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准备出发
- 穿越宋青书,我有BOSS模板
- 学涂
- 2074字
- 2025-06-26 12:47:51
张三丰出关后,详细地了解了这段时间发生的事。
然后同意了宋远桥等人的请求,同意他们前往武家庄。
允许宋远桥等人,用武当派的任何一门武功换取《一阳指》。
并告诉他们,必要的情况下,可以强行换取。
之后张三丰单独留下了宋青书。
对他夸奖并叮嘱了一番。
之所以没有奖励,是因为能给的早就给了。
宋青书从小就是按照武当派第三代掌门人来培养的。
这点从原身的待遇就能看出来。
武当派的各种核心武学,包括绝学全都毫无保留地传给了原身。
至于为什么原身不会,张三丰的绝学级内功《纯阳无极功》。
那是因为原身不想学这种需要保持童子身,才能发挥最大威力的功法。
而不是原身没有资格学习。
这也是为什么张三丰晚年还在不断完善与太极理念相关的功法。
因为他想以太极为理念创造出另一门绝学级的内功心法。
而除了功法外,在人事上。
宋青书是可以不经过二代的高层们,调动小部分的三代弟子的。
这也是为什么,直到两三天之后,宋远桥才发现了宋青书每天要吃七八顿饭的原因。
这还不是因为有人告密。
而是宋远桥想起来了,关心地问了两句宋青书的现状。
由此可见宋青书在武当派的声望,地位之高。
那绝对是公认的未来三代掌门人。
宋青书被夸奖了几句后,就准备离开了。
但还没等走出大殿,就看到了父亲宋远桥又折返了回来。
看着父亲望着自己那复杂的眼神。
以及跟在他身后的周芷若。
宋青书知道自己的猜测果然没错。
也确实像宋青书之前猜的那样。
周芷若奉灭绝师太的命令,前来送信。
少林派已经答应出兵了。
灭绝师太希望宋远桥能够遵守承诺,让武当派也尽快动身出发。
好赶上两个月后,各派在明教光明顶山脚下的聚会。
要知道这个时间绝对不算长。
不但不长反而还很短。
现实不是拍电视剧,不是写小说。
一个转场,人就已经到位置了。
六派中最近的同在昆仑山脉的昆仑派,离明教光明顶都有1800多公里。
将近2千公里的路了。
武当派距离明教光明顶更远,那可是实打实的3500多公里。
当然这里说的是切实可行的路程,而不是直线距离。
更别说进入昆仑山脉的山区之后,还不能骑马,只能靠步行。
就算全是武林高手,小股精英部队轻装前行,那也得跑一个多月呢。
路上再有点事,耽误一下,赶路都奔两个月去了。
基本上到了之后,稍微休息一下,就要开始进攻了。
要像某些剧里演的那样,灭绝先去的昆仑派再回武当上少林。
都不用打了,光赶路就能给人累死了。
灭绝一定是先武当后少林,然后华山、崆峒、昆仑这样跑下去的才对。
最多在沿途的路上,散播、散播消息,吸引一些小门派的人自发前往。
就这峨眉派为了通知一圈各大门派,也得跑个五、六千公里。
也好在大部分门派都在中原地区,可以骑马前行。
宋远桥倒也能够理解为什么灭绝师太这么着急,将时间定得这么紧。
为的就是不给明教反应的时间,调动各地分舵的力量。
这样明教最多只能有几个高手前往支援而已。
要真是慢吞吞的,让明教收缩了各地分舵的力量。
那六大派也得发动自身的力量,每派调集上万的人马。
和明教来上一场,数万,数十万人的正面对决了。
可绝对不要小看了这种武侠世界中顶尖大派的力量。
像武当这种大派,光门中脱产练武的弟子就有上千人。
用来供养这些弟子,脱产练武的佃户,产业呢?
加上他们的家眷亲属,少说也有数万人。
这还是武当这种只传承了三代、几十年的门派。
如少林这种传承数百上千年的呢?
每代弟子少的数百,多的上千人。
除少数几个成了各院高层的,还有闯荡江湖过程中死去的。
其他的人呢,难道凭空消失了?
还不是全都返回家乡,成为了本地的强人。
就如倚天剧情早期被灭门的龙门镖局,都大锦一家。
都大锦不就是少林的俗家弟子。
全天下的这些俗家弟子们,可都是少林派能够召集,调动的力量。
这又是多少人?
射雕、神雕时期,郭靖凭什么能守住襄阳城十几年?
靠自己的声望吗?
你一个武林高手,武林中声望再大,真正的军队将领谁肯认你?
还是靠和托雷的关系,来让蒙古军队不要进攻?
靠的还不是手下切实不虚的力量。
靠的是丐帮的数万弟子,是净衣派豪强们源源不断的后勤,人员的增援。
就是在郭靖这样的消耗下,丐帮缓了几十年后,依然能够支持陈友谅再次争霸天下。
而和陈友谅争夺天下的朱元璋呢?
只是明教凤阳分坛的坛主而已。
在倚天中他们充其量只能算是二流而已。
由此可想而知武林大派的底蕴。
那可都是当地,州郡的豪强势力。
在元末这个时代,汉人受到各种欺压。
各个门派吸收了太多,太多的物资,人员。
早已在暗中膨胀成了怪物。
这才是为什么,就算是朝廷也要用阴谋诡计挑起武林各派争斗的真正原因。
如果没有潜在的威胁,成昆就算说破了天,也不可能借朝廷的力量为自己复仇。
……
周芷若本来送完信,得到答案后,就准备离开。
前往华山派山脚附近的城中和峨眉派的人汇合。
同时也是将武当派的回信带回。
不过宋远桥却先安排房间,让她暂时休息。
之后宋远桥经过和张三丰的商议,决定先由少量人员,提前出发。
在汇合之前先去换取《一阳指》的秘籍,把私事办了。
后续再与大部队汇合,共同进入昆仑山脉,前往明教光明顶。
由于过程中宋青书一直在旁,旁听。
在听到宋远桥的建议后,宋青书的眼都亮了起来,无比同意宋远桥这个建议。
并积极提议,自己要加入先头部队,跟随一起出发。
因为宋青书也早就想要出门,看看能不能找到获取经验值的办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