李大爷喊住他:“小林,有你电报!“林宇拆开一看,是父亲发来的:“家中安好,勿念。枣树苗已买,开春就种。“他鼻子一酸,想起去年此时,自己还在帮家里给枣树修枝。
苏晴家的电话在这时响起。“林宇,明天来我家吃年夜饭吧。“苏晴的声音带着欢快,“我妈说要包三鲜馅饺子。“林宇望着窗外飘起的雪花,想起苏母上次看到他时冷淡的神情:“不了,我在学校食堂吃。“
年三十清晨,林宇被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吵醒。他摸黑起来,把昨天买的面粉揉成面团。案板是从实验室借来的,菜刀是找食堂师傅借的。当他把包好的饺子下进铝锅时,门缝里突然塞进一张纸条——是苏晴的字迹:“我在图书馆后面等你。“
雪地里,苏晴裹着红色羽绒服,怀里抱着个铝饭盒:“我偷偷煮了鱼,还热乎呢。“她的鼻尖冻得通红,“我妈说你要是不嫌弃,就去我家看电视。“林宇刚要开口,远处传来苏母的呼唤:“晴晴,该贴春联了!“苏晴冲他吐了吐舌头,转身跑开。
林宇回到宿舍,就着咸菜吃了饺子。楼道的电话铃响了起来,王宇抄起电话,电话那头传来王教授的声音:“速来系办公室,有急事。”
“他赶到时,王教授正在整理教案:“小林,我这里有个去海南考察的机会,是关于股份制改革的调研。“他推了推眼镜,“不过得自己解决路费。“
林宇的心猛地一跳。1994年是中国证券市场的关键年,海南正掀起股份制改革热潮。但去海南的火车票要四十多块,相当于他半个月的伙食费。“我...我考虑一下。“他嗫嚅着。
回到宿舍,林宇翻出藏在褥子底下的铁皮盒。里面有卖旧书攒的387块,还有辅导苏宁赚的120块。他数了三遍,终于下定决心:“去!“
大年初二清晨,林宇揣着借来的介绍信,登上了南下的绿皮火车。车厢里挤满了去海南淘金的人们,他在硬座底下铺了张报纸,蜷着身子睡了一夜。对面的中年人抽着劣质香烟,兴奋地谈论着“琼民源““STAQ系统“。
抵达海口时,林宇被扑面而来的热浪惊呆了。这里的街道上跑着日本进口轿车,广告牌上写着“房地产热““股票认购证“。他找到王教授推荐的南海研究所,一位戴金丝眼镜的研究员接待了他:“我们需要整理1993年海南股份制企业年报,这是资料。“
接下来的半个月,林宇每天泡在研究所的资料室里。他发现,尽管海南的股份制改革走在全国前列,但许多企业存在账目混乱、股权结构不透明等问题。当他把这些发现写成报告时,研究员拍着他的肩膀说:“小伙子,你这报告能当内参了!“
2月28日,林宇带着调研报告回到京都。火车经过广东时,他看到沿途的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厂房顶上的红旗在风中猎猎作响。这趟海南之行让他眼界大开,也让他更加坚定了投身商业改革的决心。
回到宿舍,楼道的公共电话响了起来。林宇接起电话,里面传来苏晴的声音:“我去粮店找你,他们说你辞职了。”不待林宇回答,“我妈喊我贴春联,我明天去学校找你。”苏晴就挂断了电话
当天晚上,林宇在日记里写道:“1994年的春节,我在京都和海南之间奔跑。这一年,中国的经济改革进入深水区,而我的人生,也即将翻开新的篇章。“他不知道的是,就在他南下的这段时间,苏晴的父亲通过关系,已经为女儿安排了毕业后去工商银行工作的机会。
接下来的日子里,林宇开始为新学期做准备。他利用在海南学到的知识,撰写了一篇关于股份制改革的论文,获得了王教授的高度评价。苏晴也经常来找他,两人在图书馆一待就是一整天。
3月15日,林宇收到了研究所寄来的信。打开一看,里面是他的调研报告复印件,还有一张汇款单——150元稿费。他攥着汇款单,眼睛湿润了。这虽不是他挣到的他赚到的第一笔钱,却是他用大学所学知识赚到的第一笔钱,更是对他能力的认可。
当天晚上,林宇请苏晴去学校门口的小饭馆吃饭。“庆祝你拿到稿费!“苏晴举起搪瓷缸,里面是两块钱一瓶的北冰洋汽水。林宇笑着碰了碰她的杯子:“也庆祝我们认识一周年。“
新学期开始后,林宇变得更加忙碌。他不仅要完成学业,还要筹备自己的创业计划。
然而,当他把这个想法告诉苏晴时,姑娘却犹豫了:“林宇,创业风险太大了。我爸爸说,工商银行的工作很稳定...“林宇握住她的手:“苏晴,我知道你担心什么。但这是我的梦想,我想试试看。“
苏晴看着他坚定的眼神,终于点了点头:“好,我支持你。“她从包里拿出一本《公司法》,“这是我在书店买的,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