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产教融合是培养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端所需的素质高、专业技术全面、技能熟练的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的重要方式,也是我们教材体系建设的重要依据。

2022年11月上旬,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公安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在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已成为汽车产业发展趋势的当下,政策的利好更进一步地推动了产业的健康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我国具备组合驾驶辅助功能的乘用车销量达288万辆,渗透率提高至32.4%,同比增长46.2%。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数据显示,到2025年,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仅汽车部分新增产值将超过1万亿元;到2030年,汽车部分新增的产值将达到2.8万亿元。智能网联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推进了产业端对人才的需求,根据教育部等三部门联合印发的《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未来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人才缺口为103万人,智能网联汽车人才缺口为3.7万人,汽车行业技术人才、数字化人才非常稀缺。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作为汽车、电子、信息、交通、定位导航、网络通信、互联网应用等行业领域深度融合的新兴产业,院校在专业建设时往往会遇到行业就业岗位模糊、专业建设核心不清等情况。在政策大力支持、产业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为满足行业对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专业人才的需要,促进中职、高职、职教本科类院校汽车类专业建设,特编写本教材。

本教材围绕智能网联汽车相关专业“岗课赛证”综合育人的教育理念与教学要求,采用“学生为核心、能力为导向、任务为引领”的理念编写。在对智能网联技术技能人才岗位特点、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校—省—国家”三级大赛体系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分析出岗位典型工作任务,进而创设真实的工作情景,引入企业岗位真实的生产项目,强化产教融合深度,从而构建整套系统化的课程体系。

本教材分为六个能力模块。能力模块一为“对车联网技术的认知”,通过介绍车联网基础概念、车联网技术的发展历程、车联网技术应用领域等知识点,帮助学生完成对车联网技术的初步了解;能力模块二为“对车联网系统架构的认知”,讲授了车联网拓扑结构、车载网络通信系统、车联网相关传感技术与定位技术等内容;能力模块三为“对车联网通信关键技术的认知”,讲授了车联网通信标准体系、车联网专用短程通信技术、移动蜂窝V2X通信技术;能力模块四为“对车联网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的认知”,讲授了车内网数据采集技术、车际网数据传输技术以及车联网大数据处理技术;能力模块五为“对车联网安全与隐私保护的认知”,讲授了车联网安全体系架构、车联网信息安全认证技术、车联网隐私保护技术等内容;能力模块六为“对车联网场景建模与仿真的认知”,讲授了车联网交通测试场景及相关法规、V2X典型应用场景建模与仿真、车联网在高级场景的应用等内容。

本书由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徐艳民、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李克宁、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郑道友主编;行云新能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吴立新、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邱今胜、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周世琼、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郭付来、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王飞仁、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王道勇、行云新能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周晨旸、行云新能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刘祥磊参与编写。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本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尚存在欠缺,欢迎广大读者予以批评指正。

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