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纳米风暴

苏远凝神感知,源星地表上那股微不可察的“微风”正在悄然扩散。

那些由曙光文明突袭舰释放的未知物质,透明无色,数量庞大,每一个比尘埃还小。

随着它们有意识的运动下,不断朝着四面八方扩散而去。

“纳米机器人,这种精细化的武器需要极高的技术水平。”

“曙光文明的技术储备比预想的要高。”苏远心中一沉。

这些纳米机器人好似拥有快速的自我繁殖能力,在接触到源星上的物质之后,立刻爆炸式的增长。

地面上,所有树木,流水,土地等等全都快速风化消散,很快,一股狂风呼啸着,朝着领地的工业联合体渗透而去。

这些狂风全都是由纳米机器人组成,它们能够渗透物质表面,分解关键结构,甚至侵入能源系统,悄无声息地瘫痪目标。

自我复制、能量吸收、精准拆解等等,就在这短短的时间内,这些微型机器人就已经展露出许多功能。

而它们的首要目标显然是天启领地的工业心脏——那些昼夜不息的电磁冶炼炉、工厂,无人生产线等等。

狂风呼啸,速度超过了音速,在空气中发出强烈刺耳的摩擦声。

很快,这些纳米狂风就跨越了层层防护进入到了工业联合体附近,周围的武器系统根本无法探测到这些纳米尺度的存在。

如果不是苏远的意识洞悉一切,面对拥有这种技术的曙光文明,人类根本就不可能是对手。

“难怪大灾变前,人类的科技设施会悄无声息就被全部破坏。”

苏远的思绪总算贯通,之前他一直有些困惑,曙光文明是如何做到不引起任何注意,就同步破坏全球范围的设施。

现在想来,纳米机器人的渗透早在大灾变发动前夕就侵入人类文明内部了,在最后,全部发作下,自然无法抵挡。

“开启电磁屏障防护,同时开启领地所有护罩。”

很快,一座座巨型工业联合体的外层开始闪烁微弱的蓝色光芒,电磁屏障形成了一道无形的防护网,试图阻止这些微型杀手的入侵。

不过面对纳米尺度的敌人,领地目前的技术手段干扰有限。

随着纳米狂风呼啸而过,领地外围的武器系统全都纷纷停止运转,内部的一切结构都被渗透破坏。

雷达上却连敌人的丝毫信息都没有显示。

呲——

关键时刻,一道巨大的护罩以工业联合体为中心,飞速扩张开来,很快就将其全部笼罩防护在内。

这是由护罩塔出产的能量护罩装置,以聚变塔产出的微型聚变装置为能源核心,生成的能量护罩具备高强的防护性。

纳米狂风没有停歇,毫不犹豫地就与眼前忽然出现的能量护罩相互碰撞。

呲,呲——

纳米机器人与能量护罩的碰撞在源星地表掀起了一场无声的较量。

刺耳的电弧声此起彼伏,护罩表面闪烁着无数细小的火花,仿佛亿万只微型掠食者在疯狂啃噬。

苏远的意识牢牢锁定在这些纳米机器人上,感知到它们在接触护罩的瞬间,试图通过高频振动和分子级分解突破能量屏障。

然而,聚变塔供能的护罩异常坚韧,短时间内竟将这股纳米风暴死死挡在外围。

“护罩塔还是挺给力的。”

苏远心中松了一口气,刚刚他差点按耐不住,准备凝聚能量将这些微观机器人全部覆灭。

不过好在护罩塔出产的护罩装置很是给力,即便是如此难缠的纳米狂风也被阻挡了下来。

而且有着微型聚变装置的持续性能源供应,短时间内,这些纳米机器人对工业联合体无法造成太大的威胁。

纳米风暴被工业联合体的能量护罩死死挡住,短时间内无法突破,狂风般席卷的微型机器人在护罩外翻涌不休。

它们在受阻后并未停下,而是迅速改变策略,朝周围的生物环境扩散而去。

源星地表的植被、河流、土壤,甚至空气中的微生物,都成了这些纳米机器人的新目标。

它们以惊人的速度分解有机物,树木迅速枯萎化为尘埃,河流干涸,土地龟裂,一片生机盎然的生态系统眨眼间变得荒芜。

纳米机器人不仅破坏物质,还通过吸收环境中的能量进一步自我复制,规模愈发庞大,宛如一场无声的瘟疫。

“它们想摧毁领地的生态基础,切断我们的资源补给。”

苏远思绪紧锁,意识到曙光文明的意图。

若任由纳米机器人肆虐,天启领地的生存环境将彻底崩塌,工业联合体即便暂时无恙,也难以长期支撑。

看来必须立刻阻止这场生态浩劫,不过,该怎么才能消灭这些看不见的存在呢?

苏远不由陷入了苦思冥想之中,这些极度难缠的存在,确实想不出什么很好的应对策略。

“既然护罩塔出产的护罩装置对其有效,那就用护罩编织成一张护罩网。”

忽地,苏远心中灵光一动,他迅速调动天启领地的无人机群,携带小型护罩装置,飞向纳米机器人肆虐的区域。

无人机精准定位,按照苏远的意识指令,在源星地表的上空迅速展开,宛如一张无形的大网,逐渐覆盖住那些狂风般席卷的纳米机器人。

“启动护罩网,收拢。”苏远意识一动,指令瞬间传递。

嗡——

无数小型护罩装置同时激活,蓝色光芒在空中交织,彼此连接,形成了一张密集的能量护罩网。

护罩网如同渔网般,从四面八方开始收缩,将纳米机器人群困在其中。

纳米狂风原本肆意扩散,此刻却像是被无形的力量束缚,翻涌的势头逐渐减弱。

碰撞之处,火花四溅,刺耳的电弧声响彻地表,仿佛无数微型掠食者在网中挣扎,却无济于事。

“缩小包围圈,压缩它们的活动空间。”

无人机群精准协作,护罩网的范围不断缩小,纳米机器人被挤压在越来越狭小的空间内。

最终,纳米狂风被彻底困在一个直径不足百米的球形护罩空间内,翻腾的微型机器人再也无法扩散。

“真是难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