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的图书馆总是格外安静。林小满坐在靠窗的位置,面前摊开的数学练习册已经半小时没有翻页了。她咬着笔帽,盯着那道三角函数题,字母和数字在眼前跳来跳去,就是不肯组成有意义的式子。
“又在和数学搏斗?“
一个熟悉的声音从头顶传来。林小满猛地抬头,看见陈默站在那里,怀里抱着几本漫画书。阳光透过他身后的窗户洒进来,给他整个人镀上一层毛茸茸的金边。
“你...你怎么在这里?“林小满下意识合上练习册,却把铅笔碰掉在地上。
陈默弯腰捡起铅笔,轻轻放在她面前:“周末我一般都来这里。“他指了指图书馆角落的漫画区,“那边有全套的《灌篮高手》。“
林小满眨了眨眼。在她的印象里,转学生陈默总是独来独往,课间不是睡觉就是涂涂画画,没想到居然会在图书馆遇见他。
“谢谢你的笔记。“她小声说,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练习册边缘,“虽然...我还是看不懂这些题。“
陈默歪头看了看她面前空白的练习册,突然拉开对面的椅子坐下:“哪道不会?“
“啊?不、不用了...“林小满慌忙摆手,“我不想耽误你看漫画...“
“反正我也看完了。“陈默随手把漫画书放到一边,伸手拿过她的练习册,“三角函数?这部分确实挺烦人的。“
林小满屏住呼吸。陈默靠得很近,她能闻到他身上淡淡的墨水味,还有阳光晒过棉布的味道。他的睫毛在阳光下几乎是透明的,随着眨眼的动作轻轻颤动。
“你看,“陈默拿起铅笔,在草稿纸上画了个圆,“把单位圆想象成一个钟表,sin和cos就是指针在x轴和y轴上的投影...“
他的笔尖在纸上滑动,画出的线条干净利落,不像林小满自己总是画得歪歪扭扭。更让她惊讶的是,陈默的讲解方式和李老师完全不同——没有复杂的术语,而是用各种奇怪的比喻:三角函数是钟表指针,方程是迷宫,解题就是找到出口...
“明白了吗?“陈默停下笔,转头看她。
林小满这才发现自己一直盯着他的侧脸看,赶紧移开视线:“有、有点懂了...“她犹豫了一下,“你讲得比李老师好。“
陈默的嘴角微微上扬:“因为我也是学渣。学渣最懂学渣的痛点。“
“真的吗?“林小满惊讶地睁大眼睛,“可是你的笔记...“
“那是我的独门秘籍。“陈默压低声音,像在分享什么了不起的秘密,“把数学想象成游戏就好懂了。比如这道题,就像在打boss,你得先找到它的弱点...“
他说着说着,突然发现林小满正目不转睛地看着自己,顿时有些窘迫:“呃...我是不是说得太抽象了?“
“不,很有意思。“林小满轻声说,“从来没有人这样给我讲过数学。“
两人之间的空气突然变得有些微妙。陈默清了清嗓子,重新拿起铅笔:“那...我们再看看下一题?“
窗外的阳光渐渐西斜,图书馆里的人越来越少。林小满惊讶地发现自己居然做完了半套练习题,而且大部分答案都是正确的。这是从未有过的事情。
“我...我好像真的懂了。“她看着最后一题的答案,声音里带着难以置信。
陈默伸了个懒腰:“看吧,你不是学不好数学,只是没找到对的方法。“他看了看手表,“已经五点了,图书馆要关门了。“
林小满这才注意到窗外已经染上暮色。她匆忙收拾书包,心里涌起一股奇怪的失落感。
“那个...“走出图书馆时,她鼓起勇气开口,“下周...你还会来吗?“
陈默停下脚步,转身看她。夕阳给他的轮廓镀上一层金边,睫毛在脸上投下细长的阴影。
“嗯。“他点点头,“每周六下午我都在漫画区。“
“那...我能继续请教你数学题吗?“林小满感觉自己的心跳加速,“不会耽误你太多时间的...“
陈默突然笑了,那个笑容让他整张脸都明亮起来:“好啊。不过有个条件。“
“什么条件?“
“你得借我看看你的日记。“
林小满的脸一下子涨得通红:“那、那不行!“
“开玩笑的。“陈默笑着摆手,“条件是你要告诉我你为什么选文科。我看过你的语文作文,写得那么好,为什么不去当作家?“
这个问题让林小满愣住了。她低头看着自己的鞋尖:“因为...文科不用学太多数学。“
这个回答让两人都沉默了一瞬。然后陈默突然笑出声来:“这理由太真实了。“
他们一路走到公交站,聊着学校的琐事、喜欢的书和音乐。林小满惊讶地发现,这个在班里几乎不说话的转学生,私下里居然这么健谈。更让她惊讶的是,自己居然能和一个人聊这么久而不觉得尴尬。
“你的车来了。“陈默指了指进站的公交车。
林小满犹豫了一下:“谢谢你今天的帮助。“
“不客气。“陈默双手插在口袋里,“下周六见?“
“下周六见。“她点点头,转身上车。
透过车窗,林小满看见陈默站在原地,直到公交车驶出站台。她摸了摸书包里的练习册,嘴角不自觉地上扬。那种熟悉的虚无感似乎暂时退去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轻盈的期待。
接下来的几天,林小满发现自己开始期待数学课了。她尝试用陈默的方法理解那些公式,虽然大部分时候还是云里雾里,但至少不再是一片空白。课间,她会偷偷观察坐在教室后排的陈默,看他专注画画的样子,或者趴在桌上睡觉时微微颤动的睫毛。
周五放学时,林小满正在收拾书包,一张纸条突然从她的课本里飘出来。她疑惑地打开,上面是一行潦草的字迹:
“明天图书馆,别忘了带三角函数那章的练习题。——陈默“
林小满赶紧把纸条塞进口袋,生怕被别人看见。她的心跳得厉害,像是揣了个不安分的小动物。
周六中午,林小满站在衣柜前犹豫不决。她平时去图书馆都是随便穿件T恤和牛仔裤,今天却试了三套衣服都不满意。最后她选了一条浅蓝色的连衣裙,这是妈妈去年生日给她买的,一直嫌太少女没穿过。
“今天怎么打扮这么漂亮?“妈妈在厨房里探头问道。
“去、去图书馆。“林小满结结巴巴地回答,“可能...可能会遇见同学。“
妈妈意味深长地“哦“了一声,没再追问,只是往她书包里多塞了一盒自制饼干。
图书馆里,陈默已经坐在老位置,面前摊开着几本参考书。看到林小满走过来,他明显愣了一下,目光在她裙子上停留了一秒。
“你今天...不一样。“他轻声说。
林小满感觉脸上一热:“就...随便穿的。“
陈默点点头,没再说什么,但嘴角微微上扬。他推过来一本打开的练习册:“我找了几道典型题,先做做看?“
这一次的学习比上周顺利多了。林小满渐渐跟上陈默的思路,甚至能提出自己的疑问。休息时,她从书包里拿出妈妈准备的饼干。
“要尝尝吗?我妈做的。“
陈默拿起一块,咬了一口,眼睛顿时亮了起来:“好吃!比便利店卖的好吃多了。“
看着他满足的样子,林小满忍不住笑了:“你喜欢的话,下次我再多带点。“
“那说定了。“陈默又拿了一块饼干,“作为交换,我保证把你教到数学及格。“
“真的吗?“林小满睁大眼睛。
“当然。“陈默认真地说,“不过你得配合我。首先,别再对自己说'我数学就是不行'这种话。“
林小满低下头:“可是...“
“没有可是。“陈默用铅笔轻轻敲了敲她的额头,“你知道吗?我小学时数学也超烂,直到有个老师告诉我,数学不好不是因为笨,而是没找到对的方法。“
“后来呢?“
“后来我发现把数学当成画画就好懂了。“陈默在草稿纸上随手画了个坐标系,“看,这个抛物线多美,像不像飞鸟的翅膀?“
林小满望着纸上的曲线,第一次发现数学公式中蕴含的某种美感。她抬头看向陈默,发现他正专注地看着自己,目光柔和而温暖。两人的视线在空中相遇,时间仿佛静止了一瞬。
“我...我去还本书。“林小满突然站起来,椅子发出刺耳的声响。她匆忙走向书架区,心跳如鼓。
书架间的通道安静而幽深,林小满深呼吸几次,试图让自己冷静下来。她不明白为什么一个眼神就能让自己如此慌乱。正当她伸手去拿架子上的一本参考书时,另一只手也同时伸了过来。
“啊!“她吓了一跳,转身发现陈默就站在身后,距离近得能感受到他的呼吸。
“抱歉,吓到你了。“陈默后退一步,“我只是想找这本《数学之美》给你看...“
林小满接过书,两人的手指不经意间触碰,一股微小的电流似乎从接触点蔓延开来。她迅速缩回手,书却掉在了地上。
两人同时弯腰去捡,头不小心撞在一起。
“痛...“林小满捂住额头。
“对不起!“陈默慌张地去查看她的额头,手指轻轻拂过她的刘海,“没事吧?“
那一瞬间,林小满感觉全身的血液都涌向了脸部。陈默的手指温暖而干燥,触碰轻得像羽毛。她抬头对上他的眼睛,发现他的耳尖也红得厉害。
“没、没事。“她结结巴巴地说,赶紧站直身体。
陈默也直起身,清了清嗓子:“那个...我们回去继续做题?“
“嗯...“
回到座位上,两人之间的气氛有些微妙。林小满努力集中精力在习题上,却总忍不住回想刚才那个意外的触碰。而陈默讲解时也比平时多了一些不必要的停顿和咳嗽。
太阳西沉时,林小满已经完成了两套练习题,正确率让她自己都感到惊讶。
“进步很大。“陈默检查着她的答案,“照这个速度,下次月考及格应该没问题。“
“真的吗?“林小满眼睛亮了起来,“如果真能及格,我...我请你吃一个月的饼干!“
陈默笑了:“那说定了。“他看了看窗外,“天快黑了,我送你到公交站吧。“
走在傍晚的街道上,两人之间的距离比来时近了些。林小满偷偷瞥了一眼陈默的侧脸,发现他也在看她,两人赶紧各自移开视线。
“下周...“在公交站等车时,陈默突然开口,“除了数学,能给我看看你写的其他东西吗?比如...作文什么的。“
林小满惊讶地看着他:“你想看我的作文?“
“嗯。“陈默点点头,“语文课上老师念的那篇,我很喜欢。你写得...很真实。“
公交车进站的声音打断了他们的对话。林小满上车前,回头对陈默说:“下次我带来给你看。“
回家的路上,林小满把额头贴在车窗上,回想着今天的点点滴滴:陈默讲解数学时专注的眼神,意外触碰时指尖的温度,还有他说喜欢她作文时认真的表情。那种熟悉的虚无感似乎被什么东西填满了一些,变得不再那么令人窒息。
她打开书包,拿出日记本,在新的一页上写道:
“今天,我第一次觉得数学也许没那么可怕。因为有人告诉我,学不会不是我的错,只是还没找到对的方法。他看数学公式的眼神,就像我看喜欢的书一样充满热情。这让我想起圆周率π——无限不循环的小数,永远算不尽,却蕴含着宇宙的规律。也许人生也是这样,看似杂乱无章,实则自有其韵律。而今天,我似乎触摸到了那个韵律的一角...“
写完后,林小满轻轻抚摸着日记本上那个银色的π符号,嘴角不自觉地上扬。窗外,街灯一盏盏亮起,像是为她指引着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