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回家
- 重生不拍电影还能干嘛?
- 冰汤圆真好吃
- 2023字
- 2025-06-07 00:01:08
杀青当晚,整个剧组都沉浸在欢乐喜庆的气氛中。
李杨包下一个饭店包间,两桌人,在包间里面喝的那叫一个天昏地暗。
谁来都不好使。
杀青宴席就是这样,无论是演员,还是导演,这是整个剧组不辞辛劳的成果,理应享受这种庆贺。
张灿同样喝那叫一个胡吃海喝,轮庄,吹瓶什么都来!
上次休息之间喝过一次,本来还有些克制。
现在张灿直接不装了,直接摊牌,敞开肚皮喝。直接把一众剧组老人喝拍手称快,纷纷竖起大拇指。
到底是年轻的身体啊,这么使劲折腾,都能恢复的很快,看来还是得时刻注意养生。
有好身体,就得修养,不能等到不行才修养,到那个时候,你就是想都有心无力了。
李杨找了间隙,拉上张灿,两人碰了一杯,说道:“戏也拍完了,这次主要跟你说事。”
张灿抿了一口啤酒,有些苦,笑道:“你说,李导,我听着。”
李杨喝了一口啤酒,说道:“接下来就是剪辑的事情,这个你当演员的不用担心,但你是投资人,我得和你说明白。”
“咱们这个片子,你知道,题材肯定走不了院线,播不了,审核那关就过不了。”
张灿当然知道,因为这部电影,为此李杨还被封禁了三年,不准拍电影来着,他早有这个心理准备。
李杨眼神有些涣散,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继续说道:“我拍这部电影的初衷就是想拍,哎,你说我有什么大志向,我可不敢当。只是个力所能及的人做点分内的事情,赚钱只是顺带。赚钱说早了,这片子能不能赚钱都还另说,你要做好亏本的准备。”
张灿不禁莞尔,洒脱说道:“如果李导只是来和我说这些的话,那我可就不接受了。”
“怎么?”
张灿迎着李杨不解的眼神,正色说道:“我投资李导这电影,最开始也没想着赚钱,纯粹是相信李导你这个人!”
此言一出,李杨顿时有些不知所措,痴呆片刻。
随即主动给张灿满上,两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两人一饮而尽。
这杯酒下肚,李杨明显有些畅快了。
张灿咧嘴笑道:“之前李导说,走卖版权的路子,李导你是不是想走电影节的那边?”
李导明显有些意外,没想到他一个大一新生居然懂这些,回头一想,这些都不知道的话,北电就该没落了。
这种常识性的问题。
李杨没有否认,既然不能常规走线下,要想回本,那么只有走国外电影节卖版权的路子,万一还能吸猫碰上死耗子,得个奖,名利双收!
张灿继续问道,“走哪个电影节?”
李杨说道:“柏林!”
张灿不可置否的点点头,他自然知道盲井走的柏林国际电影节。
但也只能走柏林!
欧洲三大电影:戛纳国际电影节、柏林国际电影节、威尼斯国际电影。
这三大电影节,是全世界电影人的狂欢盛宴!
实际这三大电影节也有着偏好的区别。
戛纳国际电影注重商业和艺术,影片的创新性,被誉为“天才电影的集合地!”
柏林国际电影节青睐政治和社会现实题材,喜爱揭露社会现实,人性等反思影片。
威尼斯电影则是喜欢严肃艺术类电影,鼓励具有开创性先锋性实验性的主题。
所以说,这三类电影节,最适合他们这部片子的只有柏林电影节!
张灿端起酒杯,虽然知道结果如何,但是依旧诚心祝愿道:“那我就祝李导旗开得胜,争取得个大奖回来,我能跟着沾点光。”
李杨笑呵呵,喜不胜收,说道:“承我们阿灿的好话了哦?”
说罢,两人再次相视一笑,一饮而尽!
…..
第二天,当整个剧组还在沉睡时,张灿已提前向李杨告别,踏上了最早一班开往家乡山城的火车。
后续的杂事,李杨自然得一手包办。
至于片酬,昨晚喝酒之际,张灿便推辞了,只半开玩笑地说道:“等拿了奖卖了钱,多分我点就行。”
李杨见状,也没强求。
这位不仅是自己戏里的主演,更是背后的投资人,或许真不差这点钱?
毕竟在他眼里,张灿俨然就是个不差钱的富二代。
不过,客套归客套。
李杨还是郑重承诺,要是真能得大奖、卖好价钱,定会给他多分一些。
上了火车,一路向西。
自从八月底开学,张灿国庆节没回,紧接着投入拍摄,转眼已近十一月中下旬。离家快三个月,思乡之情犹如潮水。
2002年的绿皮火车,其拥挤与漫长,不言而喻。
张灿没带什么东西,只带了些零钱和换洗衣物。
就算有小偷光顾,也偷不出什么值钱的东西。他索性爬上卧铺,倒头就睡。
这两个多月的剧组生活,早已榨干了他的精力。同车厢的乘客几乎没见他下过铺,他就这么一路昏睡,直到终点。
下了火车,张灿没给爸妈打电话,直接在路边拦了辆摩的,直奔家门。
他家就在山城市区。当熟悉的单元楼出现在大院门口时,一股难以抑制的激动猛地撞上心头——归心似箭!
这是刻在他骨子里的习惯,两世为人,从未改变。
只要拍完戏,他必定第一时间回家。只有那个熟悉的地方,才能最快地洗去角色的影响,让他真正出戏。
“老汉儿!老妈!是我,开门开门!”
张灿敲着门喊道。
门内立刻响起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防盗门“哐当”一声打开,露出两张写满惊喜的中年面孔,眼角眉梢都溢满了激动和喜悦。
对于这个独生子女家庭而言,还有什么比远行的儿子突然归家更让人高兴的事?
没有!
张永军一把接过儿子肩上的背包,刘萍则笑容满面地拉过张灿,仔仔细细、上上下下地打量着,生怕他瘦了,晒黑了。
父母能给予的关心,往往就浓缩在这最朴素的细节里。
这份看似简单的惦念,带着点令人心酸的笨拙,却也包裹着最熨帖人心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