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龙泉宝藏现世?要不要凑个热闹

初春的风裹着嫩芽的香气,

掠过长安城,醉仙楼的雕花窗棂被吹得吱呀作响。

二楼靠窗的雅座里,穿着一袭玄衣的少女手里捏着酒杯,

饶有兴趣地听楼下说书人拍着醒木,“上回书说到,咱大唐新帝登基才三月,头一桩大事便是选秀女!”

“听说那紫宸殿前的绣楼搭得比雷峰塔还高,十二扇朱漆大门一开,

江南送来的秀女排成两条银龙,珠翠晃得人睁不开眼呐……”

“哎,你这话说的……”

隔壁桌的光头大汉灌了口黄酒,酒糟鼻通红,“咱草莽里谁稀罕那金丝笼?可你说那秀女里头,

说不定就有咱们镖局王掌柜家的三闺女!上月她还跟我念叨,说宫里的琉璃瓦比咱们镖局的琉璃灯还亮堂。”

他旁边梳着双鬟的小丫头立刻红了脸:“张大叔莫要胡说,我家姑娘才不愿困在宫里做金丝雀呢!”

话音未落,二楼忽然静了静。

靠墙坐着的老刀客摸出旱烟袋,

火星子在暮色里明灭,“你们当那选秀是风光事?

我当年护过送秀女的镖,知道那绣楼底下埋了多少机关。

上个月岭南送来的秀女里,有个会武的姑娘,说是要给皇帝表演剑舞,结果刚上台阶就被暗箭射下来——”

他压低了声音,“后来才听说,那箭头上喂的不是毒……

而是西域的软骨散!中箭的姑娘现在还在掖庭做粗使宫女呢。”

楼下突然传来一声叹息。

众人望去,见个穿青衫的书生正望着窗外柳芽出神,“你们懂什么?”

他摇着折扇站起身,“这选秀看似风光,实则是陛下在收天下人心。

咱们大唐立国三百年,如今北有晋王虎视眈眈,东有梁王觊觎帝位,

陛下选秀女,一来冲喜,二来让世家大族把女儿送进宫,

从此便是国戚,那些暗地里的小心思......”他顿了顿,

“总比明刀明枪的叛乱强。”

听到这些话,玄衣少女眉头微微一挑,似乎有些不以为然。

在她看来,别管这些人嘴上多么冠冕堂皇,真要轮到他们来当这个皇亲国戚,只怕是一个比一个积极!

那个所谓的岭南秀女……据她所知,南边根本没人送秀女过来。

小皇帝名义上还是大唐的天子,可实际上各地节度使根本不把他当回事,

更多的还是在观望岐王、梁王、晋王三家的斗争,想着从中谋利。

倒是那个书生还有点见识。

只是他的那番说辞,好像是把小皇帝给看高了吧?

要说岐王有这方面的心思她信,可那个沉迷女色的小皇帝……

萤勾并不觉得对方有这种城府。

“咱们又不是衙门口的人,谈论这些朝堂上的事有什么用?”

角落里不知道谁嘟囔了一句。

“这话可不对……”老刀客把旱烟杆往桌上一磕,顿时火星子四溅。

“我听禁军里头的兄弟说,那夜陛下在御书房批折子,突然飞来三支透骨钉,钉尖上全是蛇毒!

要不是陛下练过太宗皇帝传下的御龙诀,怕是早没了......

那三枚透骨钉,据说就是玄冥教的杰作!

为此陛下大怒,说要让禁军把天下的江湖门派全都铲除了呢!”

“啊?!”

这番话一出,霎时间整个酒楼立刻传出了一阵阵倒吸凉气的声音。

玄冥教这事早有传闻,但谁都不知道造成的后果竟然如此严重!

萤勾摇了摇头。

这就纯属胡扯了!

细节完全对不上,一听就是把戏文里的东西拿出来讲了。

至于说铲除江湖门派……这个就更加不可能了。

三大杀手组织本质上都是黑手套,干的都是些明面上不方便做的事。

其他所谓的门派……大抵上性质也都差不多。

要不就是像天师府那样被收编了,要不就是某个节度使养的私兵。

所以没有一个能被清除的。

“不对吧,如果陛下真要踏平各大门派,为何江湖上还一点风声都没有?”有人提出了疑问。

老刀客不紧不慢地看向了他,“那当然是因为岐王殿下劝住了陛下。”

“我那禁军兄弟说,岐王殿下当时是这么劝谏陛下的:陛下初登大宝,应以宽厚为上,不亦妄动刀兵。

玄冥教派人刺杀陛下,并非对陛下心生不满,而是因为朝中有奸臣!”

“哦!原来是这样!”

“难怪那个死太监被岐王给杀了,她早就知道大唐的弊端所在了!”

“岐王殿下人可太好了,有她在陛下可以高枕无忧了!”

从四面八方传来的奉承话,让萤勾嘴角抽搐了一下。

她现在有足够的理由怀疑,这间酒楼里有岐王安排的托儿!

目的就是在长安散布假消息,让长安人对岐王产生好感。

这个手段还是挺不错的。

尽管萤勾不是读书人,却也知道“得人心者得天下”这句话。

岐王在长安不单单只是布置了大量的巡逻士兵,还搞起了舆论战。

只要岐王的形象立住了,

那以后无论岐王做什么,人们都会觉得是合理的。

当然,这种手段并不新鲜。

萤勾在汴州就见识过了。

玄冥教现在也经常在梁王的地盘上对梁王歌功颂德。

“你们说的这些事都不够新鲜,全都是几个月前的消息了!”

一位年轻侠客忽然开口。

酒楼里所有人都安静下来,竖起耳朵听他的高论。

就连萤勾也有些好奇。

近几个月人们茶前饭后的谈资,基本上都与小皇帝有关。

而其中最让人关注的,无非也就是选秀和遇刺。

难道还有什么是她不知道的?

“不知道各位有听说过龙泉宝藏吗?”年轻侠客先卖了个关子。

萤勾心中微微一动。

她还真知道有这东西。

但龙泉宝藏已经很久都没有消息了吧?怎么又突然冒出来了?

“龙泉宝藏……”老刀客眼眸一缩,“据说当年太宗皇帝征讨突厥时缴获了《六韬兵策》残卷,

还有少林失传的《易筋经》全本,把它们全都藏在了一处隐秘的地方。”

酒楼里顿时一片哗然,很多人似乎都是第一次听说。

年轻侠客朝着老刀客抱了抱拳,“前辈说的不错,龙泉宝藏就是太宗皇帝留下来的无数绝世珍宝!

而且这里面可不只有武功绝学,还有数不尽的金银珠翠!

只要能得到其中一件宝贝,那都能享受一辈子的荣华富贵!”

话音刚落,就有人出声嘲讽,

“你说的这么热闹,搞得你好像知道这宝藏的下落似的。”

“就是就是,你不会就只知道个名字吧?那有什么用?”

年轻侠客倒也不恼,慢悠悠地饮了一杯酒,这才在众人期待的眼神中娓娓道来,“我不知道,但有人知道……”

“大侠陆佑劫都听说过吧?

藏有龙泉宝藏线索的龙泉剑,如今就在他的手上!

而就在前几天,有人在渝州城里见过一个疑似陆大侠的人!”

听到这里,萤勾不淡定了。

她只是来酒楼歇脚,同时做好混进选秀队伍的准备。

偶然看到有一群江湖人在此地谈天说地,她就多听了一会儿。

原以为不会有什么实质性的内容,没想到竟然意外得知了龙泉剑的下落!

那么问题来了,

陆佑劫带着龙泉剑在渝州城现身的这个消息,肯定很快就会传遍大唐。

她要不要去凑个热闹?