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总署高兴啊

尽管与来时的轻车简从相比,此次返程还押解着物资,但没耽误赶路速度。

因为比起来时人多势众,眼下全员武者,最低七品,是以赶路速度反而飞快。

路上,安坐白马上的言安回想着这次行走江湖……

“兜兜转转走了一个多月,最后河东行省的地界也没去。”

“河西的治所府城也没去成。”

“倒是见了不少江湖势力的实际生态,这个世界的江湖根本看不到侠骨柔情,只有脊骨尽碎。”

至于天灾……河西和北辽的天灾已经消弭,只是天灾带来的影响才开始。

河西河东在春季突发大旱,其影响至少会持续到明年。

因为河西河东这两大行省是目前大吕唯一能一年播种两季小麦的区域。

春季大旱,导致去年播种的冬小麦收获锐减,部分底层老百姓已经流离失所。

而春小麦又因大旱不得不延迟播种,再加上已经饿死了一批人,现下实际情况比较复杂。

北辽行省的雪灾看似是短期影响,受灾时直接冻杀大量百姓,可后续影响同样很久。

即便从绝对宏观层面看,这场暴雪会有利于北辽行省今年的耕种与收成。

可,短时间内失去大量劳动力,在这种时代,有很大可能会引发系统性崩溃。

这也是朝廷会突然决议在渭城附近就地修剪一座新城的缘故,其目的是接收北辽行省的灾民。

而且还考虑了承载力,通过选址让河西行省充当一层过滤器。

总之,实际陆陆续续持续了三个多月的天灾大约能在大吕的史书上留下几行字……

“天元十九年春,河西河东大旱,大饥,流民载道。

北辽暴雪,寒甚,人有冻死者。

江南大水,漂没田庐,民多溺死。”

当然,兴许留下的会是另一笔记载……

“时大灾,帝之救灾善政,泽被苍生,功在社稷,使天下归心,为盛世之基奠定矣。”

“……”

…………

…………

酉时一刻,言安一行百余人回到渭城,之后言安单人独骑当先回到武卫东司驻地。

东司第一千户所公署衙门

言安径直来到三楼的千户署厅,敲门入内后,一丝不苟的颔首拜见:“卑职拜见千户。”

见到言安,于进当即笑呵呵的走出大班桌迎前两步:“则成回来了,快坐。”

上下扫量一眼风尘仆仆的言安,于进不住摇头赞叹:“则成一路多有劳顿,辛苦了。”

言安连道:“为我武卫办事,不辛苦。”

说话间,于进掏出他珍藏的茶叶,给言安泡了杯茶:“我马上命人送晚膳过来,则成不介意一块吃吧?”

见言安点头,于进这才接着说:“你传递回来的消息很关键。”

“我去总署拜见了左副指挥使大人,林国公竟然数次命人残害你残害我武卫同僚……”

“总署特着锦衣卫再次提审所有被押送回来的江湖中人,人证物证俱在,罪不容诛!”

“指挥使大人奏请圣上,一个时辰前,我武卫四司一同去查抄了林国公府……”

武卫衙门的膳房随时都有人在准备,所以下人很快送来了丰富的晚膳。

于是,趁着边吃边喝,于进罕见的向言安说明了前前后后所有事情。

譬如当代林国公抗旨不遵,被司礼监随堂大太监废掉,押解听候发落。

譬如林国公府护院首领竟隐藏武者境界,名为四品,实为三品,被大太监身边的普通老头一掌击毙。

譬如……

林国公不仅是开国27公爵,初代林国公在高祖皇帝微末之时便已追随,真正跟着高祖皇帝从零起家。

高祖皇帝亦曾留下口谕,除非林国公谋反叛乱否则与国同休。

此事连于进之前都没听闻过,林国公的后代也不敢天天嚷嚷,毕竟先祖与高祖皇帝的情分说多了容易淡。

所以,最初圣旨都只是要查抄林国公府,皇帝并没有要直接赐死林国公,更没有要除爵灭族。

最后,于进叹道:“圣上震怒,将林国公贬为庶人,林国公一系尽皆收入大牢,命锦衣卫严查到底。”

林国公这个公爵是没了,不过当代林国公暂时还能在大牢里活几天。

之后锦衣卫指定会恰到好处的查出林国公府叛国谋反的证据。

高祖皇帝的面子当今圣上已经给过好几次了,不然林国公早死了。

当今圣上也不可能一点脸面都不要,被几次三番挑衅。

说完这些,于进笑了起来:“则成啊,这一下在总署面前又露脸了,总署高兴啊。”

“北司和西司并合想查抄林国公府,整个武卫都被牵扯进去,拖拖拉拉个把月,搞得满城风雨。”

“现如今还是靠你提供的罪证才终于办了林国公。”

闻听此话,言安微笑回答:“是千户运筹帷幄,提前示意,则成才有机会抓到他们的马脚。”

“还是你心细手快。”于进再次摇头直言赞叹,“你看西司和北司差点把我武卫的脸面丢了个干净!”

说到这,于进特地靠近言安,压低声音讲:“指挥使大人此前告假半月有余,都没去上朝。”

言安:“……”

他只是默默听着,并没有多嘴说什么为指挥使大人分忧乃卑职职责所在这种话。

………

正事说完,于进主动提了句:“木源宗的事,你跟我仔细说说。”

言安一五一十的禀报了具体内容。

末了,言安坦言:“我知道千户您嗜武如命,就让木源宗将所有东西都置换成了同等价值的武道资源。”

具体数额此前通过信使鸟早已禀明。

是个很可观的数目,以于进在武卫的权责,若是操作得当,甚至有望培养出一个五品武者。

于进直接表态:“是跟过高祖皇帝的人,也不能因为过去一点小摩擦就不让他们来渭城驻点。”

“这事我批允了,让他们派人来渭城即可。”

言安再次点头,他只用负责牵线搭桥,具体事情他都不用过手,无需额外操心。

稍顿,言安又说:“此次卑职前去追责京域、北辽的江湖势力,共计剿灭4个宗门,收缴了两车武道资源。”

说着话,言安从衣袍内衬掏出几本古籍:“有几样我抽出来没有登记在册。”

“一为神木门开宗祖师的武道心得原本。”

“一为某个小宗意外所得的一份特殊秘技,我观之头晕目眩。”

“一为某个小宗一份三品巅峰宗师的亲笔日记原本。”

一一介绍完,言安指着最后的几本古籍:“这是木源宗特地贡献的木源功原本,是一门很有潜力的地阶功法。”

“木源宗开宗祖师的亲笔日记原本、木源剑原本。”

据言安仔细推演,秘技价值虽然不菲,但价值最高的应该是神木门开宗祖师的武道心得原本。

其内大约是其个人通往二品的经验。

只是,一来练武委实很看天赋,二来经验有浓厚个人属性,并不通用。

以至于神木门守着这东西几百年日日翻夜夜看也没再出过任何一个二品,连三品都没。

最后,言安满是认真的讲说:“我觉得这些古籍应该交给合适的人来收藏。”

摩挲着古籍斑驳的封皮,于进心里全是沉甸甸的满足感。

他很快表示:“则成啊,我观你现在最缺五品炼体灵物,特地用我的权责给你兑换了三份。”

“要尽早完成五品的炼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