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一根鸡腿,我就当什么都没发生
- 火红年代:从拒绝拉帮套开始
- 起名太难受了
- 2092字
- 2025-05-18 23:39:11
赶到大队部时,宴席还没开始。
英子她爹孙七星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解放前在县里的饭馆做过几年的学徒,学了几手做饭的手艺,是村里公认的大厨。
此刻他正系着围裙,在临时搭建的灶台前忙活着。
院子的大铁锅里烧着水,铁锅上方架着个铡刀的东西,孙七星抓起块面团,把面团塞到铡刀上的洞里,然后把铡刀落下来,用铡刀把上的木块盖住洞。
随后一屁股坐在铡刀把上,双手扳住铡刀床的下缘,上下用力,使劲一压,面条就从铡刀床下的洞洞里漏出来,一个不落的落在了沸腾的锅里。
这种做面条的方式在此时的陕北很是普遍,县里做饸络面的国营饭馆也是这么做的。
不管是原身,还是李平安,早就对这种做面条的方式见怪不怪了,没有丝毫的惊讶。
但这种用屁股做面条的方式,却让周英男这些从首都来的知青却看得目瞪口呆,八个知青无一例外地全都围在灶台边,眼睛瞪得溜圆。
“天呐!这也太神奇了,我第一次知道,除了手之外,屁股也可以做饭”扎着麻花辫的魏谷云发出了惊呼。
王芝芝也是咋咋呼呼的夸赞道:“劳动人民的智慧果然是无穷无尽的,这种高效率做面条的方式都能想得出来”
周英男蹲下身,仔细研究着这个简易的饸饹床:“这个设计太巧妙了,利用杠杆原理,把全身的重量都转化成压面的力量,方便好用”
正在用他那缺了半颗牙有些含糊的话语和孙七星商量,想要亲自坐上去试试的林志远,听到自己女神周英男的话后。
立马将话头接了过来,竖起大拇指,用着深以为然的表情说道:“伟人教导我们,要虚心向劳动人民学习,这种传统工艺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智慧,确实值得我们好好研究”
话接得确实漂亮,可惜就是有些含糊,腔调有些怪异,让听到的人忍不住发笑。
去过最远的地方也就是县里的孙七星,哪经受过这种夸赞,被夸得满脸通红,屁股上的动作更加卖力,压面条的速度越来越快,都快出现残影了。
屁股上的动作不停,孙七星红光满面的跟几个首都来的知青吹牛:“这算啥,在额们陕北,大人小孩都会使,额们陕北的婆姨们,只要面够,一个人一天能压出来好几百斤面条,那速度比机器还快”
瞅着一大把年纪了,还跟小孩一样,被姑娘一夸,就恨不得把牛皮吹破的孙七星,李平安忍不住摇了摇头。
正吹着牛的孙七星,恰好看到刚进来的李平安,为了证明自己所言不虚,连忙招呼道:“平安来了,快来给知青同志们露一手!”
被突然点名,李平安当时就是一愣,这什么跟什么啊,我哪会那玩意,你吹牛别带我。
“七星叔,我不会啊,从小到大就一直在上学,没怎么用过饸饹床子”
迎着众人的目光,李平安连忙摆手拒绝,这玩意不管是原身还是现在的李平安,以前都没用过,是真的不会用。
“作为陕北的爷们,怎么能说不会呢,从小到大这么多年,看都能看会”孙七星从饸饹床跳下来,不由分说地把李平安往饸饹床前拽:“来来来,让知青同志们看看咱们陕北汉子的本事”
李平安被推搡着来到饸饹床前,看着沸腾的铁锅,更是连连摆手:“孙叔,我真不行...”
这玩意离着铁锅那么近,一个搞不好,大腿就要跟铁锅来个亲密接触,李平安的棉裤可遮不住脚踝。
要是真来这么一下,那不得熟了?
在来的路上被李平安整了一下,连牙都磕断了的林志远,看到李平安这副窘迫的样子,立刻明白了他是真的不会。
看了眼火烧的正旺的灶台,又看了眼死活不愿意上的李平安,林志远眼珠子一转,马上想到了一个报复回去的好主意。
只见肿着个脸的林志远,用他那含糊不清的声音,阴阳怪气的挤兑了起来:“哟,咱们的陕北汉子连个饸饹床都不会用?该不会是假把式吧?连家乡的手艺都不会,这人我看....怕是给陕北爷们丢脸喽!”
林志远拖长语调,嘴角挂着半是挑衅半是幸灾乐祸的笑,肿起的腮帮子让这话漏着风,却清晰的传入到所有人的耳中。
面无表情的扫了眼阴阳怪气的林志远一眼,心眼有点小的李平安在心里默默的记下了这笔账,等着有机会再还回去。
没有搭理上蹿下跳的林志远,李平安琢磨着怎么才能摆脱眼前的窘境。
正当李平安打算不给孙七星面子,直接走人时,一旁的周英男帮着李平安解了围:“七星叔,锅里的面条是不是差不多了”
孙七星这才从上头的状态下清醒,顾不得跟李平安拉扯,连忙拿起灶台边的长筷子,麻利的开始搅拌起锅里的面条。
顺利摆脱孙七星纠缠的李平安,趁机退到一旁,感激的看了周英男一眼,冲着对方点点头,没有过多停留,快速的朝着窑洞内走去。
走进窑洞内,大队长孙有粮正在和支书王德贵聊着什么,看到李平安进来,俩人先是一愣。
孙有粮率先开口问道:“平安娃,你不在家里吃饭,咋跑大队部来了?”
李平安没有直接回答孙有粮的这个问题,而是看向了一旁的王德贵,似笑非笑地问道:“王支书,听说今天给BJ知青准备了接风宴?“
被李平安这么一问,知道自己这事办的不地道的王德贵,尴尬的抽着烟锅,不敢去看李平安。
用人的时候,就笑脸相迎,用完以后,连顿饭都不让吃,这要是传出去,是会被戳脊梁骨的。
一口烟吐出去,王德贵将烟锅在鞋底上磕了磕,尴尬的说道:“有粮啊,平安娃是额叫来的,人家平安也是知青嘛,这一大早的还跟额去公社接了人,晚上理应让人吃饭”
支书都这么说了,孙有粮也没说什么,跟李平安打了声招呼,便出去查看晚饭准备的怎么样了。
等人离开,李平安笑呵呵的伸出一个手指:“德贵叔,你这事办的不地道,一根鸡腿,我就当什么都没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