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回四合院,入学

“嚯,你这行李够大啊!很重吧?来,我帮你!”说着,就要上前帮石毅提包袱。

“不用,没多重,我自己来就行。”

石毅一把将包袱拧下来,然后推着自行车向着院内走去。

阎埠贵没有再上前,再上前就不是帮忙了,那是抢劫。他也就是占个小便宜,给别人帮个忙要点好处,犯法的事,他可不敢。

如今可是新世纪了,干这种事的人,基本都被送去“发家致富”(过个节就几十上百亿)了,他感觉还能为国出点力,不想提前“躺平”!

“这小子有些难搞,警惕心太强,不太好接触的样子。”阎埠贵呢喃一声,摇了摇头,就关上了大门,回前院去了。

而石毅也回到自家的西厢房,此时四合院还没有接电,因为国家刚刚成立,电力稀缺,加上抗鹰援朝战争的影响,电力资源优先供应军工企业等单位。

至于改善居民生活条件,暂时还顾不上,所以现在普通老百姓大多还是煤油灯照明,只有少数才使用电灯。

石毅推开门,从包袱中掏出了一根蜡烛,这是在救助站王姨给的。

点上蜡烛,屋里有了点光亮,虽然并不明亮,但也够用了。

将自行车推进来,支在一旁,关好门,就提着包袱找了个干净的位置,在地面铺起了床。

没办法床没买,将就着睡地铺吧!

他兄妹俩也不是什么娇惯的人,四处讨生活的时候,风餐露宿都不是问题,更不用说在可以遮风挡雨的房子里打地铺了。

小丫头也异常兴奋,跑过来给石毅帮忙,一顿收拾后,两兄妹躺进被窝里。

“哥,这以后就是咱们的家了吗?”小红趴在石毅的怀里问道。

“对啊!咱们以后就住在这个院子里,这西厢房就是咱们的家。

而且,你雪茹姐姐店铺附近还有咱们的一个院子,等有时间了,我带你去看看!”石毅揉了揉着小红的头,说道。

小红抬起头,水汪汪的大眼睛闪烁着疑惑的光芒,对石毅问道:“哥,那咱们怎么不去雪茹姐姐那边住啊?那样我还能和雪茹姐姐一起玩!”

石毅摇了摇头,认真的说道:“红红已经六岁了,到了该上学的年纪了,明天就要送你去上学。

住这边,就是因为学校就在这附近。”

“上学?能不去吗?我不想离开哥哥。”小丫头听到上学,并没有和别的小朋友前期一样,因为一直跟着石毅,基本没分开过,所以对石毅很是依赖。

她也听别人说过,学校里有很多的小朋友,可以和小朋友一起玩,但她还是不想和哥哥分开。

“傻丫头,不上学可不行!放心吧,哥哥也要去上学,除了上课的时间,哥哥会陪着你的。”石毅温柔的说道。

“嗯!”

“好了,不早了,赶紧睡吧!”说着,石毅吹灭了蜡烛,想了下明天需要办的事情。

先是去学校把入学手续办了,然后就是买床和生活用品,这也很重要,现在学校还没有学生吃饭的食堂,中午一般都是家长送饭,或是回家吃饭,距离远点的,自带饭菜,让老师帮忙热一下。

他可不希望饿着肚子上课,所以明天锅碗瓢盆,米面粮油都要买齐。

最后有时间就去陈雪茹那边的院子瞧瞧,没时间就算了。

盘点好明天要做的事情后,也放空思绪,开始休息,很快就沉沉睡去。

……

翌日清晨

石毅睁开双眼,看了看天色,天刚蒙蒙亮,院子里已经有人烧火做饭了,也能听到不少人说话的声音。

他也连忙起身穿衣服,同时拍了拍小丫头,让她也起床,准备出去吃点饭,然后去办理入学。

两兄妹去院子里打了点水,洗了个脸,然后就带着户口和军管会开的入学证明,推着自行车出了四合院。

现在的城市户口还是很好办的,现在的农村户口会有口粮分配,一般嫁进城里的妇女也不愿转变城市户口。

但等到明年下半年,开始吃粮本了,情况才会变化,办理城市户口会变得越来越困难。

到了五八年,想要从农村户口转变成城市户口,首先你就得有城市的正式工作,没有,那是根本办不了。

吃粮本,让许多娶了农村女人的家庭,日子过得十分艰难,毕竟孩子的户口是随母亲的。

粮本不够吃,就只能去买溢价粮了,听名字就知道,这不便宜,所以这些人的日子就很艰难。

简单的在路边摊吃了个早饭,石毅带着小红就向着红星小学行去。

距离确实不远,没多长时间就到了。

走到大门处,对门口站着的中年说道:“叔,我是来办理入学的,这是军管会领导给我开的证明,还有我的户口。”

石毅将自己证件,交给那位中年汉子,这人很有精气神,一眼就能看出出身部队,只不过右手缺了两根手指。

中年汉子诧异的看了石毅一眼,军管会很少会管这种事啊!一般都是孩子家长来找学校。

接过证件看了起来,户口还好,但看到军管会开的证明时,手顿时一颤。

证明没什么,只是说石毅的天资出众,要尽可能的教导成才,这种如同家长般的话语。

真正让这位退役老兵在意的是,证明下方的签名。

上面写着三个大字,秦**。

中年人深深地看了石毅一眼,将户口和证明递了回来。

“跟我走,我带你们过去。”说完,就向着里面走去。

有着门卫大叔的带路,很快就来到办理入学的地方,有着证明和户口,办理的速度也是很快,应该是军管会打过招呼了。

没多长时间,石毅童鞋就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一年级小学生,而我们的小红童鞋,则因为年龄的原因,未能和哥哥成为同学,而是进入了育红班,进行长达一年的学习,等到七岁时,才可进入一年级,进行更高层次的学术研究。

办理完入学手续,交了学费75000元,小学25000,育红班50000。

石毅就带着小红出了学校,向着前门街道而去。

买东西还是找陈雪茹来帮忙的好,人家怎么说也是土生土长的四九城人,再加上长期做生意,肯定比他自己瞎转悠要快,东西的质量也能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