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慈宁宫夜问藩事 川芎汤避答锋芒

承乾宫炕洞里的乌鸦铜扣还透着寒意,窗纸就被三更的梆子声震得发颤。苏研捏着那三根带血腥味的乌鸦羽毛,忽听得阿槿跌跌撞撞撞开房门,鬓角的雪花化在汗湿的脸上:“小主!慈宁宫的秦公公来了,说太皇太后召您即刻觐见...“

夜风卷着雪沫子灌进走廊,宫灯在风雪中晃成条火线。苏研将羽毛塞进妆奁暗格,指尖划过吴之鼎留下的玉扳指——那上面的“吴“字在烛光下泛着青黑,像极了孝庄太皇太后龙头拐杖上的包浆。她摸出袖中备好的川芎天麻汤,药香混着龙涎香的余味,在寒夜里格外刺鼻。

慈宁宫的暖阁烧着银丝炭,却压不住空气中弥漫的药味。孝庄斜靠在铺着白狐裘的宝座上,银发用赤金扁方松松绾着,看见苏研时,浑浊的眼睛突然亮了亮:“这么晚了还让你跑一趟,可是惊着了?“

苏研跪地时,注意到孝庄右手总不自觉地按着眼角——那是偏头疼的老毛病。她将汤碗举过头顶,药香顺着热气散开:“奴才给太皇太后炖了川芎天麻汤,治头风最是见效。“孝庄接过汤碗的手指节突出,银镯子在烛火下晃出冷光:“你倒是贴心,比那些只知道送珠宝的丫头强。“

秦公公捧着茶盏退出去时,苏研听见门轴发出极轻的“吱呀“声。孝庄用银匙搅着汤药,忽然开口,声音轻得像怕惊醒什么:“哀家听说,今儿个宜妃在翊坤宫闹着要寻死?“

“是。“苏研垂眸盯着金砖缝里的积雪,“奴才笨手笨脚写错了药方,连累宜妃娘娘受罚,心中甚是不安。“孝庄突然笑起来,笑声里带着痰音:“写错?哀家看你是算准了宜妃那点贪心。“她放下汤碗,龙涎香的烟雾在她脸上绕出层朦胧的纱,“哀家再问你,若是平三藩的事用得着你,你当如何?“

这话像块冰砣子砸在金砖上。苏研猛地抬头,撞进孝庄鹰隼般的目光里。窗外的风雪突然变大,吹得檐角铁马叮咚作响,那声音混着远处更夫的梆子,敲得人心头发慌。平三藩是眼下最棘手的朝政,孝庄竟会问她一个后宫贵人?

“奴才...奴才不懂。“她慌忙叩首,额头抵着冰凉的青砖,“奴才只读过几本医书,连《女诫》都背不全,哪懂什么军国大事。“孝庄的拐杖在地面上点出个坑,老太后的目光像刀子似的刮过她的发顶:“你当真不懂?还是不敢懂?“

“奴才是真不懂。“苏研攥紧了袖中的金梅花针,针尖隔着帕子刺得掌心发疼,“太皇太后近日忧思过重,偏头疼的老毛病又犯了吧?方才那碗川芎天麻汤里,奴才特意加了三钱蔓荆子,清利头目最是管用。“

暖阁里突然静得能听见炭盆爆响。孝庄盯着她叩在地上的后脑,忽然伸手,用拐杖挑起她的下巴。那龙头拐杖的雕花硌得她生疼,却看见老太后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你啊...比哀家想的更聪明。“

苏研看见孝庄眼角的皱纹舒展开,那是种看透人心后的释然。她忽然想起苏麻喇姑说过的话:“太皇太后这辈子最怕两种人,一种是不懂装懂的蠢人,一种是懂却装不懂的聪明人。“而她现在,正在做第二种人。

“起来吧。“孝庄收回拐杖,端起汤碗一饮而尽,“宜妃那点事,哀家心里有数。你管好自己的承乾宫,别沾那些不该沾的药。“她顿了顿,从袖中摸出个锦盒,“这是哀家赏你的,拿着吧。“

锦盒里躺着支羊脂玉簪,簪头雕着朵含苞待放的金梅花。苏研接过时,触到玉簪上残留的体温,和孝庄方才握过的汤碗一样温热。“谢太皇太后赏赐。“她福身时,注意到锦盒衬里绣着的暗纹——那是孝庄年轻时最喜欢的缠枝莲,和慧妃宫里的萨满图腾截然不同。

“回去吧,雪大。“孝庄闭上眼睛,右手又按上了眼角,“秦公公会让人送你回去。“苏研退出暖阁时,看见苏麻喇姑候在廊下,手里捧着个暖手炉:“小主慢行,太皇太后说您方才那碗汤熬得好,明儿个还让您送。“

雪粒子打在慈宁宫的宫灯上,映出苏麻喇姑鬓角的白发。苏研接过暖手炉,那温度透过锦缎传来,竟和四阿哥攥着她手指时的触感有些相似。“姑姑,“她忍不住开口,“太皇太后...她刚才问平三藩的事...“

“小主只需记住,“苏麻喇姑打断她,声音压得极低,“太医院新来的学徒里,有个叫吴明的,是吴之鼎的远房侄子。“这话像根针戳破了窗户纸,苏研猛地想起吴之鼎留下的玉扳指,和德嫔那枚刻着“吴“字的长命锁。

回承乾宫的路上,秦公公提着的灯笼在雪地里投下长长的影子。苏研望着那影子,忽然明白孝庄问政的深意——老太后不是真的想让她参与平三藩,而是在试探她的野心。当她用医理避开锋芒时,孝庄便知道,这枚棋子不会轻易越界。

刚跨进承乾宫,阿槿就捧着件狐裘冲出来:“小主,您可算回来了!方才太医院张院正派人送来了这个...“木匣里躺着半张药方,上面是吴之鼎的笔迹,写着“乌头配鹿血,可致心腹剧痛,与风寒症状无异“。药方底下压着张字条,是张景和的字:“吴明已被宜妃买通,小主要当心。“

夜风吹过宫墙,带来远处翊坤宫隐约的哭喊声。苏研摸着袖中孝庄赏的玉簪,那金梅花的雕纹在月光下闪着冷光。她突然想起孝庄说的“别沾那些不该沾的药“,恐怕不只是指砒霜和乌头,更是指朝堂上的那些“毒药“。

“小主,您看这是什么?“小蝉从门缝里捡起个纸团,展开来是用朱砂画的乌鸦,旁边写着行小字:“三日后,永和宫见。“苏研捏着纸团,指尖的温度将朱砂晕开,那颜色像极了孝庄汤碗里的川芎汁。

炕洞里的鸽血红宝石在黑暗中闪了下光。苏研将纸团塞进火盆,看着它化作灰烬,忽然明白孝庄那句“你比哀家想的更聪明“背后的意思——这深宫里的聪明人,从来不是能算出几步棋的人,而是知道何时该装作看不懂棋盘的人。

而三日后的永和宫之约,究竟是德嫔的试探,还是吴明设下的陷阱?孝庄赏的金梅花玉簪戴在发间,却像根无形的针,提醒着她每一步都走在刀刃上。雪越下越大,承乾宫的宫灯在风雪中明明灭灭,映着苏研握簪的手,指节因用力而泛白。

--------------------------------------------------------------------------------

【慈宁宫·暖阁暗语】

孝庄(闭目养神,指尖摩挲着龙头拐):那丫头…倒是个会藏锋的。一碗川芎汤,三钱蔓荆子,句句说医理,字字避锋芒。(睁开眼,精光一闪)比那些嚷嚷着要为皇上分忧解难的蠢货强多了。

苏麻喇姑(递上暖手炉):主子慧眼。只是…她袖中那枚金梅花针,寒光可有些刺眼。

孝庄(接过手炉,嘴角微勾):有刺才好。哀家赏她那支金梅玉簪,就是要看看,她到底是朵识趣的梅花,还是根扎人的刺猬。(看向窗外风雪)平三藩这盘棋,可容不下自作聪明的棋子。

苏麻喇姑(低声):吴明那边…

孝庄(目光转冷):饵已经下了。就等鱼儿…和背后的渔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