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檐角铜铃惊客梦

陈平安是被瓦当上的铜铃声惊醒的。

他最后的记忆停留在财务部加班夜,键盘上粘着冷掉的咖啡渍。此刻却有冰凉的青砖硌着脸颊,霉味混着线香直往鼻子里钻。睁开眼,先看见半幅褪色的青缎门帘,暗纹织着“明镜高悬“,边角还沾着几点朱砂——像是哪个醉吏泼洒的印泥。

“陈贴写还魂了!“尖细的嗓音刺得耳膜生疼。三个戴方巾的脑袋凑过来,当中那个塌鼻梁正往他脸上喷唾沫星子:“装什么死?赵司吏让你卯时前核完夏税账,这都日上三竿了!“

陈平安撑起身子,左手按到滩半干的墨汁。面前是张龟裂的柏木桌,堆着竹简与账册,最上头那本《万历四十年丁银簿》的蠹痕里,分明爬着只活生生的书虫。他猛地掐住虎口——疼,不是梦。

“聋了不成?“塌鼻梁踹翻条凳。陈平安条件反射摸向西装内袋,却抓了把粗麻布衣襟。突然,余光瞥见砚台下压着半页残纸,密密麻麻记着:

“七月初三,收吴乡绅耗羡银十五两

七月初五,王主簿寿辰随礼八钱

七月初七,打点驿丞用茶银二两...“

这不正是他昨夜做的行贿数据分析表?只不过Excel表格换成了蝇头小楷,饼状图化作朱砂圈点。

“李头儿消消气。“陈平安沙哑开口,喉头还残留着拿铁咖啡的幻觉甜腻。他学着古装剧里的姿势拱了拱手,顺势将残纸扫进袖袋:“我这就誊账。“

塌鼻梁嗤笑着甩门而去。陈平安望向漏窗外的天井:青苔漫过石阶,穿褐色短打的杂役正用木斗量米,米粒从豁口淅淅沥沥洒落——这手法他在菜市场见过,摊贩称鱼时也这样漏斤短两。

他忽然起身,带翻了陶土笔洗。混着朱砂的污水漫过账册,将“吴乡绅“的名字泡成团血雾。廊下传来惊呼时,他早已蹲在米仓后,看准杂役换班的空档,把半截竹片卡进量斗豁口。

次日寅时,陈平安被拽到赵司吏跟前。黑檀算盘劈头砸来时,他闻见对方袖口的沉香味——和财务总监用的那款“乌木之韵“香水惊人相似。

“敢动老子的量斗?“赵司吏的胖脸涨成猪肝色。

“司吏明鉴。“陈平安伏低身子,露出后颈——这是他在宠物店学来的示弱姿态,“那竹片卡得巧妙,每斗少漏半合,一旬能多攒三石米。“他顿了顿,“正够给司吏书房添张花梨木榻。“

算盘珠子的脆响停了。赵司吏的靴尖挑起他下巴:“倒是颗七窍玲珑心。“甩来的户房钥匙划破脸颊,“往后仓廪司的账,你跟着王书办学。“

陈平安叩首谢恩时,舌尖尝到血锈味。他知道自己押对了——昨晚翻烂的《仓律》里写着,仓官贪墨多在“鼠雀耗“做文章,而动物世界纪录片早教过他:控制损耗量,才能让偷粮看起来像自然损耗。

暮色爬上户房窗棂时,他摸出袖袋里那页残纸。茶水洇开的“吴乡绅“三字旁,不知何时多了行朱批:“此子可用,然需断其羽翼。“字迹竟与赵司吏的批红一模一样。

铜铃声又响了,这次混着打更人的梆子。陈平安望向檐角晃动的铜铃,突然发现铃舌上刻着行小字——那是他穿越前正在核算的上市公司股票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